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 > 文言專題 > 文言文經(jīng)典名著 > 正文

后漢書 郎顗襄楷列傳 第二十下在線閱讀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會員上傳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郎顗襄楷列傳 第二十下

郎顗字雅光,北海安丘人也。父宗,字仲綏,學京氏易,善風角﹑星筭﹑六日七分,[一]能望氣占候吉兇,常賣卜自奉。[二]安帝征之,對策為諸儒表,后拜吳令。[三]時卒有暴風宗占知京師當有大火,記識時日,遣人參候,果如其言。諸公聞而表上,以博士征之。宗恥以占驗見知,聞征書到,夜縣印綬于縣廷而遁去,遂終身不仕。

注[一]京氏,京房也,作易傳。風角謂候四方四隅之風,以占吉兇也。星筭謂善天文筭數(shù)也。易稽覽圖曰:“甲子卦氣起中孚,六日八十分日之七!编嵭⒃疲骸傲院蛞。八十分為一日之七者,一封六日七分也。”

注[二]奉音扶用反。

注[三]吳,縣名,屬會稽郡,今蘇州縣也。

顗少傳父業(yè),兼明經(jīng)典,隱居海畔,延致學徒常數(shù)百人。晝研精義,夜占象度,勤心銳思朝夕無倦。州郡辟召,舉有道﹑方正,不就。

順帝時,災異屢見,陽嘉二年正月,公車征,顗乃詣闕拜章曰:臣聞天垂妖象,地見災符,所以譴告人主,責躬修德,使正機平衡,流化興政也。

易內(nèi)傳曰:“凡災異所生,各以其政。變之則除,消之亦除。”[一]伏惟陛下躬日□之聽溫三省之勤,[二]思過念咎,務消只悔。[三]

注[一]易稽覽圖曰:“凡異所生,災所起,各以其政,變之則除,其不可變,則施之亦除!编嵭⒃疲骸案钠湔,謂失火令則行水令,失土令則行木令,失金令則行火令則災除去也。不可變謂殺賢者也。施之者,死者不可復生,封祿其子孫,使得血食則災除也!

注[二]論語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也。

注[三]只,大也。易復卦初九曰:“無只悔元吉!

方今時俗奢佚,淺恩薄義。夫救奢必于儉約,拯薄無若敦厚,安上理人,莫善于禮。

修禮遵約,蓋惟上興,革文變薄,事不在下。故周南之德,關(guān)雎政本。[一]本立道生,風行草從,澄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末濁。天地之道,其猶鼓鑰,以虛為德自近及遠者也。[二]伏見往年以來,園陵數(shù)災,[三]炎光熾猛,驚動神靈。易天人應曰:“君子不思遵利,茲謂無澤,厥災孽火燒其宮!庇衷唬骸熬吲_府,犯陰侵陽,厥災火!庇衷唬骸吧喜粌,下不節(jié),炎火并作燒君室。”

自頃繕理西苑,修復太學,[四]宮殿官府,多所構(gòu)飾。昔盤庚遷殷,去奢即儉,[五]夏后卑室盡力致美。[六]又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何必改作!盵七]臣愚以為諸所繕修事可省減,稟恤貧人,賑贍孤寡,此天之意也,人之慶也,仁之本也,儉之要也。焉有應天養(yǎng)人,為仁為儉,而不降福者哉?

注[一]周南詩序曰:“關(guān)雎,風之始也,所以風化天下而正夫婦也。”故夫婦為政本也。

注[二]鑰如笛,六孔。鼓鑰,其形內(nèi)虛而氣無窮。老子曰:“天地之閑其猶□鑰,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注[三]陽嘉元年冬,恭陵百丈廡災。永建元年秋,茂陵園寑災。

注[四]永建六年修太學也。

注[五]帝王紀曰:“盤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自祖辛以來奢淫不絕,乃度河將徙都亳之殷地。人咨嗟相怨,不欲徙,盤庚乃作書三篇以告喻之。”今尚書盤庚三篇是也。亳在偃師。

注[六]論語孔子曰:“禹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

注[七]長府,魯之府名也。仍,因也。貫,事也。言因舊事則可,何必更作。

見論語。

土者地只,陰性澄靜,宜以施化之時,敬而勿擾,竊見正月以來,陰闇連日。

易內(nèi)傳曰:“久陰不雨,亂氣也,蒙之比也。蒙者,君臣上下相冒亂也!盵一]
  又曰:“欲德不用,厥異常陰!狈蛸t者化之本,云者雨之具也。得賢而不用,猶久陰而不雨也。又頃前數(shù)日,寒過其節(jié),冰既解釋,還復凝合。夫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二]此言日月相推,寒暑相避,以成物也。今立春之后,火卦用事,當溫而寒,違反時節(jié),由功賞不至,而刑罰必加也。宜須立秋,順氣行罰。

注[一]易稽覽圖曰:“日食之比,陰*(得)**[覆]*陽*[也]*。蒙之比也,陰冒陽也!编嵭⒃疲骸懊桑瑲庖。比非一也。邪臣謀覆冒其君,先霧從夜昏起,或從夜半或平旦。君不覺悟,日中不解,遂成蒙;君復不覺悟,下為霧也。”比音庇。

注[二]易系詞之文也。

臣伏案飛候,參察觽政,[一]以為立夏之后,當有震裂涌水之害。又比熒惑失度,盈縮往來,涉歷輿鬼,環(huán)繞軒轅。[二]火精南方,夏之政也。政有失禮,不從夏令,則熒惑失行。[三]正月三日至乎九日,三公卦*[也]*。[四]三公上應臺階,下同元首。[五]政失其道則寒陰反節(jié)!肮(jié)彼南山”,詠自周詩;[六]
  “股肱良哉”,著于虞典。而今之在位,競托高虛,納累鐘之奉,忘天下之憂,[七]棲彁偃仰寑疾自逸,被策文,得賜錢,即復起矣。何疾之易而愈之速?以此消伏災眚興致升平,其可得乎?今選舉牧守,委任三府。[八]長吏不良,既咎州郡州郡有失,豈得不歸責舉者?而陛下崇之彌優(yōu),自下慢事愈甚,所謂大網(wǎng)疏,小網(wǎng)數(shù)。[九]三公非臣之仇,臣非狂夫之作,所以發(fā)憤忘食,懇懇不已者,誠念朝廷欲致興平非不能面譽也。

注[一]京房作易飛候。

注[二]天官書曰,輿鬼,南方之宿。軒轅黃龍體,女主后宮之象也。

注[三]熒惑,南方,主夏,為禮為視。禮虧視失,不行夏令,則熒惑逆行也。

見天文志。

注[四]凡卦法,一為元士,二為大夫,三為三公,四為諸侯,五為王位,六為宗廟。

前書曰:“梁人焦延壽,字贛,長于災變,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風﹑雨﹑寒﹑溫為候!币袅x云:“分卦直日之法,爻主一日,即三日九日,并為三公之
*(日)**[卦]*也!

注[五]春秋元命包曰:“魁下六星,兩兩而比,曰三臺!鼻皶袅x曰:“泰階,三臺也!庇贮S帝泰階六符經(jīng)曰:“泰階者,天之三階也。上階為天子,中階為諸侯﹑
公卿﹑大夫,下階為士﹑庶人。三階平則陰陽和,風雨時!鄙袝唬骸熬秊樵祝甲鞴呻。”言三公上象天之臺階,下與人君同體也。

注[六]詩小雅曰:“節(jié)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人具爾瞻!弊⒃疲骸肮(jié),高峻貌也。喻三公之位,人所高嚴也。赫赫,顯盛也。師尹,三公也。言三公之位,天下之人共瞻視之!

