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中的第三人稱代詞
第三人稱代詞。現(xiàn)代用”他,她(們)”,先秦沒有專用的第三人稱代詞,解決方法有三:
第一,重復名詞。
(1)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墩撜Z》
(2)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史記》
第二,省略不說。
(3)郤子至,請伐齊,晉侯弗許,【 】請以其私屬,【 】又弗許。《左傳》
(4)【 】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 】會�!妒酚洝�
第三,借用指示代詞。〖之,其,彼,夫〗
(5)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吨茼�·天作》
(6)我老矣,彼不死,則我死矣�!豆攘簜�·僖33》
(7)吾何畏彼哉 【賓語】
(8)枉道而從彼,何也 《孟子》
(9)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 《孟子》
(10)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蛾P雎》
(11)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史記》【兼語】
(12)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定語】
第四,“他”在先秦時,用作旁指代詞。
(13)王顧左右而言他�!睹献印�
(14)子不我思,豈無他人 《詩經·褰裳》
(15)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詩經·巧言》
至魏晉以后,有用作第三人稱代詞的。
(16)長房曰:’還他馬,赦汝罪。’《后漢書·方術傳》
(17)適來飲他酒酺,寧無情乎 《搜神記》
(18)仙人在郎旁,玉女在郎側;酒無沙糖味,為他通顏色。《樂府·圣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