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介紹褒禪山:記山、記碑、此山原名“花山”。】
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華山洞下邊平坦空曠,有泉水從旁邊涌出,題字記游的人很多,這是人們所說的“前洞”�!�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雖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順山而上走五六里,有個洞穴幽暗深遠,走進洞穴十分寒冷,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游覽的人也不能走到盡頭,人們叫它“后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我和同游的四個人拿著火把走進去。進洞越深,前進越困難,然而見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有松氣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說:“如果不出去,火把將要燒完!”于是跟他們一起退出洞來�!�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大約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歡游覽的人來說,還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來到這里題字記游的已經(jīng)少了�!�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大概洞更深,那么到達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正當決定從洞中退出的時候,我的體力還足夠繼續(xù)前進,火把也還足夠繼續(xù)照明�!�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我們已經(jīng)出洞了,便有人責怪那要求退出來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隨從他們,以至不能盡那游覽的樂趣�!�
【具體寫游洞記游:略寫前洞;詳寫游后洞的經(jīng)過,表達了“不得極夫游之樂”的懊悔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