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杭州中考語文試題(外國語學校樣卷),本文由會員整理推薦,Html版中加點字,下劃線格式有損壞,會員請到資料中心下載Wps試卷版。

" />

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初中語文 > 中考試卷

2008年浙江杭州中考語文試題(外國語學校樣卷·附答案)

[移動版] 作者:會員整理

 

在文化上的聯(lián)系,有的似闡發(fā)夢幻,表現(xiàn)比現(xiàn)實更豐富的境界,有的則將神話作為哲學觀的解釋,如是等等,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有人從現(xiàn)實主義跳入現(xiàn)代派,也有人——像阿拉貢那樣在“超現(xiàn)實主義”中洗個澡又跳回早期現(xiàn)實主義營壘中去。有人試圖把現(xiàn)代派某些手法和現(xiàn)實主義方法結合使用,在此之外,依然有大批作家遵循現(xiàn)實主義的方法寫作。作家主要受讀者承認,文壇企圖冷淡某位作家也做不到。如果一位作家被寂寞了,原因主要在于他的作品;或是質(zhì)量下降,江郎才盡;或是思想僵滯,藝術上拿不出新東西來。當然也有的作家死后才得到承認。那需要在藝術上的真知灼見,堅韌的自信心和不求聞達的對事業(yè)的獻身精神。這可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

你瞧,我扯遠了。言歸正傳——

三、在八十年代初,走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社會的偉大歷史轉折中,政治清明帶來了人們思想上的空前活躍。有人稱這是中國近代史“第三次思想解放運動”。此話十分有理。這是一次非人為的運動,惟其如此,才具有真正的生動性。群眾的思想猶如江海翻騰,形成社會巨大能源。這一運動,直接而有力地影響了文學。題材內(nèi)容的廣泛深刻開掘,必然使作家感覺到原有的形式帶來某種束縛。新一代讀者有自己的思想特征、興趣特征和愛好特征,在加上生活面貌、節(jié)奏和方式的變化,審美感的改變,經(jīng)濟對外開放政策引起人們對外部世界的興趣和好奇等等,都促使文學變化,新潮的出現(xiàn)。至于我們的作家吸收國外現(xiàn)代文學的某些新手法毫不足怪,在三十年代魯迅先生早給我們做過范例。這不過又是一次“歷史的必然”呢!

有人說,某某作家是“現(xiàn)代派”!艾F(xiàn)代派”并非洪水猛獸,何以懼之?社會要現(xiàn)代化,文學何妨出現(xiàn)“現(xiàn)代派”?文學改革和社會改革不同,盡管文學上也有保守和革新之分,但如果今天的作家去寫“章回體”也無須反對,搞現(xiàn)代派也不會都贊成。它和二十年代剪辮子那種社會改革大不一樣。作家對寫法,讀者對作品,都是自由選擇。只要東西寫得好,有一定范圍的讀者群,就可在文壇駐足。文壇可大可小,來者不拒,沒有圍柵,沒有限額,沒有固定座位,可以容量無限。對待文學藝術是需要相當達觀的。

我所說,我們需要“現(xiàn)代派”,是指社會和時代需要;所謂“現(xiàn)代派”,是指地道的中國現(xiàn)代派,而不是全盤西化、毫無自己創(chuàng)建的現(xiàn)代派。淺顯解釋,這個現(xiàn)代派是廣義的。即具有革新精神的現(xiàn)代文學。中國的現(xiàn)代派的范圍和含義,便與西方現(xiàn)代派的內(nèi)容和標準不大一樣。而實際上,我們許多作家已經(jīng)和正在做各種可貴的探索。遠遠不止于所謂的“意識流”的那一種了。如今我們的文學與五、六十年代的文學顯然已經(jīng)大不一樣了。即使對現(xiàn)實主義的理解,也有一大步的深入。至于對一些現(xiàn)代手法的運用,更是異軍突起。對此生機勃勃的局面,我們當然應當高興——哪怕我們并不都喜歡!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對于當前文壇出現(xiàn)的新現(xiàn)象,在理論上似乎研究得還不夠。不知由于畏難?還是沒有擺脫多年來在創(chuàng)作中尋找符合形勢需要的作品寫文章那種老一套的做法?

