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 > 文言專題 > 文言文經(jīng)典名著 > 正文

三王世家原文、注釋與翻譯

作者:司馬遷 文章來源:會員上傳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劉軍 譯注

【說明與解析】

本世家在寫法上不同于其他諸篇世家:只載述關(guān)于孝武帝封立三個兒子劉閎、劉旦和劉胥的疏奏策文而不及三王行事。這是因為“燕齊之事,無足采者。然封立三王,天子恭讓,群臣守義,文辭爛然,甚可觀也”。

在世襲的封建社會,太子繼承帝位、其他皇子分封為王是法定的常規(guī)。但孝武要封子為列侯,在群臣多次力諫的情況下,才同意封子為王。他這種“卑讓自貶”的作法,在封建帝王中確屬罕見。

孝武帝之所以要封子為列侯,大概鑒于皇子為王“奉承天子”、“尊宗廟重社稷”者少,擾亂朝綱謀反危國者多的歷史教訓(xùn)。所以在封子為王時,又“各因子才力智能,及土地之剛?cè),人民之輕重,為作策以申戒之”;首邮芊鉃橥鹾蟮谋憩F(xiàn),恰恰與孝武帝的愿望相反:除齊王劉閎中年早夭,沒有違背策意外,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都私通叛黨,陰謀造反,結(jié)果被迫自殺,封國被廢除。孝武帝的雄才大略、高瞻遠矚由此可見一斑。

孝武帝共有六個兒子,為什么只有三王寫入“世家”?這是因為趙婕妤所生弗陵后為昭帝,自然不應(yīng)當列入世家。李夫人所生髆,受封于天漢四年,所以不見本“世家”。衛(wèi)皇后所生戾太子,前因其為太子,自然不應(yīng)當列入世家。后太子被廢,作者不補出,是出于避諱的原因。

“大司馬臣霍去病昌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承蒙陛下錯愛,使我霍去病能在軍中供職。本應(yīng)專心思考邊防事務(wù),即使戰(zhàn)死荒野也無法報答陛下,居然敢考慮他事來打擾陛下。我這樣做,實在是因為看到陛下為天下事憂勞,因哀憐百姓忘了自己,減少了食膳音樂,裁減了郎員。皇子們賴天保佑,長大成人,已能行趨拜之禮,但至今未封號位設(shè)師傅官,陛下謙恭禮讓,不憐憫骨肉之情,群臣私下都希望早日予以封號,但不敢越職進奏。我不勝犬馬之心,昌死建言,希望陛下命有司,趁盛夏吉日早定皇子之位。希望陛下鑒察。霍去病昌死再拜進奏皇帝陛下!比乱液ト眨烦蓟艄饧嫔袝钌献辔囱雽m;实巯略t道:“下交御史辦理!

元狩六年(前117)三月戊申朔日,乙亥,御史臣霍光兼尚書令、左右丞非,下批給御史的文書到達,說:“丞相臣莊青翟、御史大夫臣張湯、太常臣趙充、太行令臣李息、太子少傅并兼宗正職務(wù)臣任安昌死上奏:大司馬霍去病上疏說:‘承蒙陛下錯愛,使我霍去病能在軍中供職。本應(yīng)專心思考邊防事務(wù),即使戰(zhàn)死在荒野也無法報答陛下,居然敢考慮他事來打擾陛下。我這樣做,實在是因為看到陛下為天下事憂勞,因哀憐百姓竟忘了自己,減少了食膳音樂,裁減了郎員;首觽冑囂毂S樱L大成人,已能行趨拜之禮,但至今未封號位設(shè)師傅官。陛下謙恭禮讓,不憐憫骨肉之情,群臣私下都希望早日予以封號,但不敢越職進奏。我不勝犬馬之心,昌死建言,希望陛下命有司,趁盛夏吉日早定皇子之位。希望陛下鑒察。’皇帝下詔道:‘交下御史辦理。’臣謹與中二千石、二千石臣公孫賀等商議:古來分地立國,同時建立諸侯國以尊奉天子,這是尊崇宗廟,重視社稷的原因,F(xiàn)在臣霍去病上疏,不忘其職責,用以宣揚皇恩,稱道天子謙讓自貶,為天下事煩勞,思慮皇子未封號位。臣莊青翟、臣張湯等應(yīng)奉義遵職,卻愚昧癡呆而不及事。如今正是盛夏吉時,臣莊青翟、臣張湯等冒死請立皇子臣劉閎、臣劉旦、臣劉胥為諸侯王。冒死請求確定所封給他們的國名。”

皇帝下詔示道:“聽說周朝分封八百諸侯,所有姬姓并列,有子爵、男爵、附庸!抖Y記》說:‘支子不得奉祭宗廟!銈冋f并建諸侯國用來重社稷,我沒聽說過。再說上天并不是為君王而降生百姓。我德行淺薄,海內(nèi)上下未能協(xié)和,卻勉強使未習教義的皇子做諸侯王,那么大臣對他能起什么勸勉作用?應(yīng)重新討論,以列侯封賜他們!

三月丙子日又奏未央宮:“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張湯冒死進諫:臣謹與列侯臣嬰齊、中二千石二千石臣公孫賀、諫議大夫博士臣安等商議說:我們聽說周朝分封八百諸侯,姬姓并列,來奉侍天子?凳鍛{借其祖父和父親而顯貴。伯禽憑借周公受封,他們都是建國的諸侯,以傅相為輔佐。百官遵奉法令,各守其職。國家的統(tǒng)系便完備無缺了。我們私下認為并建諸侯之國之所以能重社稷的原因,是因為天下諸侯各按它的職責向天子朝貢奉祭。支子不得奉祭宗祖,這是禮制所規(guī)定的。封建諸侯,使他們守住藩國,帝王就能借此扶德施化。陛下奉承天意統(tǒng)轄天下,光大先圣的遺業(yè),尊賢禮士,圣功顯赫,扶持興起即將滅絕之國。使蕭何的后代繼續(xù)受封在酂邑,褒揚公孫弘等群臣。昭示六親的尊卑之序,表明上天施予之屬,使諸侯王封君能夠推私恩分給子弟戶邑,賜號尊建一百多個諸侯王。然而卻以皇子為列侯,這就尊卑相逾越,列位失序,不能將基業(yè)傳給子孫萬代。臣等請求立臣劉閎、臣劉旦、臣劉胥為諸侯王。”三月丙子日,進奏未央宮。

