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為方便大家使用,《史記·貨殖列傳》原文與翻譯采用逐段對照形式,黑色字體為原文,紅色字體為翻譯。最后一頁為歷代評價。
" />越、楚則有三俗①。夫自淮北沛、陳、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其俗剽輕,易發(fā)怒,地薄,寡于積聚。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東有云夢之饒②。陳在楚夏之交③,通魚鹽之貨,其民多賈。徐、僮、取慮,則清刻④,矜己諾⑤。
①三俗:指下文西楚、東楚、南楚三地的不同風俗。②云夢:古澤藪名。③陳在楚夏之交:因陳南面為楚,北面為夏(古國名)故云。交,會合、交接之處。④清刻:清廉苛嚴。意為要求自己很嚴格。⑤矜:注重。己諾:自己應諾、答應之事。
越、楚地帶有西楚、東楚和南楚三個地區(qū)的不同風俗。從淮北沛郡到陳郡、汝南、南郡,這是西楚地區(qū)。這里民俗慓悍輕捷,容易發(fā)怒,土地貧瘠,少有蓄積。江陵原為楚國國都,西通巫縣、巴郡,東有云夢,物產(chǎn)富饒。陳在楚、夏交接之處,流通魚鹽貨物,居民多經(jīng)商。徐、僮、取慮一帶的居民清廉苛嚴,信守諾言。
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此東楚也。其俗類徐、僮。朐、繒以北,俗則齊①。浙江南則越②。夫吳自闔廬、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③,東有海鹽之饒,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利,亦江東一都會也。
①俗則齊:風俗與齊地相同。②浙江:即錢塘江。③王濞:劉濞。其人其事見卷一百六《吳王濞列傳》。
彭城以東,包括東海、吳、廣陵一帶,這是東楚地區(qū)。這里風俗與徐、僮一帶相似。朐、繒以北,風俗與齊地相同。浙江以南風俗與越地相同。吳地從吳王闔閭、楚春申君和漢初吳王劉濞招致天下喜好游說的子弟以來,東有豐富的海鹽,以及章山的銅礦,三江五湖的資源,也是江東的一個都市。
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是南楚也,其俗大類西楚。郢之后徙壽春,亦一都會也。而合肥受南北潮①,皮革、鮑、木輸會也。與閩中、<于>越雜俗②,故南楚好辭③,巧說少信。江南卑濕④,丈夫早夭⑤。多竹木。豫章出黃金,長沙出連、錫,然堇堇物之所有⑥,取之不足以更費⑦。九疑、蒼梧以南至儋耳者⑧,與江南大同俗⑨,而楊越多焉。番禺亦其一都會也,珠璣、犀、玳瑁、果、布之湊⑩。
①南北潮:指南面長江、北面淮河之潮。輸會:集散地。②于越:中華書局點校本作“干越”,誤。③辭:言辭。④卑濕:地低潮濕。⑤丈夫早夭:指當時江南男子一般壽命不長。⑥堇堇:僅僅。堇,通“僅”。⑦更費:抵償支出。⑧九疑:即九疑山,又名蒼梧山。疑,又作“嶷”。⑨大:大致,大體。同俗:風俗相同。⑩果:指龍眼、荔枝一類水果。布:葛布。湊:會合,會集。意指番禺為上述商品之集散地。
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一帶是南楚地區(qū)。這里風俗與西楚地區(qū)大體相似。楚失郢都后,遷都壽春,壽春也是一個都市。而合肥縣南有長江,北有淮河,是皮革、鮑魚、木材匯聚之地。因與閩中、于越習俗混雜,所以南楚居民善于辭令,說話乖巧,少有信用。江南地方地勢低下,氣候潮濕,男子壽命不長。竹木很多。豫章出產(chǎn)黃金,長沙出產(chǎn)鉛、錫。但礦產(chǎn)蘊藏量極為有限,開采所得不足以抵償支出費用。九疑山、蒼梧以南至儋耳,與江南風俗大體相同,其中混雜著許多楊越風俗。番禺也是當?shù)氐囊粋都市,是珠璣、犀角、玳瑁、水果、葛布之類的集中地。
