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閱讀訓練 > 現(xiàn)代文閱讀 > 高考語文閱讀試題

《墨家剎那輝煌之后為何在歷史上失蹤了》高中論述類文本閱讀訓練及答案

[移動版] 作者:飄零書生604

墨家剎那輝煌之后為何在歷史上失蹤了?

先秦諸子百家中,影響最大的自然要數(shù)儒、墨、道、法四家。但自秦漢大一統(tǒng)帝國形成之后,它們的命運開始分化:儒家成了中華文化的正統(tǒng)和主流;法家雖在輿論上不大受好評,但實際上主宰了兩千年來專制朝廷的廟堂政治;與法家相反,道家則占據(jù)了民間社會的廣闊天地,成為幽人隱士的精神家園。只有墨家,在剎那輝煌之后,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雖然我們現(xiàn)在還能從文本上大致了解墨家的思想體系,但它已經(jīng)只是一塊思想化石,它在現(xiàn)實生活中已完全沒有影響力。作為一個歷史事實,墨家消亡的原因是什么?

墨家與儒、道、法三家有一點差別,那就是它不僅有一套學說,還有自己的組織。這方面它與晚起的作為宗教的道教和東漢以后傳入中國的佛教相類,胡適先生甚至直接把墨家視為一種宗教,所以我們不妨拿墨家與釋、道二教來做比較。就外因看,百家既罷、儒術(shù)獨尊的歷史環(huán)境可能是墨家消亡的重要原因,但同樣不能居廟堂之高的道教卻沒有像墨家一樣消亡,反而在民間發(fā)揚光大,并深深影響了中華民族的底層民俗文化。

除開外因,墨家消亡大約有其內(nèi)在的因由:一個人要想成為墨家的忠實信徒,就必須有強烈的犧牲精神和獻身精神,必須能忍受生活上的艱苦;必須懷有對眾人的博愛之心,而不能講私人感情……墨家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高尚的人、純粹的人。相比之下,做道教門徒似乎要幸福得多。道教的修行目標不是來世往生極樂世界,而是今世就要長生不老,成為仙人。所以,道教,尤其是歷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沒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規(guī)定。

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固然是墨家不易為人接受的重要原因,但這一點尚不足以解釋一切,因為在禁欲主義方面比墨家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佛教,至今依然是中國的第一大宗教。為什么墨家、佛教同樣主張禁欲,而兩者命運迥異?這可以從兩者的不同之處找到答案:墨家只是一種世俗學說,而佛教是一種出世的宗教。作為出世的宗教,佛教能為信徒提供一套靈魂救贖的法門,讓他們在禁欲的同時能享受心靈的滿足,從而把所有的苦難都視為通往幸福彼岸的舟筏。而墨家的理論體系本質(zhì)上是世俗化的,如果不以堅定的信仰為基礎(chǔ),禁欲的生活、無私的行為就不會有普遍而長久的吸引力。

總而言之,一種學問要想成為廣被接受的顯學,總得有某種足以吸引信徒的東西,這種東西可以是形而下的物質(zhì)動機,也可以是形而上的精神慰藉,而墨家恰好這兩方面的東西都無法提供。墨家如要長存,必得把世俗主義與禁欲主義二者舍去其一,以世俗主義搭配功利主義(如同大多數(shù)世俗學說),或以禁欲主義搭配神秘主義(如同大多數(shù)宗教學說),庶幾方可免于淪亡。

除此之外,墨家還有一個不得不消亡的理由:在大一統(tǒng)的專制君主治下,一個內(nèi)部有著嚴明紀律的世俗化組織必然會讓朝廷產(chǎn)生極大的戒心。雖然墨家可能只有一腔熱血,沒有政治野心,但專制君主最怕的恰恰不是貪婪的小人,而是有政治動員能力的圣賢君子。對于君主而言,可怕的不是有造反的野心,而是有造反的能力。專制君主對一切世俗組織都必然心懷警惕。所以,作為有組織的墨家必然只能存在于列國時代,那時還沒有形成四海為家的大一統(tǒng),列國君主面臨的最大危險是身邊的敵國,對自己治下的百姓自然要松弛許多。而釋、道二教雖有組織,但因其強烈的出世傾向而稍可見容于世。釋、道二教不似基督教,它們一方面有遁世色彩,另一方面卻又教人順從世俗政權(quán),即便世俗統(tǒng)治殘暴無道,臣民也應逆來順受。正由于釋、道二教沒有什么威脅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安邦定國,所以才不致像墨家一樣過早衰亡。

(選自人民網(wǎng)“文史頻道”,有刪改)

1.下列有關(guān)“墨家”的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先秦時期,墨家和儒、道、法一樣,都有很大的影響;但自秦漢大一統(tǒng)帝國形成之后,墨家在剎那輝煌之后就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B.墨家思想對現(xiàn)實生活已經(jīng)沒有影響力,只是停留在書本上,所以作者認為它不過是一塊思想化石。

C.墨家認為做人要有犧牲精神和獻身精神,要有對眾人的博愛之心,還提倡禁欲,強調(diào)嚴格的紀律。

D.墨家如果能給信徒提供某種形而下的物質(zhì)動機,或者給信徒提供某種形而上的精神慰藉,把世俗主義與禁欲主義二者舍去其一,就不會消亡。

解析 D項“就不會消亡”說法太肯定,原文“庶幾方可免于淪亡”更有余地。

答案 D

★2.下列對墨家消亡的內(nèi)在原因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秦漢大一統(tǒng)帝國形成之后,尤其是西漢統(tǒng)治者“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以后,墨家處于一個極為不利的歷史環(huán)境中。

B.墨家要求信徒有強烈的犧牲精神和獻身精神,能忍受生活上的艱苦,其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不易為人接受。

C.墨家學派是一個內(nèi)部有著嚴明紀律的世俗化組織,但又不像釋、道二教那樣有出世傾向,這必然會讓朝廷產(chǎn)生極大的戒心。

D.墨家的理論體系本質(zhì)上是世俗化的,沒能為信徒提供一套靈魂救贖的法        門,對那種沒有堅定信仰的信徒不會有普遍而長久的吸引力。

解析 A項屬于外因,不是“內(nèi)在原因”,不符合題干要求。

答案 A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儒家在先秦時期就是影響很大的學說,在秦漢之后更是成為中華文化的正統(tǒng)和主流,但它和墨家不同,沒有自己的組織。

B.法家也沒有自己的組織,并且在輿論上還不大受好評,但實際上卻主宰了兩千年來專制朝廷的廟堂政治。

C.道教,尤其是歷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沒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規(guī)定,因而道家學說占據(jù)了民間社會的廣闊天地,成為幽人隱士的精神家園。

D.佛教是東漢以后傳入中國的,在禁欲主義方面比墨家有過之而無不及,雖有遁世色彩,但另一方面卻又教人順從世俗政權(quán)。

解析 C項偷換概念,強加因果!暗澜獭笔峭砥鸬囊环N宗教,和先秦時期的“道家”并不能完全等同。道教沒有禁欲的規(guī)定,與道家占據(jù)了民間社會的廣闊天地并沒有因果關(guān)系。

答案 C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