皇帝下詔批示道:“康叔有十個兄弟而獨被尊貴的原因,是褒揚有德之人。周公被特許在郊外祭祀天神,所以魯國有白色公畜、赤色牛的祭牲。其他公侯用毛色不純的祭牲,這是賢者和不肖者的差別!绺叩牡赖铝钊搜瞿,正大光明的行為令人向往’,我對他們很敬仰。以此來壓抑未成德的皇子,封他們?yōu)榱泻罹涂梢粤恕!?/p>

四月戊寅日,進奏未央宮:“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張湯冒死諫言:臣青翟等與諸位列侯、二千石級官吏、諫大夫、博士臣慶等商議:冒死奏請立皇子為諸侯王;实勖溃骸凳逵惺畟兄弟而獨被尊貴的原因,是褒揚有德之人。周公被特許在郊外祭祀天神,所以魯國有白色公畜、赤色牛的祭牲。其他公侯用毛色不純的祭牲,這是賢者和不肖者的差別。崇高的道德令人仰慕,正大光明的行為令人向往,我對他們很敬仰。以此來壓抑未成德的皇子,封他們?yōu)榱泻罹涂梢粤。’臣青翟、臣張湯、博士臣將行等聽說康叔兄弟有十人,武王繼位,周公輔佐成王,其他八人都因為祖父和父親的尊貴建為大國。康叔年幼,周公在三公之位,而伯禽在魯封國,那是因為封爵位時,還沒成年。后來康叔捍止祿父之難。伯禽消滅淮夷之亂。從前五帝各有不同的體制,周朝有五等爵位,春秋只有三等爵位,都是根據(jù)時代不同而安排尊卑之序。高皇帝撥亂反正,昭示至德,安定海內(nèi),分封諸侯,爵位分為二等。皇子有的尚在繦緥之中也立為諸侯王,以承繼天子,作為萬世的法則,不可改變;实酃腥柿x,親播圣德,文治武功互相配合。彰揚慈愛孝親的德行,廣拓進賢唯能的道路。對內(nèi)褒揚有德行之人,對外討伐強暴之賊。北臨翰海,西至月氏(zhī,支),匈奴、西域,舉國貢奉效法。車輿兵械的費用,不向百姓賦。盡朝中府庫所藏獎賞將士,開啟宮禁的倉庫賑濟貧民,戍卒減少一半。百蠻夷狄的君長,無不聞風向慕,承受漢朝的教化屈首稱贊。遠方異域,不辭輾轉(zhuǎn)翻譯前來朝拜,圣上恩澤遍及邊遠地方。所以四方珍禽異獸不斷送來,嘉禾米谷豐收,天道感應(yīng)甚為彰著。如今諸侯支子都封為諸侯王,而皇子卻賜封列侯,臣青翟、臣張湯等私下反復(fù)商議,都認為尊卑失序,使天下百姓失望,這是不可以的。臣請求立臣劉閎、臣劉旦、臣劉胥為諸侯王!八脑鹿镂慈眨M奏未央宮,奏章留在宮中沒有批示下達。

“丞相臣青翟、太仆臣公孫賀、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臣趙充、太子少傅臣任安行宗正事昌死進言:臣青翟等以前進奏大司馬臣霍去病上疏說,皇子未有封號王位,臣謹與御史大夫臣張湯、中二千石、二千石、諫議大夫、博士臣慶等昌死請立皇子臣劉閎為諸侯王。陛下謙讓自己的文治武功、責己甚懇切,談到皇子未習教義。群臣的建議,儒者都稱揚其說,有時卻拂逆其心。陛下堅決推辭,不予同意,只許封皇子為列侯。臣青翟等私下與列侯臣蕭壽成等二十七人商議,都認為尊卑失序。高皇帝創(chuàng)建天下,為漢太祖,封子孫為王,擴大支輔勢力。不改先帝的法則,用以顯彰先帝至尊。臣請求陛下令史官選擇吉日,開列禮儀奉上,令御史呈上地圖,其他都照以前舊例!被噬舷略t批示道:“可以!

四月丙申日,進奏未央宮:“太仆臣公孫賀代理御史大夫官職昌死進言:太常臣趙充說通過占卜得知四月二十八日乙時,可以立諸侯王。臣昌死進呈地圖,請給所立封國命名。關(guān)于儀式另行上奏。臣昌死請求!

皇上下詔批示道:“立皇子劉閎為齊王,劉旦為燕王,劉胥為廣陵王。”

四月丁酉日,進奏未央宮。元狩六年(前117)四月初一(戊寅),到癸卯日,御史大夫張湯下達丞相,丞相下達中二千石級官員,二千石級官員下達郡太守、諸侯相,丞書從事下達有關(guān)辦事人員。按照命令行事。

“元狩六年(前117)四月乙巳日,皇帝使御史大夫張湯告廟立皇子劉閎為齊王。圣旨道:嗚呼,兒子劉閎,接受這包青色社土!我繼承祖先之帝業(yè),根據(jù)先王之制,封你國家,封在東方,世代為漢藩籬輔臣。嗚呼,你要念此勿忘!要敬受我的詔令,要想到天命不是固定不變的。人能愛好善德,才能昭顯光明。若不圖德義,就會使輔臣懈怠。竭盡你的心力,真心實意地執(zhí)持中正之道,就能永保天祿。如有邪曲不善,就會傷害你的國家,傷害你自身。嗚呼,保護國家,養(yǎng)護人民,能不敬慎嗎!齊王你一定要戒慎。”

以上是齊王的策文。

“元狩六年(前117)四月乙巳日,皇帝使御大夫張湯告廟立皇子劉旦為燕王。圣旨道:嗚呼,兒子劉旦,接受這包黑色社土!我繼承祖先之帝業(yè),根據(jù)先王之制,封你國家,封在北方,世代為藩籬輔臣。嗚呼!葷(xūn,勛)粥(yù,育)氏有虐待老人的禽獸之心,到處侵略掠奪,加以奸殺邊民。嗚呼!我命大將率軍往征其罪,他們的萬夫頭領(lǐng),千夫頭領(lǐng),共有三十二帥都來歸降,偃旗息鼓而逃。葷粥遷于漠北,北方因此安定。竭盡你的心力,不要與人結(jié)怨,不要做敗德之事,不要廢棄武備。士民未經(jīng)教習,不得從軍出征。嗚呼!保護國家,養(yǎng)護人民,能不敬慎嗎!燕王你一定要戒慎!

