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原詩、注釋、翻譯與賞析
【原詩】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①驛②里逢冬至③,抱膝④燈前影伴身⑤。
想得家中夜深⑥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⑦。
【注釋】
①邯鄲(Hándān):地名,今河北省邯鄲市。
②驛:驛站,古代的傳遞公文,轉(zhuǎn)運官物或出差官員途中的歇息的地方。
③冬至: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十二月下旬,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古代冬至有全家團聚的習(xí)俗。
④抱膝: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
⑤影伴身:影子與其相伴。
⑥夜深:猶深夜。
⑦遠行人:離家在外的人,這里指作者自己。
【寫作背景】
這首詩當作于唐德宗貞元二十年(804年)歲末,作者時年三十三歲,任秘書省校書郎。冬至這一天,朝廷要放假,民間也很熱鬧,穿新衣,互贈飲食,互致祝賀,一派過節(jié)的景象。白居易當時正宦游在外,夜宿于邯鄲驛舍中,有感而作此詩。
【翻譯】
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jié)。晚上,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
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yīng)該談?wù)撝疫@個遠行人。
【賞析】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冬至佳節(jié),在家中和親人一起歡度,才有意思。如今遠在邯鄲的客店里,將怎樣過法呢?只能抱著膝坐在孤燈前,在靜夜中,惟有影子相伴。
第一句敘客中度節(jié),已植“思家”之恨。
第二句,“抱膝”二字,活畫出枯坐的神態(tài)�!盁羟啊倍�,既烘染環(huán)境,又點出“夜”,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將“身”和“影”聯(lián)系起來,并賦予“影”以人的感情�!坝啊迸c“身”皆抱膝枯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
這個冬至佳節(jié),由于自己離家遠行,家里人一定也過得不快樂。當自己抱膝燈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時候,家里人大約同樣還沒有睡,坐在燈前,在談?wù)撝疫@個“遠行人”吧!
三、四兩句十分感人,也頗耐人尋味:詩人在思家之時想象出來的那幅情景,卻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至于“說”了些什么,則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象的廣闊天地。每一個人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給予補足。
本詩以直率質(zhì)樸的語言,道出了人們常有的一種生活體驗,感情真摯動人。全詩構(gòu)思精巧別致:詩中無一“思”字,只平平敘來,卻處處含著“思”情;寫自己思家,卻從對面著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