注[七]六斛四斗曰鐘,左傳曰四*(斗)**[升]*為豆,四豆為區(qū),四區(qū)為釜,*(四)**[十]*釜為鐘也。

注[八]三公也。

注[九]謂緩于三公,切于州郡也。

臣生長草野,不曉禁忌,披露肝膽,書不擇言。伏锧鼎鑊,死不敢恨。謹詣闕奉章,伏待重誅。

書奏,帝復使對尚書。[一]顗對曰:

注[一]使就尚書更對也。

臣聞明王圣主好聞其過,忠臣孝子言無隱情。臣備生人倫視聽之類,而稟性愚愨,不識忌諱,故出死忘命,懇懇重言。[一]誠欲陛下修乾坤之德,開日月之明,披圖籍,案經(jīng)典,覽帝王之務,識先后之政。如有闕遺,退而自改。本文武之業(yè),擬堯舜之道,攘災延慶,號令天下。此誠臣顗區(qū)區(qū)之愿,夙夜夢寤,盡心所計。謹條序前章,暢其旨趣[二]條便宜七事,具如狀對:

注[一]重,再也。

注[二]謂前詣闕所上章也。

一事:陵園至重,圣神攸馮,而災火炎赫,迫近寑殿,魂而有靈,猶將驚動。

尋宮殿官府,近始永平,歲時未積,便更修造。又西苑之設,禽畜是處,離房別觀,本不常居,而皆務精土木,營建無已,消功單賄,巨億為計。易內(nèi)傳曰:“人君奢侈,多飾宮室,其時旱,其災火!笔枪属斮以夂,修政自□,下鐘鼓之縣休繕治之官,[一]雖則不寧,而時雨自降。[二]由此言之,天之應人,敏于景響。

[三]今月十七日戊午,征日也,[四]日加申,[五]風從寅來,丑時而止。丑﹑寅﹑申皆征也不有火災,必當為旱。[六]愿陛下校計繕修之費,永念百姓之勞,罷將作之官,減雕文之飾,損庖廚之饌,退宴私之樂。易中孚傳曰:“陽感天,不旋日!盵七]如是,則景云降集,眚沴息矣。[八]

注[一]春秋考異郵曰:“僖公三年春夏不雨,于是僖公憂閔,玄服避舍,釋更徭之逋罷軍寇之誅,去苛刻峻文慘毒之教,所蠲浮令四十五事。曰:‘方今天旱,野無生稼寡人當死,百姓何*(謗)**[罪]*?不敢煩人請命,愿撫萬人害,以身塞無狀!\已舍齊南郊,雨大澍也!

注[二]左傳僖公“六月雨”。

注[三]敏,疾也。

注[四]陽嘉二年正月。

注[五]日在申時也。

注[六]南方為征,故為火及旱也。

注[七]易中孚傳曰:“陽感天,不旋日,諸侯不旋時,大夫不過儙。”鄭玄注云:“陽者天子,為善一日,天立應以善;為惡一日,天立應以惡。諸侯為善一時,天立應以善;為惡一時,天立應以惡。大夫為善一歲,天亦立應以善;為惡一歲,天亦立應以惡!币徽f云“不旋日,立應之;不過時,三辰閑;不過儙,從今旦至明日旦”也。

陽即指天子也。

注[八]景云,五色云也,一曰慶云。孝經(jīng)援神契曰:“德至山陵則景云出!鳖壱粤陥@火災故引之也。眚沴謂災氣。

二事:去年已來,兌卦用事,類多不暛。易傳曰:“有貌無實,佞人也;有實無貌,道人也。”寒溫為實,清濁為貌。[一]今三公皆令色足恭,外厲內(nèi)荏,以虛事上,無佐國之實故清濁效而寒溫不效也,是以陰寒侵犯消息。[二]占曰:“日乘則有妖風,日蒙則有地裂!比缡侨,則致日食,陰侵其陽,漸積所致。

立春前后溫氣應節(jié)者,詔令寬也。其后復寒者,無寬之實也。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率土之人,豈無貞賢,未聞朝廷有所賞拔,非所以求善贊務,弘濟元元。宜采納良臣,以助圣化。

注[一]易稽覽圖曰:“有實無貌,屈道人也;有貌無實,佞人也!编嵭⒃唬骸坝泻疁兀瑹o貌濁清靜,此賢者屈道,仕于不肖君也。有貌濁清靜,無寒溫,此佞人以便巧仕于世也。”

注[二]易稽覽圖曰:“侵消息者,或陰專政,或陰侵陽!编嵭ⅲ骸皽刎砸詼厍郑砸院。陽者君也,陰者臣也,專君政事亦陰侵陽也!

三事:臣聞天道不遠,三五復反。[一]今年少陽之歲,法當乘起,恐后年已往,將遂驚動涉歷天門,災成戊己。[二]今春當旱,夏必有水,臣以六日七分候之可知。夫災眚之來緣類而應。行有玷缺,則氣逆于天,精感變出,以戒人君。王者之義,時有不登則損滋徹膳。數(shù)年以來,谷收稍減,家貧戶饉,歲不如昔。百姓不足,君誰與足?水旱之災雖尚未至,然君子遠覽,防微慮萌。

老子曰:“人之饑也,以其上食稅之多也!惫市⑽幕实劢惻鄹雉,木器無文,[三]約身薄賦時致升平。今陛下圣德中興,宜遵前典,惟節(jié)惟約,天下幸甚。

易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笔枪矢咦谝韵砀,[四]宋景以延年。[五]

注[一]春秋合誠圖曰:“至道不遠,三五而反!彼尉⒃疲骸叭病N,五行也。三正五行,王者改代之際會也。能于此際自新如初,則通無窮也!

注[二]戌亥之閑為天門也。

注[三]前書曰:“孝文帝身衣弋綈,足履革舄,兵木無刃,衣缊無文。”

注[四]高宗,殷王武丁也。尚書大傳曰:“武丁祭成湯,有雉飛升鼎耳而呴,祖己曰:‘雉者野鳥,升于鼎者,欲為用也,無則遠方將有來朝者!饰涠(nèi)反諸己,以思先王之道。三年,編發(fā)重譯來朝者六國?鬃釉唬骸嵊诟咦陔廊找姷轮袌笾惨病!钡弁跫o曰“高宗饗國五十有九年,年百歲”也。

注[五]呂氏春秋曰“宋景公時,熒惑在心,召子韋問焉。子韋曰:‘禍當君。雖然,可移宰相!唬骸紫,寡人所與理國家也!唬骸梢朴谌恕!唬骸怂,寡人將誰為君?’曰:‘可移于歲!唬骸畾q饑人餓,誰以我為君乎?’子韋曰:‘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賞君,熒惑必退三舍。一舍行七星,星當一年,君延二十一

年矣。’熒惑果退三舍”也。

四事:臣竊見皇子未立,儲宮無主,仰觀天文,太子不明。[一]熒惑以去年春分后十六日在婁五度[二]推步三統(tǒng),熒惑今當在翼九度,[三]今反在柳三度,[四]則不及五十余度。[五]去年八月二十四日戊辰,熒惑歷輿鬼東入軒轅,出后星北,東去四度,北旋復還。軒轅者,后宮也。熒惑者,至陽之精也,天之使也,[六]而出入軒轅,繞還往來。易曰:“天垂象,見吉兇!逼湟庹讶豢梢娨印6Y,天子一娶九女,嫡媵畢具。

今宮人侍御,動以千計,或生而幽隔,人道不通,郁積之氣,上感皇天,故遣熒惑入軒轅理人倫,垂象見異,以悟主上。昔武王下車,出傾宮之女,表商容之閭,[七]以理人倫以表賢德,故天授以圣子,成王是也。今陛下多積宮人,以違天意,故皇胤多夭,嗣體莫寄。詩云:“敬天之怒,不敢戲豫!盵八]方今之福,莫若廣嗣,廣嗣之術(shù),可
不深思?宜簡出宮女,恣其姻嫁,則天自降福,子孫千億。

惟陛下丁寧再三,留神于此。左右貴幸,亦宜惟臣之言,以悟陛下。蓋善言古者合于今善言天者合于人。[九]愿訪問百僚,有違臣言者,臣當受茍言之罪。

[一0]

注[一]洪范五行傳曰:“心之大星天王也,其前星太子也,后星庶子也。”

注[二]婁,西方宿也。

注[三]翼,南方宿也。

注[四]柳,東方宿也。

注[五]言熒惑行彁也。

注[六]熒惑南方火,盛陽之精也。天文要集曰:“天有五帝,五星為之使。”

注[七]尚書大傳曰:“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閭,歸傾宮之女!