以上是燕王的策文。

“元狩六年(前117)四月乙巳日,皇帝使御史大夫張湯告廟立皇子劉胥為廣陵王。圣旨道:嗚呼,兒子劉胥,接受這包紅色社土!我繼承祖先之帝業(yè),根據(jù)先王之制,封你國家,封在南方,世代為漢藩籬輔臣。古人有言:‘大江以南,五湖之間,這一帶的人輕浮。楊州是保衛(wèi)中原的邊疆,三代時為王畿外圍之地,但政教不能到達!瘑韬簦〗弑M你的心力,要小心戒慎,百姓才會柔順。不要童蒙無知,不要好軼樂弛騁游獵,不要接近小人,一切要按法則行事!渡袝飞险f:‘臣子不對百姓作威作福,就不會有后辱。’嗚呼,保護國家,養(yǎng)護人民,能不敬慎嗎!廣陵王你一定要戒慎!

以上是廣陵王的策文。

太史公說:古人有句話說:“愛他就希望他富有,親他就希望他尊貴!彼跃趿淹两▏,分封子弟,用來褒揚親屬,分序骨肉,尊崇祖先,顯貴同族,使同姓之人散布于天下。因此國勢必然強大,王室必然安定。從古到今,由來已久了。歷代沒有什么不同,所以不必論述。燕王齊王受封之事,不值得采寫。然而封立三王,天子謙恭禮讓,群臣堅守道義,文辭燦然照人,很值得觀賞,因此將此附在世家里。

褚少孫先生說:我很幸運能憑借文學成為侍郎,喜歡閱覽太史公的列傳。傳中稱道《三王世家》文辭可觀,但尋找三王世家始終沒有得到。私下在喜歡舊事的長者那里取得他們所保存的封策書,把其中的有關(guān)事跡編寫出來以便傳下去,使后世之人能知道賢主的旨意。

聽說孝武帝的時候,同一天拜封三子為王:封一個皇子在齊,一個皇子在廣陵,一個皇子在燕。各自按皇子才力智能,及土地的貧瘠和肥沃,人民的輕浮和莊重,為之作策文來告誡他們:“世代為漢的藩屬輔臣,保護國家,養(yǎng)護人民,能不敬慎嗎!諸王一定要戒慎。”一個賢明的國君的所做所為,本來就不是孤陋寡聞之人所能理解的,如果不是博聞強記,君子是不能透徹理解他的深意的。至于詔書的次序分段,語言的上下行文,策文的參差長短,都有深意,別人是不能理解的。謹論定編次這些本稿詔書,編列于下,使讀者能自己通解它的宗旨。

王夫人是趙國人,與衛(wèi)夫人同受武帝的寵幸,而生了劉閎。劉閎將立為王時,他的母親生病,武帝親自前去探問。問道:“兒子應(yīng)當封王,你想把他封在哪里?”王夫人說:“有陛下在,我又有什么可說的呢!蔽涞壅f:“雖然如此,就你的愿望來說,想封他到什么地方為王?”王夫人說:“希望封在雒陽!蔽涞壅f:“雒陽有武庫敖倉,是天下要沖之地,是漢朝的大都城。從先帝以來,沒有一個皇子封在雒陽為王的。除了雒陽,其他地方都可以!蓖醴蛉藳]有作聲。武帝說:“關(guān)東的國家,沒有比齊國更大的。齊國東邊靠海,而且城郭大,古時只臨菑(zī,資)城就有十萬戶,天下肥沃的土地沒有比齊國更多的了!蓖醴蛉艘允謸纛^,感謝道:“太好了。”王夫人病故武帝很哀痛,派使者去祭拜道:“皇帝謹派使者太中大夫明捧著璧玉一塊,賜封夫人為齊王太后。”皇子劉閎為齊王,年紀小,沒有兒子,立王以后,不幸早死,封國廢絕,變?yōu)榭。世人說齊地不宜封王。

所謂“受此土”的意思,即諸侯王開始受封時,一定受土于天子祭祀土神的地方,回到封國再建立自己的國社,每年祭祀它!洞呵锎髠鳌酚涊d:“天子之國有泰社,東方為青色,南方為赤色,西方為白色,北方為黑色,中央為黃色。”所以將分封于東方的取青土,分封于南方的的取赤土,分封于西方的取白土。分封于北方的取黑土,分封于中央京畿的取黃土。各取自己的色土,用白茅草包裹起來,封好以后以之為社。這就是最初受封于天子的情形。這叫做主土。對于主土,要建立社壇祭祀它。“朕承祖考”的意思,“祖”是祖先,“考”是先父!熬S稽古”的意思,“維”是忖度,是考慮,“稽”是應(yīng)當,即應(yīng)當順從古人之道的意思。

齊地的人多變奸詐,不通禮義,所以天子告誡齊王說:“敬受朕的詔令,要想到天命是固定不變的。人能愛好善德,才能昭顯光明。若不圖道義,則使輔臣懈怠。竭盡你的心力,真心實意地執(zhí)持中正之道,就能永保天祿。如有邪曲不善,就會傷害你的國家,傷害你自身!饼R王到了封國,左右大臣能以禮義維系護持,不幸齊王中年夭折。然而他一生無過失,遵照了給他的策文之意。

古書上說“靛(diàn店)青從藍草中提取,而顏色比藍草更青”,指的是教化使之如此。富有遠見的賢主,有獨到的真知灼見:警誡齊王對內(nèi)要謹慎;警誡燕王不要與人結(jié)怨,不要做敗德之事;警誡廣陵王對外要謹慎,不要作威作福。

廣陵在吳越之地,這個地方的人精明而輕浮,所以天子告誡廣陵王說:“江湖之間,這一帶的人輕浮。楊州是保衛(wèi)中原的邊疆,三代之時迫使他們隨從中原風俗服飾,但政教不大達到,只能用心意來駕御罷了。不要童蒙無知,不要貪圖安逸,不要接近小人,一切要按照法則行事。不要好逸樂馳騁游獵過度安樂,而接近小人。經(jīng)常想到法度,就不會有羞辱之事了!比⑽搴粠в恤~鹽的收益,銅山的財富,是天下人所羨慕的。所以天子告誡說“臣不作福”,其用意是說不要濫用財貨錢幣,賞賜過分,以此來樹立聲謄,使四方之人前來歸附。又說“臣不作威”的用意,是不讓他利用當?shù)厝说妮p浮而背棄禮義。

