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姓起源】
1、出自姞姓,乃黃帝之后。
據(jù)《國語。晉語四》所載,"黃帝二十五宗,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是也。"
又據(jù)《潛夫論。志氏姓》所載,"姞氏封于燕┄┄姞氏之別有闞、嚴(yán)、蔡、光、魯、雍、斷、須密氏。"古時(shí)燕地大致在今河北北部。
2、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得后裔。
周滅商后,封文王第5子叔度于蔡,讓他與管叔、霍叔一起監(jiān)管殷得遺民,稱為"三監(jiān)"。武王死后,周成王年紀(jì)太小,周公旦(武王的弟弟,又稱周公)因此臨朝攝政。管叔、蔡叔、霍叔等都很嫉妒周公攝政,便聯(lián)合武庚反叛,周公討伐武庚,事后處死管叔,并將蔡叔放逐。后成王改封蔡叔度的兒子胡于蔡,稱蔡仲。
春秋時(shí),因受楚的逼迫,多次遷移。蔡平侯時(shí)遷新蔡(今屬河南),稱上蔡;昭侯遷州來(今安徽鳳臺),稱為下蔡。
蔡國傳23代,歷24君,立國600多年,公元前447年被楚國攻滅,子孫散居楚(今屬湖北)、秦(今屬陜西)、晉(今屬山西)、齊(今屬山東)等各國,以國為姓氏,稱蔡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