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文言專題 > 文言文翻譯

白居易《漢將李陵論》原文及翻譯(隨文注釋)

[移動版] 作者:東方

白居易《漢將李陵論》原文及翻譯(隨文注釋

【原文與注釋】

論曰:“忠、孝、智、勇四者,為(為:當,做)臣、為子之大寶也!惫使胖樱睿奉:奉行)以周旋(周旋:輾轉追逐),茍(茍:如果)一(一:①一旦;②全部)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漢李陵策名(策名:寫入……名冊)上將,出討匈奴,竊謂(竊謂:我私下認為)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虜非勇,棄前功非智,召后禍非孝,四者無一可(可:該做的),而遂(遂:最終)亡其宗,哀哉!

【對照翻譯】

我評論說:“忠、孝、智、勇這四個方面,是做臣子、做兒子最珍貴的東西啊!彼怨糯木樱钚兄⒉粩嘧穼ぶ鼈,如果一旦失去了,這就不再是君王的臣子、父母的兒子了。漢代的李陵名字列入上將的名冊,出兵征討匈奴,我私下認為,他不為國家的事業(yè)而犧牲不忠,活著投降匈奴不勇,放棄先前的功績不智,招致后來的禍患不孝,四個方面沒有一個是應該的,因而最終滅亡了自己的宗族,真可悲!

【原文與注釋】

予覽《史記》《漢書》,皆無明譏(譏:批評),竊甚惑(感到疑惑)之。司馬遷雖(雖:雖然)以(以:因)陵獲罪,而(而:然而)無譏,可乎?班孟堅亦從(從:跟著)而無譏,又可乎?按《禮》云:“謀(謀:為……謀劃)人之軍師(軍師:軍隊),敗則死(死:為……死)之!惫蕯《勒撸瞧渌所:地方)也!洞呵铩匪悦溃美:贊美)狼瞫(瞫:瞫讀shěn,深視或下視)者,為(為:因為)能獲其死所。而陵獲所(獲所:到了該死的地方)不死,得無譏焉?觀其始(始:最初)以步卒深入虜庭,而能以寡擊眾,以勞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孰:誰)大焉;及(及:到了)乎兵盡力殫(殫:盡、完),摧鋒(摧鋒:摧折鋒銳)敗績,不能死戰(zhàn)(死戰(zhàn):拼死一戰(zhàn)),卒(卒:最終)就生降。

【對照翻譯】

我讀《史記》《漢書》,發(fā)現(xiàn)對李陵都沒有明確的批評,私下很是為此感到疑惑。司馬遷雖然是因為李陵而獲罪的,然而對李陵沒有批評,是應該的嗎?班固也跟著司馬遷而沒有批評李陵,還是應該的嗎?按照《禮記》上說:“為別人的軍隊謀劃,失敗就要為此死去!彼允《,這是死得其所啊!洞呵铩分兄再澝览堑难劬ι畛料乱,是因為它們死得其所。然而李陵到了該死的地方而不死去,能夠不得到批評嗎?我看他最初帶領步兵深入到匈奴的領地,而能用少數(shù)軍隊攻擊眾多敵人,憑著辛勞而擊敗充分準備,養(yǎng)精蓄銳的敵人,一再接戰(zhàn)一再勝利,他的功勞沒有誰比他大的;然而到了士兵用盡力量衰竭,摧鋒鋒銳遭受摧折而失敗的時刻,他不能夠拼死一戰(zhàn),最終被活捉而投降了。

【原文與注釋】

噫!墜(墜:喪失,敗壞)君命,挫(挫:挫敗)國威,不可以言忠;屈身于夷狄,束手為俘虜,不可以言勇;喪戰(zhàn)勛(戰(zhàn)勛:戰(zhàn)功)于前,墜家聲于后,不可以言智;罪逭(逭:讀huàn,免除)于躬(躬:自身),禍移于母,不可以言孝;而引范蠡、曹沫為比,又何謬歟?

【對照翻譯】

唉!敗壞國君的使命,挫敗國家的威風不能夠被稱作忠;在匈奴人那里委屈自身,束手就擒成為俘虜,不能夠稱作勇;喪失戰(zhàn)功在前,毀壞自己家庭的名聲在后,不能夠稱作智;只顧自己免除罪行,而將災禍轉移到母親身上,不能夠稱作孝;他卻引用范蠡、曹沫來作比較,又是多么地荒謬!

查看更多白居易 李陵 文言文翻譯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