潁川、南陽,夏人之居也①。夏人政尚忠樸,猶有先王之遺風。潁川敦愿②。秦末世,遷不軌之民于南陽③。南陽西通武關(guān)、鄖關(guān),東南受漢、江、淮④。宛亦一都會也。俗雜好事,業(yè)多賈。其任俠⑤,交通潁川,故至今謂之“夏人”。
①夏人之居:夏民族曾居住過的地區(qū)。因夏建都多在上述二郡范圍之內(nèi),故云。②敦愿:敦厚老實。③不軌之民:不法之民。不軌:違法叛亂。④受:承受、面臨。漢、江、淮:分別指漢水、長江、淮河。⑤任俠:好行俠義。
潁川、南陽是原夏朝人居住之地。夏人為政崇尚忠厚樸實,還有先王傳留下來的風尚。潁川人敦厚老實。秦朝末年,曾經(jīng)遷徙不法之民到南陽。南陽西通武關(guān)、鄖關(guān),東南面臨漢水、長江、淮水。宛也是一個都市。當?shù)孛袼谆祀s,好事。多以經(jīng)商為業(yè)。居民以抑強扶弱為己任,與潁川地區(qū)相交往,所以直到現(xiàn)在還被稱做“夏人”。
夫天下物所鮮所多,人民謠俗,山東食海鹽,山西食鹽鹵①,領南、沙北固往往出鹽②,大體如此矣。
①鹽鹵:指巖鹽、池鹽。山西、陜西、甘肅等省皆產(chǎn)池鹽。②領南:即嶺南。沙北:沙漠以北。指內(nèi)蒙、甘肅、新疆等地。
天下物產(chǎn)各地不均,有少有多,民間習俗各有不同,山東地區(qū)吃海鹽,山西地區(qū)吃池鹽,嶺南和大漠以北本來也有許多地方出產(chǎn)鹽,這方面情況大體如此。
總之,楚越之地,地廣人希,飯稻羹魚①,或火耕而水耨②,果隋蠃蛤③,不待賈而足,地埶饒食④,無饑饉之患,以故眥窳偷生⑤,無積聚而多貧。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少>人眾,數(shù)被水旱之害⑦,民好畜藏⑧,故秦、夏、梁、魯好農(nóng)而重民。三河、宛、陳亦然,加以商賈。齊、趙設智巧,仰機利。燕、代田畜而事蠶⑨。
①飯稻羹魚:以稻米為飯,以魚類為菜。羹:用肉或菜調(diào)和五味做成帶湯的食物。②火耕:一種原始耕作方法。燒去雜草,種植雜糧或引水種稻。水耨:一種利用灌水除草的方法。據(jù)《集解》引應劭曰:“燒草下水種稻,草與稻并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復下水灌之,草死獨稻長,所謂火耕水耨也!雹酃澹簱(jù)《集解》,即果蓏(luǒ,裸)。指瓜果。蠃(luó,羅):通“螺”。蛤:蛤蜊。④地埶:即地勢。地理形勢。饒食:豐足。⑤眥窳(yǔ,雨):茍且,偷懶。⑥地少:中華書局點校本作“地小”,誤。⑦數(shù)被:屢次遭受。⑧畜藏:積蓄儲藏。⑨田畜而事蠶:種田、畜牧和養(yǎng)蠶。
總而言之,楚越地區(qū),地廣人稀,以稻米為飯,以魚類為菜,刀耕火種,水耨除草,瓜果螺蛤,不須從外地購買,便能自給自足。地形有利,食物豐足,沒有饑饉之患,因此人們茍且偷生,沒有積蓄,多為貧窮人家。所以,江淮以南既無挨餓受凍之人,也無千金富戶。沂水、泗水以北地區(qū),適合種植五谷桑麻,飼養(yǎng)六畜,地少人多,屢次遭受水旱災害,百姓喜好積蓄財物,所以秦、夏、梁、魯?shù)貐^(qū)勤于農(nóng)業(yè)而重視勞力。三河地區(qū)以及宛、陳等地也是這樣,再加上經(jīng)商貿(mào)易。齊、趙地區(qū)的居民聰明靈巧,靠投機求財利。燕、代地區(qū)的居民能種田、畜牧,并且養(yǎng)蠶。