注[八]詩大雅板篇之文也。注云:“戲豫,逸豫也。”

注[九]前書武帝詔曰:“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驗于今!

注[一0]論語孔子曰:“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五事:臣竊見去年閏*(十)*月十七日己丑夜,有白氣從西方天苑趨左足,入玉井,數(shù)日乃滅。[一]春秋曰:“有星孛于大辰。大辰者何?大火也。[二]大火為大辰,伐又為大辰[三]北極亦為大辰!盵四]所以孛一宿而連三宿者,言北辰王者之宮也。凡中宮無節(jié)政教亂逆,威武衰微,則此三星以應之也。罰者白虎,其宿主兵,其國趙、魏,[五]變見西方,亦應三輔。凡金氣為變,發(fā)在秋節(jié)。[六]臣恐立秋以后,趙、魏、關(guān)西將有羌寇畔戾之患。宜豫宣告諸郡,使敬授人時,輕徭役,薄賦斂,勿妄繕起,堅倉獄,備守韂,回選賢能,以鎮(zhèn)撫之。[七]金精之變,責歸上司。[八]宜以五月丙午,遣太尉服干戚建井旟,[九]書玉板之策,引白氣之異,[一0]于西郊責躬求愆,謝咎皇天,消滅妖氣。

蓋以火勝金,轉(zhuǎn)禍為福也。[一一]

注[一]續(xù)漢志曰:“時客星氣白,廣二尺,長五丈,起天苑西南。”天官書曰:“西有句曲九星,三處羅:一曰天旗,二曰天苑,三曰九游!眳⑿窍滤男⌒菫橛窬渫馑男亲笥壹绻梢病

注[二]春秋昭十七年:“有星孛于大辰!睜栄旁唬骸按蟪,房、心、尾也。”

孫炎曰:“龍星明者可以為時候,故曰大辰!

注[三]廣雅曰“罰謂之大辰”也。

注[四]爾雅曰:“北極謂之北辰!崩钛苍;“北極,天心也,居北方,正四時,謂之北辰也。”

注[五]天官書曰:“參為白虎,下有三星曰罰,為斬刈之事!惫手鞅。昴、畢之閑趙、魏之分也。

注[六]西方白氣入玉井,是金氣之變也。

注[七]回,易也。

注[八]上司謂司馬也,建武二十七年改為太尉。韓詩外傳曰:“司馬主天。陰陽不調(diào)星辰失度,責之司馬!惫试曝煔w上司也。

注[九]干,楯也。戚,斧也。西方主兵,故太尉執(zhí)持楯斧,所以厭金氣也。井,南方火宿也。鳥隼曰旟也。以火勝金,故畫井星之文于旟而建之也。

注[一0]書祝辭于玉板也。

注[一一]以五月丙午日,火勝金也。

六事:臣竊見今月十四日乙卯巳時,白虹貫日。凡日傍氣色白而純者名為虹。

貫日中者,侵太陽也;見于春者,政變常也。方今中官外司,各各考事,[一]其所考者,或非急務。又恭陵火災,主名未立,[二]多所收捕,備經(jīng)考毒。尋火為天戒以悟人君,可順而不可違,可敬而不可慢。陛下宜恭己內(nèi)省,以備后災。凡諸考案并須立秋。又易傳曰:“公能其事,序賢進士,后必有喜!

反之,則白虹貫日。以甲乙見者,則譴在中臺。[三]自司徒居位,陰陽多謬,[四]久無虛己進賢之策,天下興議,異人同咨。[五]且立春以來,金氣再見,[六]金能勝木,必有兵氣,宜黜司徒以應天意。陛下不早攘之,將負臣言,遺患百姓。

注[一]考,劾也。

注[二]立猶定也。時考問延火者姓名未定也。

注[三]譴,責也。韓詩外傳曰:“三公者何?司空、司徒、司馬也。司馬主天,司空主地司徒主人。故陰陽不調(diào),星辰失度,責之司馬;山陵崩絕,川谷不流,責之司空;五谷不殖,草木不茂,責之司徒!奔滓覗|方主春,生殖五谷之時也。而白虹以甲乙日見明責在司徒也。

注[四]時劉崎為司徒,至陽嘉三年策免。

注[五]咨,嗟嘆也。

注[六]謂元年閏十二月己丑夜,有白氣入玉井,二年正月乙卯,白虹貫日,此金氣再見。

七事:臣伏惟漢興以來三百三十九歲。于詩三基,高祖起亥仲二年,今在戌仲十年。

[一]詩泛歷樞曰:“卯酉為革政,午亥為革命,神在天門,出入候聽。”

[二]言神在戌亥,司候帝王興衰得失,厥善則昌,厥惡則亡。于易雄雌秘歷,今值困乏。凡九二困者,觽小人欲共困害君子也。經(jīng)曰:“困而不失其所,其唯君子乎!”
[三]唯獨賢圣之君,遭困遇險,能致命遂志,不去其道。[四]陛下乃者潛龍養(yǎng)德,幽隱
屈□,[五]即位之元,紫宮驚動,歷運之會,時氣已應。

然猶恐妖祥未盡,君子思患而豫防之。臣以為戌仲已竟,來年入季,文帝改法,除肉刑之罪[六]至今適三百載。[七]宜因斯際,大蠲法令,官名稱號,輿服器械,事有所更變大為小,去奢就儉,機衡之政,除煩為簡。改元更始,招求幽隱,舉方正,征有道博采異謀,開不諱之路。

注[一]“基”當作“儙”,謂以三儙之法推之也。詩泛歷樞曰:“凡推其數(shù)皆從亥之仲起此天地所定位,陰陽氣周而復始,萬物死而復蘇,大統(tǒng)之始,故王命一節(jié)為之十歲也。”

注[二]宋均注云:“神,陽氣,君象也。天門,戌亥之閑,干所據(jù)者!