適逢孝武帝去世,孝昭帝繼位,對前朝廣陵王劉胥,多多賜賞金錢財物,價值三千多萬,增加封地百里,食邑萬戶。

又適逢昭帝去世,宣帝初即位,因骨肉恩情,施行道義,在本始元年(前73)中,割裂漢地,全用來分封廣陵王劉胥的四個兒子:一個封為朝陽侯;一個封為平曲侯;一個封為南利侯;最受寵愛的小兒子劉弘,立為高密王。

此后劉胥果然作威作福,派使者勾結(jié)楚王。楚王揚言說:“我的祖先元王,是高祖的小弟弟,封有三十二城,F(xiàn)在封地城邑越來越少,我要與廣陵王共同起兵。擁立廣陵王為皇上,我要恢復(fù)當年元王封給我楚王的三十二城,象元王時一樣!边@件事被發(fā)覺,公卿官史請求執(zhí)行誅罰。天子因骨肉之故,不忍心對劉胥執(zhí)法,下詔書不處治廣陵王,只誅殺了惡首楚王。古書上說:“蓬草生長在麻中,不必扶持自然挺直;白沙處在污泥中,與污泥同黑”,指的是水土教化使它如此的。此后劉胥又祈神降殃禍謀劃反叛,結(jié)果事發(fā)自發(fā),封國被廢除。

燕國的土地貧瘠,北近匈奴,這一帶的人勇敢但缺少謀略,所以天子告誡燕王說“葷粥氏沒有孝行而有禽獸之心,以盜竊侵犯邊民為事。朕命將軍往征其罪,統(tǒng)帥萬人的將官,統(tǒng)帥千人的將官,三十二個君長都來歸降,偃旗息鼓而逃。葷粥氏遠涉他處,北方因此安定!薄跋と粜,無作怨”的用意,是不讓他隨從當?shù)亓曀锥a(chǎn)生怨恨!盁o俷德”的用意,是不讓燕王背棄恩德。“無廢備”的用意,是不要削減軍備,而要經(jīng)常防備匈奴!胺墙淌坎坏脧恼鳌钡挠靡,是說凡不習禮義之士,不得召之身邊使用。

正逢武帝年老,而太子不幸早亡,還沒有再立太子,劉旦派使者前來上書,請求到長安來擔任皇上的宿衛(wèi)。武帝看到他的信,扔到地上,發(fā)怒說:“生子應(yīng)當把他放到齊魯禮義之地,竟將他放在燕趙之地,果然有爭奪之心,不謙讓的端倪表現(xiàn)出來了。”于是派人在宮闕之下斬了劉旦的使者。

適逢武帝駕崩,昭帝新登位,劉旦果然生怨而責恨議事大臣。劉旦自以為當立長子,與齊王之子劉澤等人圖謀叛亂,揚言說:“我哪里能讓弟弟在!如今登位的是大將軍的兒子!毕胍l(fā)兵。事情被發(fā)覺,應(yīng)該處死。昭帝本于骨肉恩情予以寬容,就把這件案子壓下來不讓張揚。公卿派大臣請求處理,朝廷派遣宗正與太中大夫公戶滿意、兩個御史,一齊到燕國去,諷勸曉諭燕王。到了燕國,各在不同的時間,輪流去會見并責問燕王。宗正是執(zhí)掌劉氏皇族戶籍的,首先會見燕王,給他列舉昭帝確實是武帝兒子的事實。之后,侍御史再去見燕王,用國法責備他,問道:“燕王你欲要起兵造反,罪狀甚明,應(yīng)當辦罪。漢朝有大法,諸王只要犯下一點兒小罪過,就得依法判處,怎能寬恕大王你!庇梅蓷l文使他恐懼震動。燕王情緒逐漸低落,心里恐懼。公戶滿意熟悉儒經(jīng)義理,最后會見燕王,引述古今道義,國家大禮,言辭華美,喻理莊正。對燕王說:“古來天子,在朝內(nèi)必有異姓大夫,這是用來匡正王族子弟的;在朝外有同姓大夫,用來匡正姓諸侯。周公輔佐成王,誅殺了他兩個弟弟,所以天下太平。武帝在時,還能寬容大王。現(xiàn)今昭帝剛繼位,年幼,春秋正富,尚未親自執(zhí)政,一切大權(quán)委任大臣。古來誅殺懲罰不褊袒內(nèi)親外戚,所以天下太平。現(xiàn)在大臣輔佐政事,奉行法律率直辦事,不敢有所褊袒,恐怕不能寬恕你燕王。大王可要自己謹慎,不要使自己身死國滅,被天下人恥笑!边@時燕王劉旦才恐懼認罪,叩頭認錯。大臣們想使他們骨肉和好,不忍用法律制裁他。

后來劉旦又與左將軍上官桀等謀反,揚言說“我是次太子,太子不在了,我應(yīng)當繼位,大臣們壓抑我”等等。大將軍霍光輔政,與公卿大臣們商議道:“燕王劉旦不改過歸正,仍舊為惡不改!庇谑前捶ㄖ睌,將行誅殺懲罰。劉旦自殺,封國被廢,正如給他的策文所指出的。有關(guān)官員請求處死劉旦的妻子和兒女。昭帝因為他們是骨肉之親,不忍執(zhí)法,寬赦了劉旦的妻子兒女,削為平民。古籍說“蘭根和白芷,把它浸泡在臭水里,君子人就不再接近它,平民也不再佩帶它”,這是浸泡使它如此的。

宣帝新登位,廣推恩澤,弘揚德化,在本始元年(前73年)中又都賜封燕王劉旦的兩個兒子:一個兒子封為安定侯;把燕王原來的太子劉建封為廣陽王,讓他承奉燕王的祭祀。

“大司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①:陛下過聽②,使臣去病待罪行間③。宜專邊塞之思慮④,暴骸中野無以報⑤,乃敢惟他議以干用事者⑥,誠見陛下憂勞天下,哀憐百姓以自忘,虧膳貶樂⑦,損郎員⑧;首淤囂欤軇僖纶叞茛,至今無號位師傅官⑩。陛下恭讓不恤,群臣私望,不敢越職而言。臣竊不勝犬馬心(11),昧死愿陛下詔有司(12),因盛夏吉時定皇子位。唯陛下幸察(13)。臣去病昧死再拜以聞皇帝陛下。”三月乙亥,御史臣光守尚書令奏未央宮(14)。制曰(15):“下御史(16)!