由此觀之,賢人深謀于廊廟①,論議朝廷,守信死節(jié)隱居巖穴之士設為名高者安歸乎②?歸于富厚也。是以廉吏久,久更富,廉賈歸富③。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學而俱欲者也。故壯士在軍,攻城先登,陷陣卻敵,斬將搴旗④,前蒙矢石,不避湯火之難者,為重賞使也⑤。其在閭巷少年⑥,攻剽椎埋⑦,劫人作*⑧,掘冢鑄幣,任俠并兼,借交報仇,篡逐幽隱⑨,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騖者⑩,其實皆為財用耳。今夫趙女鄭姬(11),設形容(12),揳鳴琴(13),揄長袂(14),躡利屣(15),目挑心招(16),出不遠千里,不擇老少者,奔富厚也。游閑公子,飾冠劍,連車騎,亦為富貴容也。弋射漁獵(17),犯晨夜(18),冒霜雪,馳阬谷(19),不避猛獸之害,為得味也(20)。博戲馳逐(21),斗雞走狗,作色相矜(22),必爭勝者,重失負也(23)。醫(yī)方諸食技術(shù)之人(24),焦神極能(25),為重糈也(26)。吏士舞文弄法,kè章偽書(27),不避刀鋸之誅者,沒于賂遺也(28)。農(nóng)工商賈畜長(29),固求富益貨也。此有知盡能索耳(30),終不余力而讓財矣(31)。
①廊廟:古代帝王和大臣議論國事的地方。后世也稱朝廷為廊廟。②設為:設使成為。安歸:歸于何處。③廉賈歸富:不貪一時之利、講信用的商人,能多賺錢而終久致富。歸:趨向。④搴旗:拔取敵方旗幟。⑤使:驅(qū)使。⑥閭巷:指街道里弄。⑦攻剽:搶劫財物。椎埋:殺人埋尸。⑧劫人作*:脅迫別人干壞事。⑨篡逐幽隱:在昏暗隱蔽之處追逐強奪。篡:非法地奪取。幽:昏暗、深暗。⑩騖:馬亂奔馳。此處意為追求財利而不懼死。(11)姬:古時對婦女的美稱,也稱美女。(12)設:化妝、打扮。形容:身段容貌。(13)揳:打擊,彈奏。擊響樂器。(14)揄(yú,竽):拉,引,提起。袂:衣袖。(15)躡:踩、踏。利屣:輕便的舞鞋。(16)目挑心招:用眼神挑逗,用心招引。(17)弋射:用繩系在箭上射。(18)犯晨夜:指起早貪黑。犯,干犯,違反。(19)阬:同“坑”。(20)味:野味。指弋射漁獵所得鳥獸魚類。(21)博戲:古代一種賭勝負的游戲。馳逐:指賽馬一類游戲。(22)作色:裝模作樣,變換臉色。相矜:爭相夸耀。(23)失負:即敗輸,失敗損失。(24)方:方士。指從事求仙、煉丹之人。食技術(shù):依*技藝謀生的人。(25)焦神:過度勞神。極能:極盡其能。(26)糈:糧食。此指收入。(27)kè章:私刻公章官印。偽書:假造文書材料。(28)沒:陷入,沉沒。賂遺:別人的賄賂贈禮。(29)畜長(zhǎng,掌):儲積增加各種財物。(30)知(zhì,智):智慧,智能。索:求取。(31)讓財:爭奪財物。讓,通“攘”。竊取,侵奪。
由此看來,賢能之人在朝廷上出謀劃策,論辯爭議,忠于信仰堅守原則隱居在巖穴之中的士人中具有很高名望者,他們究竟都是為著什么呢?還是為了增厚自己的財富。因此,為官清廉就能長久做官,時間長了,便會更加富有;商人買賣公道,營業(yè)發(fā)達,就能多賺錢而致富。求富,是人們的本性,用不著學習,就都會去追求。所以,壯士在軍隊中,打仗時攻城先登,遇敵時沖鋒陷陣,斬將奪旗,冒著箭射石擊,不避赴湯蹈火,艱難險阻,是因為重賞的驅(qū)使。那些住在鄉(xiāng)里的青少年,殺人埋尸,攔路搶劫,盜掘墳墓,私鑄錢幣,偽托俠義,侵吞霸占,借助同伙,圖報私仇,暗中追逐掠奪,不避法律禁令,往死路上跑如同快馬奔馳,其實都是為了錢財罷了。