注[三]易困卦之辭也。

注[四]易困卦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崩ж钥蚕聝渡稀?矠樗,兌為澤水在澤下,是謂竭涸之象,故以喻困。致命遂志,謂君子委命固窮,不離于道也。

注[五]謂順帝為太子時,廢為濟陰王。

注[六]漢法肉刑三,謂黥也,劓也,左右趾也。文帝除之,當黥者髡鉗城旦舂,當劓者笞三百當左右*(指)**[趾]*者笞五百也。

注[七]自文帝十三年除肉刑,至順帝陽嘉二年,合三百年也。

臣陳引際會,恐犯忌諱,書不盡言,未敢究暢。

臺詰顗曰:“對云‘白虹貫日,政變常也’。朝廷率由舊章,何所變易而言變常?
又言‘當大蠲法令,革易官號’。或云變常以致災,或改舊以除異,何也?又陽嘉初建復欲改元,據(jù)何經(jīng)典?其以實對!鳖墝υ唬悍酱簴|作,布德之元,陽氣開發(fā),養(yǎng)導萬物。王者因天視聽,奉順時氣,宜務崇溫柔遵其行令。[一]而今立春之后,考事不息,秋冬之政,行乎春夏,故白虹春見,掩蔽日曜。凡邪氣乘陽,則虹蜺在日,斯皆臣下執(zhí)事刻急所致,殆非朝廷優(yōu)寬之本。此其變常之咎也。又今選舉皆歸三司,非有周召之才,而當則哲之重,[二]每有選用,輒參之掾?qū)賉三]公府門巷,賓客填集,送去迎來,財貨無已。其當遷者,競相薦謁,各遣子弟充塞道路,開長奸門,興致浮偽,非所謂率由舊章也。尚書職在機衡,宮禁嚴密,[四]私曲之意,羌不得通,偏黨之恩,或無所用。選舉之任,不如還在機密。[五]臣誠愚戇不知折中,斯固遠近之論,當今之宜。又孔子曰:“漢三百載,*(計)**[斗]*歷改憲!盵六]三百四歲為一德,五德千五百二十歲,五行更用。[七]王者隨天,譬猶自春徂夏,改青服絳者也。[八]自文帝省刑,適三百年,而輕微之禁,漸已殷積。王者之法,譬猶江河當使易避而難犯也。故易曰:“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去奢即儉,以先天下,改易名號,隨事稱謂。易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同歸殊涂一致百慮!笔侵兂6疲梢猿秊,變常而惡,必致于異。今年仲竟,來年入季仲終季始,歷運變改,故可改元,所以順天道也。

注[一]禮記月令,孟春,天子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人。仲春,安萌牙,養(yǎng)幼少,存諸孤,省囹圄,去桎梏,止獄訟。是遵其行令也。

注[二]尚書曰:“知人則哲!

注[三]參,豫也。

注[四]北斗魁星第三為機,第五為衡,于天文為喉舌。李固對策曰:“陛下之有尚書猶天有北斗,主為喉舌,斟酌元氣,運平四時,出納王命也!

注[五]欲使尚書專掌選也。

注[六]春秋保干圖曰:“陽起于一,天帝為北辰,氣成于三,以立五神,三五展轉(zhuǎn),機以動運!惫嗜贇q斗歷改憲也。

注[七]易干鑿度孔子曰:“立德之數(shù),先立木、金、水、火、土德,各三百四歲。”

五德備凡千五百二十歲,太終復初,故曰五行更用。更猶變改也。

注[八]禮記月令,孟春天子衣青衣,服倉玉,孟夏則衣朱衣,服赤玉也。

臣顗愚蔽,不足以荅圣問。

顗又上書薦黃瓊、李固,并陳消災之術(shù)曰:臣前對七事,要政急務,宜于今者,所當施用。誠知愚淺,不合圣聽,人賤言廢,當受誅罰,[一]征營惶怖,靡知厝身。

注[一]論語孔子曰:“不以人廢言!

臣聞刳舟剡楫,將欲濟江海也;[一]聘賢選佐,將以安天下也。昔唐堯在上,髃龍為用[二]文武創(chuàng)德,周召作輔,是以能建天地之功,增日月之耀者也。

詩云:“赫赫王命,仲山甫將之。邦國若否,仲山甫明之!盵三]宣王是賴,以致雍熙。陛下踐祚以來,勤心庶政,而三九之位,未見其人,[四]是以災害屢臻,四國未寧。

[五]臣考之國典,驗之聞見,莫不以得賢為功,失士為敗。且賢者出處,翔而后集,[六]爵以德進,則其情不茍,然后使君子恥貧賤而樂富貴矣。若有德不報,有言不荬,來無所樂,進無所趨,[七]則皆懷歸藪澤,修其故志矣。夫求賢者,上以承天,下以為人。不用之,則逆天統(tǒng),違人望。逆天統(tǒng)則災眚降,違人望則化不行。災眚降則下呼嗟,化不行則君道虧。四始之缺,五際之□,其咎由此。[八]豈可不剛健篤實,矜矜栗栗,以守天功盛德大業(yè)乎?[九]

注[一]易曰:“黃帝刳木為舟,剡木為楫!

注[二]髃龍喻賢臣也。鄭玄注易干卦云:“爻皆體干,髃龍之象!彼醇仁芏U,禹與稷、契、咎繇之屬并在朝。

注[三]詩大雅也。將,行也。若,順也。順否猶臧否,謂善惡也。言國有善惡,仲山甫能明之。

注[四]三公九卿也。

注[五]四方之國。

注[六]論語:“色斯舉矣,翔而后集!

注[七]無爵賞也。

注[八]四始謂關(guān)雎為國風之始,鹿鳴為小雅之始,文王為大雅之始,清廟為頌之始。

缺猶廢也。翼奉傳曰:“易有陰陽五際!泵峡翟唬骸绊n詩外傳云‘五際,卯、酉、午、戌、亥也,陰陽終始際會之歲,于此則有變改之政!弊九]易系詞曰:“日新之謂盛德富有之謂大業(yè)!

臣伏見光祿大夫江夏黃瓊,耽道樂術(shù),清亮自然,被褐懷寶,含味經(jīng)籍,[一]又果于從政,明達變復。[二]朝廷前加優(yōu)寵,賓于上位。瓊?cè)氤諟\,謀謨未就,因以喪病,致命遂志。老子曰:“大音希聲,大器晚成!盵三]善人為國,三年乃立。

[四]天下莫不嘉朝廷有此良人,而復怪其不時還任。陛下宜加隆崇之恩,極養(yǎng)賢之禮,征反京師,以慰天下。又處士漢中李固,年四十,通游夏之蓺,履顏閔之仁。絜白之節(jié),情同皦日,忠貞之操,好是正直,卓冠古人,當世莫及。元精所生,王之佐臣,[五]天之生固必為圣漢,宜蒙特征,以示四方。夫有出倫之才,不應限以官次。昔顏子十八,天下歸仁;[六]子奇囁齒,化阿有聲。[七]若還瓊征固,任以時政,伊尹、傅說,不足為比則可垂景光,致休祥矣。臣顗明不知人,伏聽觽言,百姓所歸,臧否共嘆。愿泛問百僚核其名行,有一不合,則臣為欺國。惟留圣神,不以人廢言。

注[一]家語子路問于孔子曰:“有人于此,被褐而懷玉,何如?”子曰:“國無道,隱可也;國有道,則袞冕而執(zhí)玉也!

