先王命令臣,說:‘我跟齊國積累了深仇大恨,那怕國小力微,也想報齊國之仇。’
臣對曰:‘夫齊,霸國之余教而驟勝之遺事也,閑于甲兵,習(xí)于戰(zhàn)攻。王若欲伐之,則必舉天下而圖之。舉天下而圖之,莫徑于結(jié)趙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趙若許約,楚、趙、宋盡力,四國攻之,齊可大破也。’
臣回答說:‘齊國本來有霸主的傳統(tǒng),打過多次勝仗,熟悉軍事,長于攻戰(zhàn)。大王如果要伐齊,必須發(fā)動天下的兵力來對付它。要發(fā)動天下的兵力,最好是先同趙國結(jié)盟。還有淮北,本是宋國的土地,被齊國獨吞了,楚魏兩國都想得一份。趙如果贊同,約同楚魏盡力幫助,以四國的力量進(jìn)攻,就可大破齊國了。’
先王曰:‘善。’
先王說:‘好!’
臣乃口受令,具符節(jié),南使臣于趙。
臣便接受命令,準(zhǔn)備符節(jié),南下出使趙國。
顧反命,起兵隨而攻齊,以天之道,先王之靈,河北之地,隨先王舉而有之于濟上。
很快回國復(fù)命,發(fā)兵攻齊。順應(yīng)上天之道,倚仗先王的聲威,黃河以北的齊國土地,都隨著先王進(jìn)兵濟上而為燕國所有了。
濟上之軍奉令擊齊,大勝之。
濟水上的燕軍,奉令出擊,大獲勝利。
輕卒銳兵,長驅(qū)至國。
士卒輕裝,武器銳利,長驅(qū)直入,攻占齊都。
齊王逃遁走莒,僅以身免。
齊王逃奔至莒,幸免一死。
珠玉財寶,車甲珍器,盡收入燕。
所有的珠玉財寶,車甲珍器,歸燕國所有。
大呂陳于元英,故鼎反乎歷室,齊器設(shè)于寧臺。
大呂鐘陳列在元英殿上,燕國的寶鼎又運回歷室殿,齊國的寶器都擺設(shè)在燕國的寧臺。
薊丘之植,植于汶篁。
原來樹立在薊丘的燕國旗幟,插到齊國汶水兩岸的竹田。
自五伯以來,功未有及先王者也。
自從五霸以來,沒有誰的功勛能趕上先王。
先王以為順于其志,以臣為不頓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國諸侯。
先王很愜意,認(rèn)為臣沒有貽誤他的命令,所以裂土封,使臣得比于小國諸侯。
臣不佞,自以為奉令承教,可以幸無罪矣,故受命而弗辭。”
臣不才,自信能夠奉行命令,秉承教導(dǎo),可以僥幸免于罪過,因此毫不推辭而接受了封爵。
臣聞賢明之君,功立而不廢,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毀,故稱于后世。
臣聽說,賢明的君主,建立了功業(yè)就不讓它廢棄,所以才能記載于史冊;有預(yù)見的賢士,成名之后決不讓它敗壞,所以為后世稱贊。
若先王之報怨雪恥,夷萬乘之強國,收八百歲之蓄積,及至棄群臣之日,遺令詔后嗣之馀義,執(zhí)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順庶孽者,施及萌隸,皆可以教于后世。
像先王這樣報仇雪恨,征服了萬輛兵車的強國,沒收它八百年的積蓄,直到逝世那天,還留下叮囑嗣君的遺訓(xùn),使執(zhí)政任事的官員能遵循法令,安撫親疏上下,推及百姓奴隸,這都是能夠教育后世的啊。
臣聞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
我聽過這種說法,善于開創(chuàng)的不一定善于完成,開端好的不一定結(jié)局好。
昔者伍子胥說聽乎闔閭,故吳王遠(yuǎn)跡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
從前伍子胥的主張被吳王闔閭采納,吳王帶兵一直打到楚國郢都;吳王夫差不采納伍子胥的正確建議,卻賜給他馬革囊袋逼他自殺,把他的尸骨裝在袋子里扔到江里漂流。
故吳王夫差不悟先論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見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吳王夫差不明白先前伍子胥的主張能夠建立功業(yè),所以把伍子胥沉入江里而不后悔;伍子胥也不能預(yù)見君主的氣量、抱負(fù)各不相同,因此致使被沉入江里而死不瞑目。
夫免身功,以明先王之跡者,臣之上計也。
免遭殺身之禍而建功立業(yè),彰明發(fā)揚先王的事跡,這是我的上策。
離毀辱之非,墮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
遭到侮辱以至誹謗,毀壞先王的名聲,這是我所最害怕的事情。
臨不測之罪,以幸為利者,義之所不敢出也。
面臨難以預(yù)測的罪過,把幸免于殺身之禍作為個人漁利的機會,這是恪守道義的人所不敢作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