如今趙國、鄭國的女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彈著琴瑟,舞動長袖,踩著輕便舞鞋,用眼挑逗,用心勾引,出外不遠千里,不擇年老年少,招來男人,也是為財利而奔忙。游手好閑的貴族公子,帽子寶劍裝飾講究,外出時車輛馬匹成排結(jié)隊,也是為大擺富貴的架子。獵人漁夫,起早貪黑,冒著霜雪,奔跑在深山大谷,不避猛獸傷害,為的是獲得各種野味。進出賭場,斗雞走狗,個個爭得面紅耳赤,自我夸耀,必定要爭取勝利,是因為重視輸贏。醫(yī)生方士及各種靠技藝謀生的人,勞神過度,極盡其能,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報酬。官府吏士,舞文弄墨,私刻公章,偽造文書,不避斫腳殺頭,這是由于陷沒在他人的賄賂之中。至于農(nóng)、工、商、賈儲蓄增殖,原本就是為了謀求增添個人的財富。如此絞盡腦汁,用盡力量地索取,終究是為了不遺余力地爭奪財物。
諺曰:“百里不販樵①,千里不販糴②。”居之一歲,種之以谷;十歲,樹之以木③;百歲,來之以德④。德者,人物之謂也⑤。今有無秩祿之奉⑥,爵邑之入⑦,而樂與之比者⑧,命曰:“素封⑨”。封者食租稅,歲率戶二百⑩。千戶之君則二十萬(11),朝覲聘享出其中(12)。庶民農(nóng)工商賈,率亦歲萬息二千(戶)(13),百萬之家則二十萬(14)而更徭租賦出其中(15)。衣食之欲,恣所好美矣(16)。故曰陸地牧馬二百蹄(17),牛蹄角千(18),千足羊(19),澤中千足彘(20),水居千石魚陂(21),山居千章之材(22)。安邑千樹棗(23);燕、秦千樹栗;蜀、漢、江陵千樹橘;淮北、常山已南(24),河濟之間千樹萩(25);陳、夏千畝漆;齊、魯千畝桑麻;渭川千畝竹(26);及名國萬家之城,帶郭千畝畝鐘之田(27),若千畝卮茜(28),千畦姜韭: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29)。然是富給之資也(30),不窺市井(31),不行異邑(32),坐而待收,身有處士之義而取給焉(33)。若至家貧親老,妻子軟弱,歲時無以祭祀進醵(34),飲食被服不足以自通(35),如此不慚恥,則無所比矣(36)。是以無財作力(37),少有斗智(38),既饒爭時(39),此其大經(jīng)也(40)。今治生不待危身取給(41),則賢人勉焉(42)。是故本富為上(43),末富次之(44),*富最下(45)。無巖處奇士之行(46),而長貧*,好語仁義,亦足羞也(47)。
①販樵:販賣薪柴。②販糴:販運糧食。糴,買進糧食。③樹:種植。④來:招來。德:德行。⑤人物:人和物。意為人的才德名望和財富。⑥秩祿:官吏的俸祿。指官吏按品級享受不同的俸祿。奉:供給。⑦爵邑之入:爵位封地的租稅收入。邑:封地。⑧樂:喜歡,樂意。比:比較、相比。⑨素封:指不仕之人雖“無爵邑之入”,“秩祿之奉”,但“自有園田收養(yǎng)之給,其利比于封君”,故稱“素封”。素:空。⑩率:標準,規(guī)格。戶:每一戶。二百:二百錢。(11)千戶之君:指有一千戶的封君。(12)朝覲:古代諸侯去拜見天子。朝,春天朝見。覲,秋天朝見。聘:古代諸侯之間或諸侯與天子之間派使節(jié)問候。享:用食物供奉“鬼神”或用食物招待人。(13)萬息二千:一萬錢可得利息二千錢。(14)百萬之家則二十萬:擁有一百萬錢的人家,每年即可得息二十萬錢。(15)更:漢代指輪流更替的兵役。漢承秦制,規(guī)定凡二十三歲至五十六歲男丁,應服三項兵役;一是為郡縣(地方)服兵役一月;二是為中央服兵役一年;三是為戌邊服役三日。