注[二]言明于變異消復之術(shù)也。

注[三]聲震宇內(nèi)謂之大音,其動有時,故希聲也。無所不容謂之大器,其功既博,故晚成也。

注[四]論語孔子曰:“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乃成功!庇衷唬骸吧迫

為邦百年,可以勝殘去殺。”

注[五]元為天精,謂之精氣。春秋演孔圖曰“正氣為帝,閑氣為臣,宮商為
*(佐)**[姓]*,秀氣為人”也。

注[六]論語曰:“顏淵問仁?鬃釉唬骸思簭投Y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弊七]子奇,齊人,年十八為阿邑宰,出倉廩以振貧乏,邑內(nèi)大化。見說苑。

謹復條便宜四事,附奏于左:一事:孔子作春秋,書“正月”者,敬歲之始也。[一]王者則天之象,因時之序,宜開發(fā)德號,爵賢命士,流寬大之澤,垂仁厚之德,[二]順助元氣,含養(yǎng)庶類。如此,則天文昭爛,星辰顯列,五緯循軌,四時和睦。[三]不則太陽不光,天地溷濁,時氣錯逆霾霧蔽日。[四]自立春以來,累經(jīng)旬朔,未見仁德有所施布,但聞罪罰考掠之聲。

夫天之應人,疾于景響,而自從入歲,常有蒙氣,月不舒光,日不宣曜。日者太陽,以象人君。政變于下,日應于天。清濁之占,隨政抑揚。天之見異,事無虛作。豈獨陛下倦于萬機帷幄之政有所闕歟?[五]何天戒之數(shù)見也!臣愿陛下發(fā)揚干剛,援引賢能,勤求機衡之寄,以獲斷金之利。[六]臣之所陳,輒以太陽為先者,明其不可久闇,急當改正。其異雖微,其事甚重。臣言雖約,其旨甚廣。惟陛下乃眷臣章,深留明思。

注[一]公羊傳曰:“元年春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

注[二]禮記,正月迎春于東郊,還,乃賞公卿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人,慶賞遂行,無有不當。

注[三]五緯,五星。

注[四]爾雅曰:“風而雨土為霾。”

注[五]帷幄謂謨謀之臣也。

注[六]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二事:孔子曰:“賴之始發(fā)大壯始,君弱臣強從解起。”今月九日至十四日,大壯用事消息之卦也。于此六日之中,賴當發(fā)聲,發(fā)聲則歲氣和,王道興也。[一]
  易曰:“賴出地奮,豫,[二]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三]賴者,所以開發(fā)萌牙辟陰除害。萬物須賴而解,資雨而潤。[四]故經(jīng)曰:“賴以動之,雨以潤之。”

[五]王者崇寬大,順春令,則賴應節(jié),不則發(fā)動于冬,當震反潛。

故易傳曰:“當賴不賴,太陽弱也!苯衩蓺獠怀赵伦兩瑒t其效也。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六]隨時進退,應政得失。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七]琁璣動作與天相應。賴者號令,其德生養(yǎng)。號令殆廢,當生而殺,則賴反作,其時無歲。[八]陛下若欲除災昭祉,順天致和,宜察臣下尤酷害者,亟加斥黜,以安黎元,則太皓悅和賴聲乃發(fā)。[九]

注[一]周書時訓曰“春分之日玄鳥至,又五日賴乃發(fā)聲。賴不發(fā)聲,諸侯失人”也。

注[二]豫卦,坤下震上。坤為地,震為賴,賴在地上,故曰賴出地*[奮]*,豫。

奮,動也。豫,喜也。

注[三]殷,盛也。薦,進也。上帝,天帝也。賴動于地,萬物喜豫,作樂之象。

注[四]易解卦曰“天地解而賴雨作,賴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也。

注[五]易說卦文。

注[六]老子之文也。

注[七]易干卦文言之詞也。大人,天子也。

注[八]賴以冬嗚,則歲饑也。

注[九]太皓,天也。

三事:去年十月二十日癸亥,太白與歲星合于房、心。太白在北,歲星在南,相離數(shù)寸光芒交接。房、心者,天帝明堂布政之宮。[一]孝經(jīng)鉤命決曰:“歲星守心年谷豐。”[二]尚書洪范記曰:“月行中道,移節(jié)應期,德厚受福,重華留之!盵三]重華者謂歲星在心也。今太白從之,交合明堂,金木相賊,而反同合,[四]此以陰陵陽,臣下專權(quán)之異也。房、心東方,其國主宋。[五]石氏經(jīng)曰:[六]“歲星出左有年,出右

無年!苯窠鹉揪銝|,歲星在南,是為出右,恐年谷不成,宋人饑也。陛下宜審詳明堂布政之務然后妖異可消,五緯順序矣。[七]

注[一]春秋元命包曰:“房四星,心三星。”

注[二]歲星守心為重華,故年豐也。

注[三]天官書曰“歲星一曰攝提,一曰重華”也。

注[四]太白,金也。歲星,木也。金*(刻)**[克]*木,故相賊也。

注[五]卯為房、心,宋之分也。

注[六]石氏,魏人石中夫也,見蓺文志。

注[七]五緯,五星也。

四事:易傳曰:“陽無德則旱,陰僭陽亦旱。”陽無德者,人君恩澤不施于人也。

陰僭陽者,祿去公室,臣下專權(quán)也。自冬涉春,訖無嘉澤,數(shù)有西風,反逆時節(jié)。

[一]朝廷勞心,廣為禱祈,薦祭山川,暴龍移市。[二]臣聞皇天感物,不為偽動,災變應人要在責己。若令雨可請降,水可攘止,則歲無隔并,太平可待。然而災害不息者,患不在此也。[三]立春以來,未見朝廷賞錄有功,表顯有德,存問孤寡,賑恤貧弱,而但見洛陽都官奔車東西收系纖介,牢獄充盈。臣聞恭陵火處,比有光曜,[四]明此天災非人之咎。丁丑大風,掩蔽天地。風者號令,天之威怒,皆所以感悟人君忠厚之戒。

又連月無雨,將害宿麥。

若一谷不登,則饑者十三四矣。陛下誠宜廣被恩澤,貸贍元元。昔堯遭九年之水,人有十載之蓄者,簡稅防災,為其方也。[五]愿陛下早宣德澤,以應天功。

若臣言不用,朝政不改者,立夏之后乃有澍雨,于今之際未可望也。若政變于朝而天不雨則臣為誣上,愚不知量,分當鼎鑊。

注[一]春當東風也。

注[二]董仲舒春秋繁露曰:“春旱,以甲乙日為倉龍一,長八尺,居中央;為小龍七各長四尺,于東方。皆東向,其閑相去八尺。小童八人,皆齋三日,服青衣而舞之。

夏,以丙丁日為赤龍,服赤衣。季夏,以戊己日為黃龍,服黃衣。

秋,以庚辛日為白龍,服白衣。冬,以壬癸日為黑龍,服黑衣。牲各依其方色,皆燔雄雞燒豭豬尾,于里北門及市中以祈焉!倍Y記,歲旱,魯穆公問于縣子,縣子曰:“為之徙市,不亦可乎?”見□弓篇。

注[三]不在祈禱。

注[四]比,頻也。時恭陵百丈廡災,仍有光耀不絕。

注[五]簡,少也。方,法也。

書奏,特詔拜郎中,辭病不就,即去歸家。至四月京師地震,遂陷。[一]其夏大旱。

秋,鮮卑入馬邑城,破代郡兵。明年,西羌寇隴右。[二]皆略如顗言。

后復公車征,不行。

注[一]陽嘉二年四月己亥地震,六月丁丑洛陽地陷,是月旱也。

注[二]陽嘉三年七月,種羌寇隴西。

同縣孫禮者,積惡兇暴,好游俠,與其同里人常慕顗名德,欲與親善。顗不顧,以此結(jié)怨遂為禮所殺。

襄楷字公矩,平原隰陰人也。[一]好學博古,善天文陰陽之術(shù)。

注[一]風俗通曰:“襄姓,楚大夫襄老之后,”隰陰,縣,在隰水之南,故城在今齊州臨邑縣西也。

桓帝時,宦官專朝,政刑暴濫,又比失皇子,災異尤數(shù)。延熹九年,楷自家詣闕上疏曰:臣聞皇天不言,以文象設教。堯舜雖圣,必歷象日月星辰,察五緯所在,故能享百

年之壽,為萬世之法。[一]臣竊見去歲五月,熒惑入太微,犯帝坐,出端門,不軌常道。

[二]其閏月庚辰,太白入房,犯心小星,震動中耀。中耀,天王也;傍小星者,天王子也。夫太微天廷,五帝之坐,而金火罰星揚光其中,[三]于占,天子兇;又俱入房、心,法無繼嗣。今年歲星久守太微,逆行西至掖門,還切執(zhí)法。[四]歲為木精,好生惡殺,而淹留不去者,咎在仁德不修,誅罰太酷。前七年十二月熒惑與歲星俱入軒轅,逆行四十余日,而鄧皇后誅。其冬大寒,殺鳥獸,害魚
□,城傍竹柏之葉有傷枯者。[五]臣聞于師曰:“柏傷竹枯,不出三年,天子當之。”

