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用法:“孰”字,作疑問代詞為常見的現(xiàn)象,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問。
指代人時,可譯作“誰”,指代事物時,用“哪”或“哪個”對譯。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這樣的事可以忍受的話,哪樣事不可以忍受呢?
孰知道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誰知道賦稅的毒害有比這毒蛇更厲害的呢?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知識的,誰能沒有疑難問題?
第二種用法:“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詞,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詞語,而這個先行詞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圍的,這時,“孰”字就有從中“選擇其一”的意思,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哪一個”或“哪一件”。
哀公曰:“弟子孰為好學(xué)?”(《論語·雍也》)——哀公問:“學(xué)生們哪一個算是好學(xué)呢?”
吾與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諫》)——我跟徐公哪一個美?
“孰為好學(xué)”和“孰美”都含有二者或多者比較的意思,這種“比較”的意思,古人用另一種形式“孰與”兩詞連用,就不是表示抉擇,而在于表示比較,并成為固定格式。
“孰與”若用在名詞或代詞前,則表示在比較中詢問,一般對譯為“…比…怎么樣”或“…跟(與)…比誰(哪一個)…”
沛公曰:“孰與君少長?”(《項(xiàng)羽本紀(jì)》)——劉邦說:“(他)比起您來年紀(jì)誰小誰大?”
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對他的妻子說:“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誰漂亮?”
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藺相如堅決制止他們,說:“各位看廉將軍跟秦王比哪一個厲害些呢?”
“孰與”若用若用在動詞前,則表示在比較中反問,意在肯定后者,一般譯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
望時而待之,孰與應(yīng)時而使之?(《荀子·天論》)——觀望等待時機(jī),哪里比得上順應(yīng)并利用它呢?
小結(jié):“孰與”不能拆開理解,并且要譯出它的“比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