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初中語文閱讀訓(xùn)練 > 現(xiàn)代文閱讀 > 散文閱讀訓(xùn)練

劉大杰《巴東三峽》選段閱讀二附答案

[移動版] 作者:

13、探究題。

A、  第(5)段以簡短文字寫米倉峽,卻著重介紹王昭君誕生地和杜甫歌詠的詩句,這是為什么?常言道:“文史不分家,治文要治史。”請你查閱有關(guān)資料,從文史知識角度說說運用王昭君這一典故的積極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將《巴東三峽》與酈道元的寫景文言散文《三峽》相對照,體會游記與山水記的區(qū)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巫峽的江最曲折,灘流最急,給游人的感受最驚險,因而在心理上是最長的,以此可以最富代表性地寫出三峽的險惡。在(2)段中只提巫峽,因它在三峽中最有代表性,最負(fù)盛名。因此在總寫宜昌到重慶的地勢特點時,著意提到巫峽,目的還是在于給讀者留下三峽山水險惡的特點。 2、是險惡,如:山“刀削成一般”,水“怒吼”,如此聲形具備的描繪,使人如臨其境。 3、作者看到三峽的山水而產(chǎn)生的情感是“贊嘆、恐怖”,并發(fā)出“自己過于渺小,自然界過于奇?zhèn)?rdquo;的慨嘆,這是作者當(dāng)時真實的心理反映,亦從側(cè)面烘托出三峽險惡的特點……語文版八年級上冊課內(nèi)閱讀訓(xùn)練答案集(第1課第1則)……12、(1)自然而有韻致(2)配合得當(dāng) 13、A、王昭君,漢元帝時宮女,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為執(zhí)行和親政策,公元前33年主動出塞,遠(yuǎn)嫁匈奴呼韓邪單于,為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的和解、民族間的友好關(guān)系做出了可貴的貢獻(xiàn)。文中引用這一典故,意在贊頌民族團(tuán)結(jié)。同時文章介紹王昭君誕生地和杜甫詩句,也豐富了散文的內(nèi)容,為散文增添了詩情畫意。B、《巴東三峽》為游記,作者置身其中,直抒情感,寫景多渲染、鋪敘;《三峽》為一般記敘文,作者不在其中,寫景為客觀描繪,記敘洗練。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