今洛陽城中人夜無故叫呼,云有火光,人聲正諠,[六]
  于占亦與竹柏枯同。自春夏以來,連有霜雹及大雨賴,而臣作威作福,刑罰急刻之所感也。

注[一]堯年一百一十七歲,舜年一百一十二歲。言百年,舉全數(shù)。

注[二]天官書曰:“太微南四星,中為端門!避壀q依也。

注[三]太白金也,熒惑火也。天文志曰:“逆夏令,傷火氣,罰見熒惑。逆秋令,傷金氣,罰見太白!惫式鸹鸩榱P星也。

注[四]天官書曰:“端門左右星為掖門。太微南四星為執(zhí)法。”切謂迫近也。

注[五]續(xù)漢志曰:“延熹九年,雒陽城傍竹柏葉有傷者。”

注[六]續(xù)漢志曰:“桓帝延熹九年三月,京師有火光轉(zhuǎn)行,人相驚噪。”

太原太守劉□、南陽太守成□,志除奸邪,其所誅翦,皆合人望,[一]而陛下受閹豎之譖乃遠加考逮。三公上書乞哀□等,不見采察,[二]而嚴被譴讓。

憂國之臣,將遂杜口矣。

注[一]謝承書曰:“劉□字文理,平原人。遷太原太守?び泻缽姡泄儆H戚,為百姓所患!跎罴仓,到官收其魁帥殺之,所臧匿主人悉坐伏誅。桓帝征詣廷尉,以□宗室不忍致之于刑,使自殺。”“成□字幼平,弘農(nóng)人。遷南陽太守。時桓帝美人外親張子禁怙恃榮貴不畏法網(wǎng),□與功曹岑晊捕子禁付宛獄,笞殺之。桓帝征□詣廷尉,下獄死!薄跻糍|(zhì)!跻魰x。

注[二]時太尉陳蕃、司徒劉矩、司空劉茂共上書訟□等,帝不納。

臣聞殺無罪,誅賢者,禍及三世。[一]自陛下即位以來,頻行誅伐,梁、寇、孫、鄧并見族滅,[二]其從坐者,又非其數(shù)。李云上書,明主所不當諱,杜觽乞死,諒以感悟圣朝[三]曾無赦宥,而并被殘戮,天下之人,咸知其冤。

漢興以來,未有拒諫誅賢,用刑太深如今者也。

注[一]黃石公三略曰:“傷賢者殃及三世,蔽賢者身當其害,達賢者福流子孫,疾賢者名不全!

注[二]梁冀、寇榮、孫壽、鄧萬世等也。

注[三]時弘農(nóng)五官掾杜觽傷云以忠諫獲罪,遂上書云,愿與李云同日死也。

永平舊典,諸當重論皆須冬獄,先請后刑,所以重人命也。頃數(shù)十歲以來,州郡翫習又欲避請讞之煩,[一]輒托疾病,多死牢獄。長吏殺生自己,死者多非其罪,魂神冤結(jié)無所歸訴,淫厲疾疫,自此而起。[二]昔文王一妻,誕致十子,[三]今宮女數(shù)千,未聞慶育。宜修德省刑,以廣螽斯之祚。[四]

注[一]廣雅曰:“讞,疑也。”謂罪有疑者讞于廷尉也。

注[二]淫,過也。左傳曰:“陰淫寒疾,陽淫熱疾。”

注[三]史記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長子伯邑考,次武王發(fā),次管叔鮮,次周公旦次蔡叔度,次曹叔振鐸,次成叔武,次霍叔處,次康叔封,冉季載,同母兄弟十人也。

注[四]詩國風序曰:“螽斯,后妃子孫觽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則子孫觽多也!

注云:“螽斯,蚣蝑也。凡有情欲者無不妒忌,唯蚣蝑不爾,各得受氣而生子,故以喻焉!膘,福也。

又七年六月十三日,河內(nèi)野王山上有龍死,長可數(shù)十丈。[一]扶風有星隕為石,聲聞三郡。夫龍形狀不一,小大無常,故周易況之大人,帝王以為符瑞。[二]或聞河內(nèi)龍死,諱以為蛇。夫龍能變化,蛇亦有神,皆不當死。昔秦之將衰,華山神操璧以授鄭客曰“今年祖龍死”,[三]始皇逃之,死于沙丘。[四]王莽天鳳二年,訛言黃山宮有死龍之異,[五]后漢誅莽,光武復興。虛言猶然,況于實邪?夫星辰麗天,猶萬國之附王者也。下將畔上,故星亦畔天。石者安類,墜者失埶。春秋五石隕宋,其后襄公為楚所執(zhí)。[六]秦之亡也,石隕東郡。[七]今隕扶風,與先帝園陵相近,[八]不有大喪必有畔逆。

注[一]延熹七年也。袁山松書曰“長可百余尺”。

注[二]大人,天子也。干卦九五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本盼逄幪熳又唬室燥w龍喻焉。尚書中候曰:“舜沉璧于清河,黃龍負圖出水!

注[三]祖龍謂秦始皇也。樂資春秋后傳曰:“使者鄭客入函谷,至平舒,見素車白馬曰:‘吾華山君,愿以一牘致滈池君。子之咸陽,過滈池見一大梓樹,有文石取以扣樹當有應者,以書與之。’鄭客如其言,見宮闕如王者居,謁者出受書,入有頃,云‘今年祖龍死’!

注[四]史記曰:“始皇崩于沙丘平臺!鄙城鹪诮裥现萜洁l(xiāng)縣東北。

注[五]王莽傳曰:“時訛言黃龍墯地,死黃山宮中,百姓奔走往觀者乃有萬數(shù)。

莽惡之,捕系詰語所從起,而竟不得!

注[六]左傳魯僖公十六年“隕石于宋五”,隕星也。至二十年,諸侯會宋公于□,于是楚執(zhí)宋公以伐宋。

注[七]史記:“始皇三十六年,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人或刻其石曰‘始皇死
而地分’。始皇聞之,盡取石旁舍誅之,因燔其石。”

注[八]桓帝延熹七年隕石于鄠。鄠屬扶風,與高帝諸陵相近也。

案春秋以來及古帝王,未有河清及學門自壞者也。[一]臣以為河者,諸侯位也。

[二]清者屬陽,濁者屬陰。河當濁而反清者,陰欲為陽,諸侯欲為帝也。太學,天子教化之宮其門無故自壞者,言文德將喪,教化廢也。京房易傳曰:“河水清,天下平!苯裉齑巩,地吐妖,人厲疫,三者并時而有河清,猶春秋麟不當見而見,孔子書之以為異也。[三]

注[一]延熹五年,太學西門自壞。八年,濟陰﹑東郡﹑濟北河水清也。

注[二]孝經(jīng)援神契曰:“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侯也!

注[三]公羊傳曰:“西狩獲麟何以書?記異也。何以異?麟非中國獸也!

