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 > 高考指導

何永康:靜觀高考作文

[移動版] 作者:佚名
國話題作文,前面加了一則“智子疑鄰”的寓言故事,結果把考生引向了“低幼化”,如:記得我上初二時,掉了一塊橡皮,疑心甲同學偷的,因為我與他不親;不懷疑乙同學偷的,因為我與他很熟。結果恰恰相反,這說明“情感親疏”不能代替對事物的認知。如此云云,高三學生簡直變成了幼兒園里的小朋友1 2004年江蘇話題作文,前面加了一首哲理抒情詩,結果把許多考生引向了虛無,引向了抒情,引向了玩高深、談玄理。今后不論命題者加不加這些“材料”,我希望考生都不要太迷戀它,只要冷靜地讀懂它,即可。3、話題作文可以,而且應當跳出“材料”,通篇可以不提及“材料”,只要讓閱卷者明確地看到你的作文內容與引號中的內容有內在聯(lián)系,就算切題。否則,就有可能寫成20世紀80年代前期考過的那種“讀后感”。      

再說“材料作文”。它正好與“話題作文”相反,必須緊扣“材料”來寫,同時要放開去,聯(lián)系某種生活實際。需要說明的是:不能僅僅在作文的開頭提及“材料”,而應當在行文的中間“點擊”、“回應”一兩次“材料”。      

最后說“命題作文”。這種模式與“話題作文”有血緣關系。有時候,“話題作文”引號中的一個詞.或一個短語,拿出來就是一則命題作文題。1988年考的《習慣》,1994年考的《嘗試》,都屬于命題作文。命題作文是不需要考生自擬標題的,你只要在印好的文題下做文章就行了。面對“命題作文”,首先要把這個詞,或這個短語的內涵吃透。如《嘗試》,你就必須注意兩個重要方面:一是“第一次”,不能寫“第二次”;二是“主動進行”,不能寫“被動應付”。在此基礎上,你就可以放開來想象、來構思了。其基本原則。與我前面提及的那些注意事項是完全一致的。

福建高考作文/top/gaokao/13048.htm

四、想起了一則民間小故事  

這則民間小故事,是我小時候聽母親講的。云:一位殺人不用刀的庸醫(yī).死后被打入十八層地獄。他很不服氣,氣得直跳腳。跳啊眺,竟然聽得有人在下面喊:“老兄,甭跳啦,你把泥巴都跳到我頭上來了!”這庸醫(yī)好生奇怪,難道還有人比我罪孽更深,被打人了第十九層地獄?于是好奇地問:“請問老弟,你是干啥營生的?”下面答道:“我是教書先生,閻王爺說我誤人子弟,必須在十九層地獄里受罰!”      

如今,我已經(jīng)當了幾十年教師了。每當我登上講臺,每當我面對睜大眼睛聽我“輔導”的高三學子時,都不由得想起這則由母親當年口述的民間小故事。但愿本文能對2006年高考學生有<細微的幫助;一旦發(fā)覺我說得不對,請立即棄之,不要以訛傳訛。

查看更多何永康 高考作文 作文指導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