①昧死:冒死,不避死罪。再拜:一拜之后,接著再拜一次,表示恭敬。疏:向皇帝陳述意見的奏章。②過聽:誤聽。意思是因誤聽而錯用無才之人。謙辭,相當于“承蒙錯愛”。③待罪:供職的謙辭。行間:行伍之間,即軍中。④邊塞之思慮:即思慮邊塞,思慮邊防事務(wù)。⑤中野:荒野之中。⑥惟:思,考慮。干:打擾,干預(yù)。⑦貶:減少。⑧損:減少。⑨勝衣:謂兒童稍長,能穿戴成人的衣冠。⑩號:封號。位:爵位。師傅官:教導(dǎo)輔佐皇子的官員。(11)犬馬心:為主人效犬馬之勞的心思。謙辭。(12)有司:指有關(guān)官吏。古代設(shè)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13)幸:對方這樣做使自己感到幸運。敬辭。(14)守:官吏試用或兼理稱“守”。(15)制:皇帝命令。(16)下:下交。

六年三月戊申朔①,乙亥,御史臣光守尚書令、丞非②,下御史書到,言:“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湯、太常臣充、大行令臣息、太子少傅臣安行宗正事昧死上言③:大司馬去病上疏曰:‘陛下過聽,使臣去病待罪行間。宜專邊塞之思慮,暴骸中野無以報,乃敢惟他議以干用事者,誠見陛下憂勞天下,哀憐百姓以自忘,虧膳貶樂,損郎員。皇子賴天,能勝衣趨拜,至今無號位師傅官。陛下恭讓不恤,群臣私望,不敢越職而言。臣竊不勝犬馬心,昧死愿陛下詔有司,因盛夏吉時定皇子位。唯愿陛下幸察 !圃弧掠贰。臣謹與中二千石、二千石臣賀等議④:古者裂地立國,并建諸侯以承天子⑤,所以尊宗廟重社稷也⑥。今臣去病上疏,不忘其職,因以宣恩⑦,乃道天子卑讓自貶以勞天下⑧,慮皇子未有號位。臣青翟、臣湯等宜奉義遵職,愚憧而不逮事⑨。方今盛夏吉時,臣青翟、臣湯等昧死請立皇子臣閎、臣旦、臣胥為諸侯王。昧死請所立國名!

①六年:指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②丞:指尚書左右丞。③行:兼代官職。中(zhòng,眾)二千石、二千石:均指官職品級。⑤承:尊奉。⑥宗廟:天子、諸侯祭祀祖先的處所。封建帝王以天下為一家所有,世代相傳,故以宗廟為朝廷或國家的代稱。⑦宣恩:宣揚皇恩。⑧卑讓:卑恭謙讓。勞天下:為天下事煩勞。⑨憧:癡呆,愚蠢。

制曰:“蓋聞周封八百,姬姓并列①,或子、男、附庸②!抖Y》‘支子不祭’③。云并建諸侯所以重社稷,朕無聞焉。且天非為君生民也。朕之不德,海內(nèi)未洽,乃以未教成者強君連城④,即股肱何勸⑤?其更議以列侯家之⑥!

①姬侯:周朝王族姓姬。②或:有。子、男:封爵名。附庸:附屬于諸侯的小國。③《禮》:《禮記》,儒家經(jīng)典之一。支子:古代宗法制度下稱嫡長子及繼承先祖嫡系之子為“宗子”,嫡妻之次子以下及妾子為“支子”。④強:勉強。君:統(tǒng)治。連城:城邑相連,此指諸侯國。⑤股肱:大腿和胳膊,喻輔佐君主的大臣。勸:勉勵。⑥列侯:一般的侯爵,食祿而不建國。家:以……為家。諸侯王封邑稱國,列侯食邑稱家。

三月丙子,奏未央宮!柏┫喑记嗟、御史大夫臣湯昧死言:臣謹與列侯臣嬰齊、中二千石二千石臣賀、諫大夫博士臣安等議曰:伏聞周封八百①,姬姓并列,奉承天子?凳逡宰婵硷@②,而伯禽以周公立③,咸為建國諸侯,以相傅為輔④。百官奉憲⑤,各遵其職,而國統(tǒng)備矣。竊以為并建諸侯所以重社稷者,四海諸侯各以其職奉貢祭。支子不得奉祭宗祖,禮也。封建使守藩國⑥,帝王所以扶德施化。陛下奉承天統(tǒng),明開圣緒⑦,尊賢顯功,興滅繼絕。續(xù)蕭文終之后于酂⑧,褒厲群臣平津侯等⑨。昭六親之序⑩,明天施之屬,使諸侯王封君得推私恩分子弟戶邑(11),錫號尊建百有余國(12)。而家皇子為列侯,則尊卑相踰,列位失序,不可以垂統(tǒng)于萬世(13)。臣請立臣閎、臣旦、臣胥為諸侯王!比卤,奏未央宮。

①伏聞:聽說。伏,謙敬詞。②康叔:周文王少子,原封于康,故稱康叔?迹核廊サ母赣H。③伯禽:周公長子,封為魯公。周公:周文王第四子,因封邑在周,故稱周公。④相傅:即傅相。輔導(dǎo)國君和諸侯之官。⑤奉憲:遵奉法令。⑥藩國:亦作“蕃國”,古代稱分封及臣服的各國為藩國。⑦明開圣緒:光大先圣的遺業(yè)。⑧蕭文終:即蕭何。死后謚為文終侯。⑨厲:同“勵”。平津侯:指公孫弘。⑩六親:六種親屬,包括血親和姻親兩類,古說不一,其一指父、母、兄、弟、妻、子。(11)封君:領(lǐng)受封邑的貴族。(12)錫:通“賜”。(13)垂統(tǒng):把基業(yè)傳給后代子孫。

制曰:“康叔親屬有十而獨尊者①,褒有德也。周公祭天命郊②,故魯有白牡、骍則之牲③。群公不毛④,賢不肖差也!呱窖鲋,景行向之’⑤,朕甚慕焉。所以抑未成,家以列侯可!