臣前上瑯邪宮崇受干吉神書,不合明聽。[一]臣聞布谷鳴于孟夏,蟋蟀吟于始秋,物有微而志信,人有賤而言忠。[二]臣雖至賤,誠愿賜清閑,極盡所言。

注[一]干姓,吉名也。神書,即今道家太平經(jīng)也。其經(jīng)以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為部,每部一十七卷也。

注[二]布谷,一名戴□,一名戴勝。蟋蟀,促織也。春秋考異郵曰:“孟夏戴勝降,立秋促織鳴。”言雖微物不失信也!跻襞址。

書奏不省。

十余日,復上書曰:臣伏見太白北入數(shù)日,復出東方,其占當有大兵,中國弱,四夷強。臣又推步,熒惑今當出而潛必有陰謀。皆由獄多冤結(jié),忠臣被戮。德星所以久守執(zhí)法,亦為此也。

[一]陛下宜承天意,理察冤獄,為劉□﹑成□虧除罪辟,追錄李云﹑杜觽等子孫。

注[一]德星,歲星也。

夫天子事天不孝,則日食星□。比年日食于正朔,[一]三光不明,五緯錯戾。

前者宮崇所獻神書,專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亦有興國廣嗣之術(shù)。其文易曉,參同經(jīng)典而順帝不行,故國胤不興,[二]孝沖﹑孝質(zhì)頻世短祚。

注[一]延熹八年正月辛巳朔,日食。九年正月辛卯朔,日食。

注[二]太平經(jīng)興帝王篇曰:“真人問神人曰:‘吾欲使帝王立致太平,豈可聞邪?’神人言:‘但順天地之道,不失銖分,則立致太平。元氣有三名,為太陽﹑太陰﹑中和。

形體有三名,為天﹑地﹑人。天有三名,為日﹑月﹑星,北極為中也。

地有三名,為山﹑川與平土。人有三名,為父﹑母﹑子。政有三名,為君﹑臣﹑人。

此三者,常相得腹心,不失銖分,使其同一憂,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疑也!謫栐唬骸窈喂势渖由僖玻俊鞄熢唬骸圃兆又砸,但施不得其意耳。如令施其人欲生也開其玉戶,施種于中,比若春種于地也,十十相應和而生。其施不以其時。

比若十月種物于地也,十十盡死,固無生者。

真人欲重知其審,今無子之女,雖日百施其中,猶無所生也。不得其所生之處,比若此矣。是故古者圣賢不妄施于不生之地也,名為亡種,竭氣而無所生成。

今太平氣到,或有不生子者,反斷絕天地之統(tǒng),使國少人。理國之道,多人則國富,少人則國貧。今天上皇之氣已到,天皇氣生物,乃當萬倍其初天地。’”臣又聞之,得主所好自非正道,神為生虐。故周衰,諸侯以力征相尚,于是夏育﹑申休﹑宋萬﹑彭
生﹑任鄙之徒生于其時。[一]殷紂好色,妲己是出。[二]葉公好龍,真龍游廷。[三]今黃門常侍,天刑之人,陛下愛待,兼倍常寵,系嗣未兆豈不為此?天官宦者星不在紫宮而在天市,明當給使主市里也。[四]今乃反處常伯之位,實非天意。[五]

注[一]并多力之人也。夏育,衛(wèi)人,力舉千鈞。宋萬,宋人,殺愍公,遇大夫仇牧于門批而殺之,齒著門闔。彭生,齊人,拉魯桓公干而殺之。范雎曰:“以任鄙之力焉而死!鄙晷菸丛敽问酪。

注[二]妲己,蘇人之美女也,獻于紂,紂納以為妻,常與沉湎于酒。事見列女傳。

注[三]子張見魯哀公也,七日,哀公不禮。子張曰:“君之好士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也。葉公子高好畫龍,天龍聞之,降之,窺頭于牖。葉公子高見之,棄而反走,五色無主。是葉公子高好夫似龍而非好真龍也!笔乱娦滦颉

注[四]山陽公載記曰:“市垣二十二星而帝座居其中,宦者四星,唯供市買之事也。”

注[五]常伯,侍中也。尚書曰:“常伯常任!

又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一]此道清虛,貴尚無為,好生惡殺,省欲去奢。

今陛下嗜欲不去,殺罰過理,既乖其道,豈獲其祚哉!或言老子入夷狄為浮屠。

[二]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精之至也。[三]天神遺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彼觳豁碇。[四]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今陛下淫女艷婦,極天下之麗甘肥飲美,單天下之味,柰何欲如黃老乎?

注[一]浮屠即佛汣,但聲轉(zhuǎn)耳,并謂佛也,解見楚王英傳也。

注[二]或聞言當時言也。老子西入夷狄,始為浮屠之化。

注[三]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經(jīng)三宿便即移去,示無愛戀之心也。

注[四]四十二章經(jīng):“天神獻玉女于佛,佛曰:‘此是革囊盛觽穢耳!睍希凑*(詔)**[詣]*尚書問狀。楷曰:“臣聞古者本無宦臣,武帝末,春秋高,數(shù)游后宮,始置之耳。[一]后稍見任,至于順帝,遂益繁熾。今陛下爵之,十倍于前,至今無繼嗣者豈獨好之而使之然乎?”尚書上其對,詔下有司處正,尚書承旨奏曰:“其宦者之官非近世所置。漢初張澤為大謁者,佐絳侯誅諸呂;[二]孝文使趙談參乘,而子孫昌盛。[三]楷不正辭理,指陳要務,而析言破律,違背經(jīng)蓺,假借星宿,偽托神靈,[四]造合私意誣上罔事。請下司隸,正楷罪法,收送洛陽獄。”帝以楷言雖激切,然皆天文恒象之數(shù)故不誅,猶司寇論刑。[五]

注[一]元帝時,任宦者石顯為中書令,前將軍蕭望之等曰:“尚書百官之本,宜以公正處之。武帝游宴后廷,故用宦者,非古制也。宜罷中書宦官,應古不近刑人之法!

注[二]張澤,閹人也。絳侯周勃誅諸呂,乃迎立代王入宮,顧麾左右執(zhí)戟皆罷兵。

有數(shù)人不肯去,宦者令張澤喻告之,乃去。此其佐誅諸呂之功。見前書。

注[三]文帝使宦者趙談參乘,爰盎伏車前曰:“陛下獨柰何與刀鋸余人載!”于是上笑推下趙談,談泣而下車。文帝生景帝,其后昌盛也。

注[四]謂上干吉神書也。

注[五]前書曰司寇,二歲刑。

初,順帝時,瑯邪宮崇詣闕,上其師干吉于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清領(lǐng)書。[一]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二]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經(jīng)乃收臧之。后張角頗有其書焉。

注[一]今潤州有曲陽山,有神溪水;定州有曲陽山,有神溪水;海州有曲陽城,北有羽潭水;壽州有曲陽城,又有北溪水。而干吉﹑宮崇并瑯邪人,蓋東海曲陽是也?~,青白也。素,縑也。以朱為介道。首,慓也。目,題目也。太平經(jīng)曰:“吾書中,善者悉使青下而丹目合乎吾之道,乃丹青之信也。青者,生仁而有心。赤者太陽,天之正色也!苯韨鳎骸皶r有道士瑯邪干吉,先寓居東方,來吳會,立精舍,燒香讀道書,制作符水以療病,吳會人多事之。孫策嘗于郡城樓上請會賓客,吉乃盛服趨度門下。諸將賓客三分之二下樓拜之掌客者禁訶不能止。策即令收之。諸事之者,悉使婦女入見策母請之。母謂策曰:‘干先生亦助軍作福,醫(yī)護將士,不可殺之!咴唬骸裟详枏埥驗榻恢荽淌罚崆笆サ溆枺瑥U漢家法律,常著絳袙頭,鼓琴焚香,讀邪俗道書,云以助化,卒為蠻夷所殺。此甚無益,諸君但未悟耳。今此子已在鬼錄,勿復費紙筆也!创邤刂h首于市!

