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賦》寫作特點
1.想像、比喻與夸張
阿房宮毀于戰(zhàn)火,其形制如何,早已無人能夠說清,《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見“有關資料”霍松林的《〈阿房宮賦〉鑒賞》引文)也不很詳。這給寫“阿房宮”造成了困難,但卻給作者留下了馳騁想像的空間�?梢哉f,杜牧在這篇賦中藝術地再造了阿房宮。無論是對樓閣廊檐的工筆細刻,還是對長橋復道的潑墨揮灑,都是出自想像。這些奇特的想像不但不給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帶動人沿著他開辟的路徑走下去,在頭腦中活現(xiàn)當年這座宮殿的盛況。這種效果的取得,和本文運用生動的比喻、大膽的夸張有直接關系。如“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一段出于想像,既是比喻,也是夸張,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2.描寫、鋪排與議論
從整體結構來看,本文前兩段以描寫為主,后兩段以議論為主。前面的描寫是為后面的議論作鋪墊的。但是,無論描寫還是議論,都大量采用了鋪排的手法,敘事言情,極盡其致,氣勢奪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寫中鋪排的例子,如“明星熒熒,開妝鏡也”一段;議論中鋪排的例子,如結尾一段的正反述說。這固然是賦體的傳統(tǒng)寫法,但值得稱道的是杜牧沒有像編類書一樣堆砌相同詞語,而是寫得不繁縟冗雜,恰到好處。
3.駢句散行,錯落有致
本文發(fā)揮了駢文的某些長處,如鋪排、對偶、押韻等,但也大量使用單句散行,增強表現(xiàn)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六個四字句后,接以“盤盤焉,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一個散行的長句。這樣,句子整散結合,長短不拘,節(jié)奏鮮明,更富于表現(xiàn)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