①親屬:此指兄弟。②周公祭天命郊:周成王為褒揚周公的功德,特許周公在外祭祀天神。③白牡:白色公畜。骍剛:古代祭祀用的赤色牛。④不毛:指毛色不純的祭牲。⑤高山仰之,景行向之:語本《詩·小雅·車轄》。高山,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喻行為正大光明。后因以“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

四月戊寅,奏未央宮。“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湯昧死言:臣青翟等與列侯、吏二千石、諫大夫、博士臣慶等議:昧死奏請立皇子為諸侯王。制曰:‘康叔親屬有十而獨尊者,褒有德也。周公祭天命郊,故魯有白牡、骍剛之牲。群公不毛,賢不肖差也!案呱窖鲋,景行向之”,朕甚慕焉。所以抑未成,家以列侯可!记嗟浴⒊紲、博士臣將行等伏聞康叔親屬有十,武王繼體①,周公輔成王②,其八人皆以祖考之尊建為大國?凳逯暧祝芄谌,而伯禽據(jù)國于魯,蓋爵命之時,未至成人?凳搴蠛吹摳钢y③,伯禽殄淮夷之亂④。昔五帝異制⑤,周爵五等⑥,春秋三等⑦,皆因時而序尊卑。高皇帝撥亂世反諸正⑧,昭至德⑨,定海內(nèi),封建諸侯,爵位二等⑩;首踊蛟隈唏俣橹T侯王(11),奉承天子,為萬世法則,不可易。陛下躬親仁義,體行圣德(12),表里文武(13)。顯慈孝之行,廣賢能之路。內(nèi)褒有德,外討強暴。極臨北海(14),西(湊)〔溱〕月氏(15),匈奴、西域,舉國奉師(16)。輿械之費(17),不賦于民。虛御府之藏以賞元戎(18),開禁倉以振貧窮(19),減戍卒之半。百蠻之君(20),靡不鄉(xiāng)風(21),承流稱意(22)。遠方殊俗,重譯而朝(23),澤及方外(24)。故珍獸至,嘉谷興(25),天應(yīng)甚彰(26)。今諸侯支子封至諸侯王,而家皇子為列侯,臣青翟、臣湯等竊伏孰計之,皆以為尊卑失序,使天子失望,不可。臣請立臣閎、臣旦、臣胥為諸侯王!彼脑鹿镂矗辔囱雽m,留中不下(27)。

①繼體:繼位。②成王:周成王。③捍(hàn,悍):抵御。祿父之難:祿父(商紂之子武庚,字祿父)在武王滅商后,受封為殷君,仍都朝歌,周派管叔、蔡叔監(jiān)視他。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攝政,管叔、蔡叔不服,武庚乘機勾結(jié)管、蔡叛周。事見卷三《殷本紀》、卷四《周本紀》、卷 三十三《魯周公世家》。④殄:消滅。淮夷之亂:淮夷、徐戎兩地反叛,伯禽興師伐之于肸(xī,西)。⑤五帝:傳說中的上古帝王。有三說。一、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二、伏羲、炎帝、黃帝、少皞、顓頊;三、少皞、顓頊、高辛、唐堯、虞舜。異制:體制各不相同。⑥五等:公、侯、伯、子、男。⑦三等:公、侯、伯。⑧撥:治理。⑨昭:彰明,顯示。⑩二等:指王和列侯。(11)襁褓:裹嬰兒的小布被,引申為嬰兒時期。(12)體行:身體力行。(13)表里:內(nèi)外互相配合。(14)極:邊境,邊遠的盡頭。(15)溱(zhēn,真):通“臻”,至,到。(16)奉師:貢奉效法。(17)輿械:指車輛和武器等軍用裝備。(18)御府:皇帝的府庫。元戎:大的兵車,此指將士。(19)禁倉:宮禁的倉庫。振:通“賑”。(20)百蠻:指華夏族以外的各部族。(21)鄉(xiāng):同“向”,面向。(22)承流:承受漢朝的教化。(23)重譯:輾轉(zhuǎn)翻譯。遠方言語不通,故必須輾轉(zhuǎn)翻譯才能通其意。(24)方外:中原以外的地區(qū),邊遠的地方。(25)嘉:美好。(26)天應(yīng):天道感應(yīng)。(27)留中不下:留在宮中沒有批示下達。

“承相臣青翟、太仆臣賀、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臣充、太子少傅臣安行宗正事昧死言:臣青翟等奏大司馬臣去病上疏言,皇子未有號位,臣謹與御史大夫臣湯、中二千石、二千石、諫大夫、博士臣慶等昧死請立皇子臣閎等為諸侯王。陛下讓文武①,躬自切②,及皇子未教。群臣之議,儒者稱其術(shù)③,或悖其心。陛下固辭弗許,家皇子為列侯。臣青翟等竊與列侯臣壽成等二十七人議,皆曰以為尊卑失序。高皇帝建天下,為漢太祖,王子孫,廣支輔④。先帝法則弗改,所以宣至尊也。臣請令史官擇吉日,具禮儀上⑤,御史奏輿地圖⑥,他皆如前故事⑦!敝圃唬骸翱!

①讓:謙讓,辭讓。②切:懇切,深切。③術(shù):學說,理論。④廣:擴大,增加。⑤具:開列。⑥輿地圖:即地圖。⑦故事:舊例,先例,即先前舊有的典章制度。

四月丙申。奏未央宮。“太仆臣賀行御史大夫事昧死言:太常臣充言卜入四月二十八日乙巳①,可立諸侯王。臣昧死奏輿地圖,請所立國名。禮儀別奏。臣昧死請。”

制曰:“立皇子閎為齊王,旦為燕王,胥為廣陵王!

四月丁酉,奏未央宮。六年四月戊寅朔②,癸卯御史大夫湯下丞相③,丞相下中二千石,二千石下郡太守、諸侯相,丞書從事下當用者④。如律令⑤。

①卜入:通過占卜求得。②六年:指元狩六年(前117)。③下:下達。④丞書從事:指郡國主辦文書的助理官員。當用者:有關(guān)辦事人員。⑤如律令:按照命令行事。

“維六年四月乙巳①,皇帝使御史大夫湯廟立子閎為齊王。曰:於戲②,小子閎,受茲青社③!朕承祖考,維稽古建爾國家④,封于東土,世為漢藩輔。於戲念哉!恭朕之詔,惟命不于常⑤。人之好德,克明顯光⑥,義之不圖⑦,俾君子、唷O栃,允執(zhí)其中⑨,天祿永終⑩。厥有不臧(11),乃兇于而國,害爾躬。於戲,保國艾民(12),可不敬與!王其戒之(13)!

