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中華文化 > 民俗

佛教節(jié)日詳解

[移動版] 作者:佚名
花。信教公眾兩人一組,依次浴佛。

有一個佛教的問答,問者曰:佛還要我們替他沐浴嗎。答者曰:浴佛是在洗滌我們自己的塵垢,提醒我們時時保有一顆清凈之心。

凈水浴佛,蕩滌己心。這就是佛教這一中國重要文明形態(tài)充滿哲思的智慧。

浴佛節(jié)的產(chǎn)生

恭維往昔三千年,花卉爭妍四月天......讓我們回到幾千年前,無憂樹下佛祖釋迦牟尼誕生的奇幻時刻......

傳說釋迦牟尼佛的母親摩耶夫人,在藍毗尼園無憂樹下誕生悉達多太子,那時候陽光普照,花卉爭妍,悉達多太子出生的時候,有著種種殊勝的瑞相,他誕生不久,就能行走七步,每走一步,就是一朵蓮花,預兆著將來舍身出家,普度眾生的志愿。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贝藭r天空中天女散花,九龍吐水,為太子浴身,他就變成一個普通正常的嬰兒了。在悉達多太子十九歲時,一天走出東、南、西、北四城門,看到生老病死的現(xiàn)象,為了探求真理,救度眾生解脫人生痛苦,終于決定出家修行。起先六年他到各地尋師訪道,后來又修六年苦行,最后他覺得苦行無法究竟解脫,于是放棄苦行,步行到菩提場,于菩提樹下金剛座上靜坐冥想。終于在三十一歲時,夜睹明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即佛的覺悟),成為佛陀.

根據(jù)這一傳說,于每年四月八日舉行法會,在大殿里用一水盆供奉太子像(即釋迦牟尼佛誕生像),全寺僧人和信徒用香湯為佛像沐浴,作為佛誕生紀念。

浴佛的儀式開始于印度,是從求福滅罪的一種宗教要求演變出來的。在佛教成立以前,婆羅門教早有一種浴像的風俗,起源于印度人使精神清潔的思想。 唐代義凈法師《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卷四《灌沐尊儀章》說:佛雖然已經(jīng)滅度,但是形像仍然存在,所以應該尊敬佛像如佛在世一般。以香花供養(yǎng)佛像,能生清凈心;經(jīng)常灌沐佛像,能夠去除煩惱。所以,在印度,浴佛是常用的儀軌。每當浴佛時,執(zhí)事僧便鳴楗椎通知,在寺院內(nèi)撐開寶蓋,在殿堂的兩邊羅列香瓶。其次,取金、銀、銅、石等的佛像,放在銅、金、木、石盤內(nèi),使僧眾唱梵唄音樂,在佛像身上涂香,用香水灌沐,再用白毛巾擦拭干凈,然后安置在殿堂內(nèi),散上各種花。所以,大佛像每半個月或一個月大家一起灌沐,小佛像隨己所能每天都要灌沐。因為印度天氣太熱,僧人既然頻繁沐浴,那么佛像也需要勤加灌沐。

隨著佛教的傳人,浴佛的儀式很早就在中國流傳了!三國志·吳書·劉繇傳》記載笮融“每浴佛,多設酒飯,布席于路,徑數(shù)十里,人民來觀及就食者且萬人,費以巨億計”。這大概可以看作“浴佛會”的濫觴。后來這種習俗逐漸流傳到朝廷和仕宦之間,到了南北朝更是普遍流行于民間。

關于佛誕節(jié)的日子,東南亞各國的佛教徒以四月十五日為佛誕節(jié),也是佛成道日、佛涅槃日,中國的蒙藏地區(qū)也是如此。中國佛典中對佛誕日的記載有二月八日、四月

查看更多佛教 節(jié)日 觀世音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