因輪流服役,故名“更”。自身不服役而出錢由政府雇人代替,名“更賦”。(16)恣:任憑。(17)二百蹄:一馬四蹄,二蹄即五十匹馬。(18)牛蹄角千:一牛四蹄二角,蹄角千即大約一百六十七頭牛。(19)千足羊:一羊四足,千足羊即二百五十只羊。(20)澤:草澤。彘:豬。一豬四足,千足彘即二百五十頭豬。(21)千石魚陂(bēi,背):每年收魚一千石的魚塘。石,漢制石為一百二十斤。千石共十二萬斤。陂,池塘。(22)章:大的木材叫章。(23)千樹:一千株樹,極言其多,未必是確指。下同。(24)已南:以南。已,通“以”。(25)萩:通“楸”。一種落葉喬木。(26)渭川:渭河平原。(27)帶郭:指城外附近的田地。畝鐘:每畝產(chǎn)量一種。鐘,量器。一鐘為六斛(十斗)四斗,合今二百一十九點二公升。(28)若:或,或者。茜:草名,根可作大紅色染料。(29)等:相同。(30)富給;富足,富有。資:資本,憑借。(31)市井:古稱做買賣的地方。(32)異邑:別的城邑。(33)處:古代指有才德而隱居不當官的人。義:名義。取給:取用豐足。(34)醵:湊錢飲酒或聚集飲食。(35)自通:自我滿足。通,暢通無阻。(36)無所比:沒有什么值得相比的。(37)無財作力:沒有錢財,出賣勞力。(39)少有:少許有錢。(40)既饒:已經(jīng)富足。(41)大經(jīng):一般的常規(guī)、常理。(42)治生:謀求生計。危身取給(jǐ,己):冒著生命危險去取得所需物品。勉:勸勉,鼓勵。(43)本富:以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而致富。(44)末富:從事商工而致富。(45)*富:**巧,甚至違法去求利。(46)巖處奇士:深居山野不肯做官的隱士。(47)亦足羞也:也值得羞慚了。足:夠得上。
諺語說:“販柴的不出一百里,販糧的不出一千里!痹谀车刈∩弦荒辏鸵N植谷物;住上十年,就要栽種樹木;住上百年,就應招來德行。所謂德,就是人的才德名望和財物,F(xiàn)在有些人,沒有官職俸祿或爵位封地收入,而生活歡樂富有,可與有官爵者相比,被稱做“素封”。有封地的人享受租稅,每戶每年繳入二百錢。享有千戶的封君,每年租稅收入可達二十萬錢,朝拜天子、訪問諸侯和祭祀饋贈,都要從這里開支。普通百姓如農(nóng)、工、商、賈,家有一萬錢,每年利息可得二千錢,擁有一百萬錢的人家,每年可得利息二十萬錢,而更徭租賦的費用要從這里支出。這種人家,就能隨心所欲地吃喝玩樂了。所以說陸地牧馬五十匹,養(yǎng)牛一百六、七十頭,養(yǎng)羊二百五十只,草澤里養(yǎng)豬二百五十口,水中占有年產(chǎn)魚一千石的魚塘,山里擁有成材大樹一千株。安邑有千株棗樹;燕、秦有千株栗子樹;蜀郡、漢水、江陵地區(qū)有千株橘樹;淮北、常山以南和黃河、濟水之間有千株楸樹;陳、夏有千畝漆樹;齊、魯有千畝桑麻;渭川有千畝竹子;還有名揚國內(nèi)、萬戶人家的都城,郊外有畝產(chǎn)一鐘的千畝良田,或者千畝梔子、茜草,千畦生姜、韭菜:諸如此類的人,其財富都可與千戶侯的財富相等。然而這些成為富足的資本,人們不用到市上去察看,不用到外地奔波,坐在家中即可不勞而獲,身有處士之名,而取用豐足。至于那些貧窮人家,父母年老,妻子兒女瘦弱不堪,逢年過節(jié)無錢祭祀祖宗鬼神、贈人路費、聚集飲食,吃喝穿戴都難以自足,如此貧困,還不感到羞愧,那就沒有什么可比擬的了。所以,沒有錢財只能出賣勞力,稍有錢財便玩弄智巧,已經(jīng)富足便爭時逐利,這是常理。如今謀求生計,誰能不冒生命危險,即可取得所需物品,那就應受到賢人的鼓勵。所以,靠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而致富為上,靠從事商工而致富次之,靠玩弄智巧、甚至違法而致富是最低下的。沒有隱居巖穴卻有著奇士的行為,而長期處于貧賤地位,妄談仁義,也足以值得羞愧了。