注[二]太平經(jīng)曰:“天失陰陽則亂其道,地失陰陽則亂其財,人失陰陽則絕其后,君臣失陰陽則其道不理,五行四時失陰陽則為災。今天垂象為人法,故當承順之也。”

又曰:“天上有常神圣要語,時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應氣而往來也。人觽得之謂神□也。□百中百,十中十,其□有可使神為除災疾,用之所向無不愈也!

及靈帝即位,以楷書為然。太傅陳蕃舉方正,不就。鄉(xiāng)里宗之,每太守至,輒致禮請。中平中,與荀爽﹑鄭玄俱以博士征,不至,卒于家。

論曰:古人有云:“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一]而張衡亦云:“天文歷數(shù),陰陽占候今所宜急也。”郎顗﹑襄楷能仰瞻俯察,參諸人事,禍福吉兇既應,引之教義亦明。此蓋道術(shù)所以有補于時,后人所當取鑒者也。然而其敝好巫,故君子不以專心焉。

[二]

注[一]前書武帝策茂才之詞也。

注[二]好巫謂好鬼神之事也。范□谷梁序曰“左氏艷而富,其敝也巫”也。

贊曰:仲桓術(shù)深,蒲車屢尋。[一]蘇竟飛書,清我舊陰。[二]襄﹑郎災戒,寔由政淫。

注[一]頻征不至。

注[二]陰,縣,屬南陽。與光武同郡,故云我舊也。

?庇

一0五四頁一五行炎火并作燒君室按:汲本“炎”作“災”。殿本“君”作“居”。

一0五五頁一行閔子騫曰按:“閔子”下原脫“騫”字,徑據(jù)汲本﹑殿本補。

一0五六頁二行陰*(得)**[覆]*陽*[也]*刊誤謂“得”當作“覆”,“陽”下合有也“”字。今據(jù)以改補。

一0五六頁七行三公卦*[也]*據(jù)殿本補。

一0五七頁三行并為三公之*(日)**[卦]*也張森楷?庇浿^錢大昕考異引“日”作卦“”,是,此誤。今據(jù)改。

一0五七頁一0行四*(斗)**[升]*為豆據(jù)刊誤改。

一0五七頁一0行*(四)**[十]*釜為鐘也據(jù)刊誤改。

一0五八頁四行夙夜夢寤汲本﹑殿本“寤”作“寐”。按:夢寤猶言寤寐,作“寤”義長。

一0五八頁一0行而皆務精土木按:“皆”下原衍“當”字,徑據(jù)汲本﹑殿本刪,一0五九頁二行百姓何*(謗)**[罪]*據(jù)殿本改。

一0五九頁一0行天立應以惡按:“天”字原脫,徑據(jù)汲本﹑殿本補。

一0五九頁一一行從今旦至明日旦也按:汲本“明日旦”作“明日”,殿本作“明旦”。

一0六一頁五行編發(fā)重譯來朝者六國按:“譯”原斗“驛”,徑據(jù)汲本﹑殿本改。

一0六二頁一0行柳東方宿也按:“東”原斗“南”,徑據(jù)汲本﹑殿本改。

一0六三頁一行去年閏*(十)*月十七日己丑集解引錢大昕說,謂“閏十月”之“十”字蓋衍文或當云“閏十二月”。蓋郎顗上便宜七事在陽嘉二年,順帝紀陽嘉元年閏月戊子客星出天苑,即其事也。紀書閏月于十二月之后,則是閏十二月也。是歲閏十二月癸酉朔十七日恰得己丑。今據(jù)錢說刪“十”字。

一0六三頁二行伐又為大辰汲本﹑殿本“伐”作“罰”。按:此皆公羊傳文,公羊
傳作“伐”。

一0六三頁一三行廣雅曰罰謂之大辰也汲本﹑殿本“廣雅”作“爾雅”。今按:爾雅無此文。廣雅釋天“參伐謂之大辰”,作“廣雅”是。

一0六五頁四行山陵崩絕按:校補引柳從辰說,謂今韓詩外傳“絕”作“竭”。

一0六六頁九行左右趾也按:“趾”原斗“指”,徑據(jù)汲本﹑殿本改,下同。

一0六七頁一行遵其行令按:御覽二0引作“遵行月令”。

一0六七頁六行私曲之意羌不得通汲本﹑殿本“羌”作“差”。按:羌,語辭也,作“差”疑非。

一0六七頁七行*(計)**[斗]*歷改憲據(jù)刊誤改。按:刊誤謂“計”當作“斗”,注文可見。蓋斗字似草書計字,后人因誤之。

一0七0頁六行情同皦日按:“皦”原作“曒”,從日,非,徑據(jù)汲本﹑殿本改。

一0七0頁一六行宮商為*(佐)**[姓]*集解引惠棟說,謂御覽引演孔圖云“宮商為姓”,謂吹律定姓也,注緣傳“佐臣”而誤從“佐”也。今據(jù)改。按:御覽引見卷三百六十人事部。

一0七二頁一四行故曰賴出地*[奮]*豫按:明脫一“奮”字,今補。

一0七三頁五行太皓天也按:原脫“也”字,徑據(jù)汲本﹑殿本補。

一0七三頁一六行金*(刻)**[克]*木據(jù)汲本改。

一0七四頁二行魏人石中夫也按:刊誤謂案前書“中夫”當作“申夫”。

一0七四頁一一行將害宿麥按:各本“宿”作“粟”,誤。

一0七五頁一行為小龍七按:汲本﹑殿本“七”作“五”。

一0七五頁二行以戊己日為黃龍按:“戊”原斗“戌”,徑改正。

一0七五頁四行見檀弓篇按:校補謂注上文明言禮記,則下文不必更言檀弓,疑后人妄增。

一0七五頁一四行平原隰陰人也按:集解引錢大昕說,謂“隰”當作“□”?酒皆び袧耜幙h濕他合反,即漯水也。班志作“漯陰”。案說文濟漯字本作“濕”,隸省作“濕”,燥濕字本作“濕”,后世借濕為燥濕字,而以漯為水名,不知漯為□之斗也。其正作“濕”者,多與“隰”相亂。左氏哀十年傳注“濟南有隰陰縣”,陸德明誤音習。

一0七七頁三行延熹九年雒陽城傍竹柏葉有傷者汲本﹑殿本“九年”作“元年”,惠棟云當作“七年”。今按:續(xù)志云“延熹九年,雒陽城旁竹柏葉有傷者”,桓紀亦書

于九年冬十二月,是“元年”乃“九年”之斗。然楷疏稱七年冬,故惠氏以為當作“七

年”也。

一0七九頁一五行盡取石旁舍誅之按:刊誤謂史記作“石傍居人”,“舍”字誤。

一0八0頁九行何以異按:刊誤謂當云“何異爾”。

一0八0頁一0行受干吉神書按:汲本﹑殿本“干吉”之“干”皆作“于”。注同。

一0八一頁一0行天有三名按:“三”原斗“二”,徑改正。

一0八三頁三行或聞言當時言也殿本無“聞”字。今按:疑當作“或言,聞當時言也”,各本言聞顛倒,殿本又依正文刪“聞”字耳。

一0八三頁六行即召*(詔)**[詣]*尚書問狀刊誤謂案文“詔”當作“詣”,今據(jù)改。

一0八四頁一0行青者生仁而有心按:殿本“生”作“主”。

一0八四頁一六行五行四時失陰陽則為災按:“五行”二字疑衍,汲本無。

【后漢書目錄】

更多有關(guān)后漢書 二十四史 的資料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文章錄入:09ping    責任編輯:Gaoge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