高行健的小冊子是有實在意義的。它的本身,就是當前我國新文學潮流的反映。作者對這股潮流推波助瀾的主觀意圖也十分明顯。因此他的寫法很適合中國讀者閱讀,沒有賣弄他的知識而故作高深,以“獨家新聞”嚇唬人,竭力深入淺出,寫得照樣很有才氣。我是很佩服的!博知是他的基礎,普及是他的目標,做得真好!無疑這小冊子,對當前中國現(xiàn)代文學創(chuàng)作會發(fā)生作用,對啟迪文學青年和引導讀者興趣也會發(fā)生作用。

我扯了這么多,肯定使你厭煩了。我沒有你那種創(chuàng)造性的大腦,隨時都能飛出一個叫人驚奇而又信服的見解來?赡苡捎谖覀冞年輕,對人云亦云、老生常談,沒有興趣。文學藝術最忌重復,忌學舌,忌仿造。作家的工作和思想家很相象,都應該是尋求、是發(fā)現(xiàn)、是創(chuàng)造,由無到有。所以作品的第一要求是新!因此我總想聽聽你在這方面的想法。我是個精神食欲很強的人。沒有新東西刺激我,我就要枯竭。新生活、新思想、新藝術,都要!往往你能給我一些。這也是我給你寫信的原因之一。我就此暫停,你就此開始吧!

驥才

1982年3月32日

[文章二]

“現(xiàn)代小說”不等于“現(xiàn)代派”

李 陀

心武:

記得我們曾議論說,如果大馮看到了高行健的《現(xiàn)代小說初探》這本小冊子,不定會多高興!果不其然。你剛去川,他就給我來信,而且信中只談一件事,就是《初探》這本小冊子。現(xiàn)在我把他的信轉給你看看。我愛讀大馮的信。每讀他的信,我差不多總有那樣一種沖動,就是放下他的信以后應該馬上去做點什么事,不然心中就總有些愧。這封信尤如此。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冻跆健愤@本小冊子算不算得上是一篇“奇文”?我說不準。但它在北京的許多朋友中流傳的時候,恐怕大家的興奮心情中確有“奇文共欣賞”的意思。但我常常想,這種心理還有它不自然、不正常的一面。因為許多人的興奮和喜悅不僅是由于《初探》是一本讀起來饒有興味、引人奇思遐想的好書,而且還由于它是一本談小說技巧的書。我不知道你是否還見過別的類似這樣專門研究小說技巧的書?(當然我是指在我們國內(nèi))也許是我讀書少,反正我沒見過。至少自建國以來,我們文學界始終沒有形成一種分析、研究、探索藝術技巧的風氣。應該公正地說,這幾年來情況略有好轉,文藝批評當中對作品進行具體地藝術分析的文章開始多了起來。但是,這種研究和分析往往是附麗于對作品的主題、人物的評價之后。當然也有了一點專門研究某作家或某作品的藝術風格和藝術探索的文章,如對王蒙?墒沁@樣的文章少而又少。何況這樣的文章也不是專門研究小說技巧的。記得我在幾次會議上都呼吁過,我們能不能在這么多討論文藝問題的會議中,每十次中有一次專門來研究、探討一下藝術問題,特別是藝術技巧問題?其實不只我,別人也這么再三建議過,像林斤瀾?墒嵌既缒嗯H牒。這其實是很不正常的。我們是個十多億(最近在進行人口普查,不知結果如何,也許超過十二億了)人口的大國。在這十多億人當中究竟在各種刊物、報紙上發(fā)表多少小說?沒有確切的統(tǒng)計。如果統(tǒng)計出來一定很驚人,那數(shù)字會當然地使我們算做是一個文學大國。然而在這樣一個文學大國中居然至今沒有形成研究文學技巧的風氣,居然至今不把文學技巧當做一門重要的、專門的學問,居然至今還沒有出幾本(其實起碼也應該幾十幾本)探討文學技巧的專著,這不是咄咄怪事嗎?因此,當我看到大馮把行健的小冊子比做空曠寂寞的天空中忽然出現(xiàn)的一只漂亮的風箏時,我完全能理解他的心情,以及他這比喻后面的豐富的含義。那詩意的形象后面實際上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急切和辛酸。我真希望《初探》這本小冊子能夠引起文學界的廣泛的注意。我不期望大家都如你我一樣喜歡這本小冊子,也不期望大家都同意書中的觀點,這都不必。我只希望它能做“吹皺一池春水”的“乍起”之風。你說我這是否又是不切實際的奢望?

驥才信中談了應如何評價、借鑒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的一些看法。這些看法大體我都同意,雖然他的意見中某些“疑義”還應做深入的探討。有些不同意見我已寫信和他約略說了一說。但詳細討論還要等他什么時候到北京來時再說。因為有些問題討論起來很麻煩。例如關于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產(chǎn)生

查看更多2008年 浙江 杭州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