右齊王策(14)。

①維:發(fā)語詞。②於戲:同“嗚呼”。③青社:古代諸侯受封時,由皇帝授予代表其封國方位的某一色土,作為分得土地的象征。齊國在東方,東方配青色,所以授予青土立社。④稽:考證,根據(jù)。⑤常:固定不變。⑥克:能。⑦義之不圖:不圖德義。⑧君子:有德者。⑨允執(zhí)其中:真心實意地執(zhí)持中正之道。允,誠實,真實。⑩天祿:天賜的福祿。永終:長久,永久。(11)厥:句首助詞。:通“愆”。過失,罪過。臧:善。(12)艾:養(yǎng)護。(13)其:一定,必須。(14)右:舊時書寫格式,豎行從右至左排列,所以稱上文為右。策:策書。漢朝皇帝封土授爵、任免三公的文書。

“維六年四月乙巳,皇帝使御史大夫湯廟立子旦為燕王。旦:於戲,小子旦,受茲玄社①!朕承祖考,維稽古,建爾國家,封于北土,世為漢藩輔。於戲!葷粥氏老獸心,侵犯寇盜,加以奸巧邊萌②。於戲!朕命將率徂征厥罪③,萬夫長,千夫長④,三十有二君皆來⑤,降期奔師⑥。葷粥徙域⑦,北州以綏⑧。悉爾心,毋作怨,毋俷德⑨。毋乃廢備。非教士不得從征。於戲,保國艾民,可不敬與!王其戒之!

右燕王策。

①玄社:燕國在北方,北方配玄色,所以授予玄土立社。②巧:虛浮不實,偽詐。萌:通“氓”,百姓。③徂:往。④萬夫長,千夫長:分指統(tǒng)率萬人與千人的將領(lǐng)。⑤三十有二君:指當時來投降的三十二帥。⑥期:通“旗”。⑦徙域:指匈奴徙于漠北。⑧綏:安定。⑨俷(fèi),費):廢毀,敗壞。

“維六年四月乙巳,皇帝使御史大夫湯廟立子胥為廣陵王。曰:於戲,小子胥,受茲赤社①!朕承祖考,維稽古建爾國家,封于南土,世為漢藩輔。古人有言曰:‘在江之南,五湖之間②,其人輕心。楊州保疆,三代要服③,不及以政!稇!悉爾心,戰(zhàn)戰(zhàn)兢兢,乃惠乃順④,毋侗好軼⑤,毋邇宵人⑥,維法維則!稌吩脾撸骸 臣不作威,不作福,靡有后羞!稇,保國艾民,可不敬與!王其戒之!

右廣陵王策。

①赤社:廣陵國在南方,南方配赤色,所以授予赤土立社。②五湖:《索隱》按:“五湖者,具區(qū)、洮滆、彭蠡、青草、洞庭是也;蛟惶灏倮,故曰五湖也!雹廴褐赶摹⑸、周三代。要服:古五服之一!稌び碡暋罚骸拔灏倮镆!笨讉鳎骸敖椃庵灏倮,要束以文教!蔽宸糯蹒芡鈬牡胤,以五百里為率,視距離的遠近分為五等,其名稱為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④惠:柔順。⑤侗:童蒙無知。⑥宵:通“小”。⑦《書》:即《尚書》,其書有“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句。

太史公曰:古人有言曰“愛之欲其富,親之欲其貴”。故王者疆土建國①,封立子弟,所以褒親親,序骨肉,尊先祖,貴支體②,廣同姓于天下也。是以形勢強而王室安。自古至今,所由來久矣。非有異也,故弗論箸也③。燕齊之事,無足采者。然封立三王,天子恭讓,群臣守義,文辭爛然,甚可觀也,是以附之世家。

①疆土:分劃土地。疆,界限。②支體:比喻同族。支,同“肢”。③箸:同“著”。

褚先生曰:臣幸得以文學為侍郎,好覽觀太史公之列傳。傳中稱《三王世家》文辭可觀,求其世家終不能得。竊從長老好故事者取其封策書,編列其事而傳之,令后世得觀賢主之指意①。

①指意:即旨意,意圖。指,通“旨”。

蓋聞孝武帝之時,同日而俱拜三子為王:封一子于齊,一子于廣陵,一子于燕。各因子才力智能,及土地之剛?cè)幄,人民之輕重②,為作策以申戒之③。謂王:“世為漢藩輔,保國治民,可不敬與!王其戒之。”夫賢主所作,固非淺聞?wù)咚苤,非博聞強記君子者所不能究竟其意④。至其次序分絕⑤,文字之上下,簡之參差長短⑥,皆有意,人莫之能知。謹論次其真草詔書⑦,編于左方,令覽者自通其意而解說之。

①剛?cè)幔褐肛汃ず头饰帧"谳p重:輕浮和莊重。③申:告誡。④究竟:終極,窮盡。⑤分絕:劃分隔斷,即分段。⑥簡:書簡。此指策文。⑦草:本稿。草,初稿。

王夫人者,趙人也,與衛(wèi)夫人并幸武帝,而生子閎。閎且立為王時①,其母病,武帝自臨問之。曰:“子當為王,欲安所置之?”王夫人曰:“陛下在,妾又何等可言者!钡墼唬骸半m然,意所欲,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置之雒陽!蔽涞墼唬骸蚌藐栍形鋷彀絺}②,天下沖厄③,漢國之大都也。先帝以來,無子王于雒陽者。去雒陽,余盡可。”王夫人不應(yīng)。武帝曰:“關(guān)東之國無大于齊者。齊東負海而城郭大,古時獨臨菑中十萬戶,天下膏腴地莫盛于齊者矣!蓖醴蛉艘允謸纛^,謝曰:“幸甚。”王夫人死而帝痛之,使使者拜之曰:“皇帝謹使使太中大夫明奉璧一④,賜夫人為齊王太后!弊娱b王劉,年少,無有子,立,不幸早死,國絕,為郡。天下稱齊不宜王云。