凡編戶之民,富相什則卑下之①,伯則畏憚之②,千則役③,萬則仆④,物之理也。夫用貧求富,農(nóng)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⑤,此言末業(yè),貧者之資也。通邑大都⑥,酤一歲千釀⑦,醯醬千瓨⑧,漿千甔⑨,屠牛羊彘千皮⑩,販谷糶千鐘,薪稿千車(11),船長千丈(12),木千章(13),竹竿萬個,其軺車百乘(14),牛車千兩(15),木器髤者千枚(16),銅器千鈞,素木鐵器若卮茜千石(17),馬蹄躈千(18),牛千足,羊彘千雙(19),僮手指千(20),筋角丹沙千斤,其帛絮細布千鈞,文采千匹(21),榻布皮革千石(22),漆千斗,糵麴鹽豉千答(23),鮐鮆千斤(24),鯫千石(25),鮑千鈞(26),棗栗千石者三之(27),狐貂裘千皮(28),羔羊裘千石,旃席千具(29),佗果菜千鐘(30),子貸金錢千貫(31)節(jié)駔會(32),貪賈三之(33),廉賈五之(34),此亦比千乘之家(35),其大率也(36)。佗雜業(yè)不中什二(37),則非吾財也(38)。
①富相什:財富相差十倍。什,即“十”。卑下:低聲下氣。②伯:即“百”。百倍。畏憚:懼怕。③役:役使。④仆:奴仆。⑤倚市門:即所謂“倚門賣笑”。指充當*女以謀生。⑥通邑大都:交通發(fā)達的大城市。⑦酤(gū,姑):酒。千釀:千甕酒。⑧醯(xī,西)醬:醋。瓨(hóng,紅):瓦制量器。陳直《史記新證》釋為“缸”。⑨漿:古代一種帶酸味的飲料,用來代酒。甔(dán,陽平“單”):壇子一類的貯物瓦器。⑩千皮:皮一千張。(11)稿:麥、稻稭稈。(12)船長千丈:把所有船只的總長度為千丈。(13)木千章:大木材一千根。與上文“千章之材”略異。(14)軺車:小型輕便的馬車。(15)兩:同“輛”。(16)髤(xiū,休):同“髹”。用漆涂器物。千枚:千個。(17)素木:未上漆的木器。(18)躈(qiào,俏):馬的肛門。(19)千雙:二千只。(20)僮手指千:指奴婢百人。據(jù)《集解》引《漢書音義》:“僮,奴婢也。古者無空手游日,皆有作務,作務須手指,故曰手指,以別馬牛蹄角也!保21)文采:指有各種圖案的彩色的絹帛。(22)榻布:粗厚的布。(23)糵麴:即糵曲。釀酒用的發(fā)酵劑。鹽豉(chǐ,尺):咸豆豉。豆豉是把大豆煮熟發(fā)醇而成。荅:據(jù)《集解》徐廣曰:“或作‘臺’,器名有瓵。孫叔然云瓵,瓦器,受斗六升合為瓵。”(24)鮐:魚名,即河豚。鮆(jì,季):魚名,刀魚。(25)鯫:魚名,雜小魚。(26)鮑:鹽漬的魚。(27)千石者三之:一千石的三倍,即三千石。(28)貂;貂鼠。裘:皮衣。(29)旃席:毛毯。旃,通“氈”,毛織品。(30)佗:通“他”。其他。(31)子:利息。貫:古代銅錢用繩穿,一千個為一貫。(32)節(jié):節(jié)制,管理,估定價格。駔會:說合牲畜交易,從中謀利的人。駔:好馬,壯馬。會:即“儈”。(33)貪賈三之:指貪心大的商人由于惜售,貨物滯銷,資金周轉(zhuǎn)不靈,所得利潤僅為十分之三。(34)廉賈五之:指廉價拋售,薄利多銷的商人,財物流通無滯,所得利潤可達十分之五。(35)千乘:見前“千乘之王”條注。(36)大率:大致、一般的情況。(37)不中什二:不能獲得十分之二的利潤。中:達到,射中目標。(38)則非吾財也:就算不得好的致富行業(yè)。
凡是編戶的百姓,對于財富比自己多出十倍的人就會低聲下氣,多出百倍的就會懼怕人家,多出千倍的就會被人役使,多出萬倍的就會為人奴仆,這是事物的常理。要從貧窮達到富有,務農(nóng)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經(jīng)商,刺繡織綿不如倚門賣笑,這里所說的經(jīng)商末業(yè),是窮人致富憑借的手段。在交通發(fā)達的大都市,每年釀一千甕酒,一千缸醋,一千甔飲漿,屠宰一千張牛羊豬皮,販賣一千鐘谷物,一千車柴草,總長千丈的船只,一千株木材,一萬棵竹竿,一百輛馬車,一千輛牛車,一千件涂漆木器,一千鈞銅器,一千擔原色木器、鐵器及染料,二百匹馬,二百五十頭牛,一千只豬羊,一百個奴隸,一千斤筋角、丹砂,一千鈞綿絮、細布,一千匹彩色絲綢,一千擔粗布、皮革,一千斗漆,一千瓶酒曲、鹽豆豉,一千斤鮐魚、鮆魚,一千石小雜魚,一千鈞腌咸魚,三千石棗子、粟子,一千件狐貂皮衣,一千石羔羊皮衣,一千條毛氈毯,以及一千種水果蔬菜,還有一千貫放高利貸的資金,促成牲畜交易的掮客頭子,貪心的取交易額的三分之一作為傭錢,廉正的取五分之一作為傭錢,這一類人也可與千乘之家相比,這是大概的情況。至于其他雜業(yè),如果利潤不足十分之二,那就不是我說的好的致富行業(yè)。
請略道當世千里之中①,賢人所以富者,令后世得以觀擇焉②。
①略道:簡略地述說。②令:讓,使得。觀擇:觀察、選擇。
請讓我簡略說明當代千里范圍內(nèi)那些賢能者之所以能夠致富的情況,以便使后世的人得以考察選擇。
蜀卓氏之先,趙人也,用鐵冶富①。秦破趙,遷卓氏。卓氏見虜略②,獨夫妻推輦③,行詣遷處④。諸遷虜少有余財⑤,爭與吏⑥,求近處⑦,處葭萌。唯卓氏曰:“此地狹、。吾聞汶山之下⑨,沃野,下有蹲鴟⑩,至死不饑。民工于市(11),易賈!蹦饲筮h遷。致之臨邛(12),大喜,即鐵山鼓鑄(13),運籌策(14),傾滇蜀之民(15),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獵之樂,擬于人君(16)。
①用鐵冶富:以冶鐵致富。②見:被。虜略:即“虜掠”。指秦滅六國時,曾多次組織大規(guī)模的強制移民,擄其財富。③輦:用人拉挽的車子。④詣(yì,藝):到……去。⑤諸遷虜:指那些被遷徙的人。少有:稍許有。⑥爭與吏:爭相送給負責的官吏。⑦處(chǔ,楚):居住。⑧狹。旱胤姜M小,土地貧瘠。⑨汶(mín,民)山:即“岷山”。⑩蹲鴟:大芋頭,因狀似蹲伏的鴟鳥得名。(11)工于市:善于交易。工:善于,擅長。市:交易。(12)致之臨邛(qióng,窮):指遠遷到臨邛。(13)鼓鑄:熔金屬以鑄器械或錢幣。(14)運籌策:分析、研究和策劃。(15)傾:超過,指財勢壓人。(16)擬于人君:比得上國君。擬:比擬。
蜀地卓氏的祖先是趙國人,靠冶鐵致富。秦國擊敗趙國時,遷徙卓氏,卓氏被虜掠,只有他們夫妻二人推著車子,去往遷徙地方。其他同時被遷徙的人,稍有多余錢財,便爭著送給主事的官吏,央求遷徙到近處,近處是在葭萌縣。只有卓氏說:“葭萌地方狹小,土地瘠薄,我聽說汶山下面是肥沃的田野,地里長著大芋頭,形狀象蹲伏的鴟鳥,人到死也不會挨餓。那里的百姓善于交易,容易做買賣。”于是就要求遷到遠處,結(jié)果被遷移到臨邛,他非常高興,就在有鐵礦的山里熔鐵鑄械,用心籌劃計算,財勢壓倒滇蜀地區(qū)的居民,以至富有到奴仆多達一千人。他在田園水池盡享射獵游玩之樂,可以比得上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