①且:將。②敖倉:秦代在敖山上所置谷倉。故址在今河南鄭州西北邙山上。中原漕糧集中于此,再西運關(guān)中,北輸邊塞,是當時最重要的糧倉。漢魏均因仍之。③厄:阻塞,險要的(地勢)。④奉:兩 手捧著。

所謂“受此土”者,諸候王始封者必受土于天子之社,歸立之以為國社,以歲時祠之①!洞呵锎髠鳌吩唬骸疤熳又畤刑┥纰。東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方黃!惫蕦⒎庥跂|方者取青土,封于南方者取赤土,封于西方者取白土,封于北方者取黑土,封于上方者取黃土。各取其色物,裹以白茅,封以為社。此始受封于天子者也。此之為主土。主土者,立社而奉之也!半蕹凶婵肌,祖者先也,考者父也。“維稽古”,維者度也,念也,稽者當也,當順古之道也。

①祠:祭祀。②泰社:由帝王為百官和兆民所立祭祀土神的地方。也作“大社”、“太社”。

齊地多變詐,不習于禮義,故戒之曰“恭朕之詔,唯命不可為常。人之好德,能明顯光。不圖于義,使君子怠慢。悉若心①,信執(zhí)其中②,天祿長終。有過不善,乃兇于而國,而害于若身!饼R王之國③,左右維持以禮義,不幸中年早夭。然全身無過,如其策意。

①若:你。②信:的確,確實。③之:往……,到……。

傳曰:“青采出于藍,而質(zhì)青于藍”者①,教使然也。遠哉賢主,昭然獨見:誡齊王以慎內(nèi);誡燕王以無作怨,無俷德;誡廣陵王以慎外,無作威與福。

①傳:指有關(guān)文字記載。青:靛(diàn,店)青,一種染料。藍:草名,指蓼藍,葉子可制染料。按,《荀子·勸學》有“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句。

夫廣陵在吳越之地①,其民精而輕,故誡之曰“江湖之間,其人輕心。楊州葆疆②,三代之時,迫要使從中國俗服③,不大及以政教,以意御之而已。無侗好佚,無邇宵人,維法是則。無長好佚樂馳騁弋獵淫康④,而近小人。常念法度,則無羞辱矣!比、五湖有魚鹽之利,銅山之富,天下所仰。故誡之曰“臣不作福”者,勿使行財幣,厚賞賜,以立聲譽,為四方所歸也。又曰“臣不作威”者,勿使因輕以倍義也⑥。

①吳越:指春秋時的吳國與越國。②葆:通“!。③要:要挾,迫使。④長:疑為衍文。一本無該字。淫:過度?担喊矘贰"萑褐竻卿两、錢塘江、浦陽江。一說泛指許多江河。⑥倍:背向,背著。這里是“違背”的意思。

會孝武帝崩,孝昭帝初立,先朝廣陵王胥,厚賞賜金錢財幣,直三千余萬①,益地百里,邑萬戶。

會昭帝崩,宣帝初立,緣恩行義②,以本始元年中③,裂漢地,盡以封廣陵王胥四子:一子為朝陽候;一子為平曲候;一子為南利候;最愛少子弘,立以為高密王。

①直:同“值”。②緣:因。③本始元年:前73年。本始,漢宣帝第一個年號(前73—前70)。

其后胥果作威福,通楚王使者①。楚王宣言曰:“我先元王②,高帝少弟也。封三十二城。今地邑益少,我欲與廣陵王共發(fā)兵云。[立]廣陵王為上,我復(fù)王楚三十二城,如元王時。”事發(fā)覺,公卿有司請行罰誅。天子以骨肉之故,不忍致法于胥,下詔書無治廣陵王,獨誅首惡楚王。傳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與之皆黑”者,土地教化使之然也③。其后胥復(fù)祝詛謀反④,自殺,國除。

①楚王:劉延壽。②元王:楚元王劉交。③教化:環(huán)境影響。④祝詛:祈神降殃禍于人。

燕土埆①,北迫匈奴,其人民勇而少慮②,故誡之曰“葷粥氏無有孝行而禽獸心,以竊盜侵犯邊民。朕詔將軍往征其罪,萬夫長,千夫長,三十有二君皆來,降旗奔師。葷粥徙域遠處,北州以安矣。”“悉若心,無作怨”者,勿使從俗以怨望也!盁o俷德”者,勿使(上)[王]背德也!盁o廢備”者,無乏武備,常備匈奴也!薄胺墙淌坎坏脧恼鳌闭,言非習禮義不得在于側(cè)也。

①埆(qi。铮瘢酲,敲卻)土地瘠薄。②慮:謀略,謀劃。

會武帝年老長,而太子不幸薨,未有所立,而旦使來上書,請身入宿衛(wèi)于長安①。孝武見其書,擊地,怒曰:“生子當置之齊魯禮義之鄉(xiāng),乃置之燕趙,果有爭心,不讓之端見矣②!庇谑鞘故辜磾仄涫拐哂陉I下③。

①宿衛(wèi):在宮禁中值宿警衛(wèi)。②端:苗頭。③闕下:宮闕之下。闕,皇宮前兩邊的樓臺式建筑物,以中間有道路,故稱“闕”。

會武帝崩,昭帝初立,旦果作怨而望大臣①。自以長子當立,與齊王子劉澤等謀為叛逆②,出言曰:“我安得弟在者!今立者乃大將軍子也!庇l(fā)兵。事發(fā)覺,當誅。昭帝緣恩寬忍,抑案不揚。公卿使大臣請③,遣宗正與太中大夫公戶滿意、御史二人,偕往使燕,風喻之④。到燕,各異日,更見責王。宗正者,主宗室諸劉屬籍⑤,先見王,為列陳道昭實武帝子狀。待御史乃復(fù)見王,責之以正法,問:“王欲發(fā)兵罪名明白,當坐之⑥。漢家有正法,王犯纖介小罪過⑦,即行法直斷耳,安能寬王。”驚動以文法。王意益下,心恐。公戶滿意習于經(jīng)術(shù)⑧,最后見王,稱引古今通義⑨,國家大禮,文章爾雅⑩。謂王曰:“古者天子必內(nèi)有異姓大夫,所以正骨肉也;外有同姓大夫,所以正異族也。周公輔成王,誅其兩弟,故治。武帝在時,尚能寬王。今昭帝始立,年幼,富于春秋,未臨政(11),委任大臣。古者誅罰不阿親戚(12),故天下治。方今大臣輔政,奉法直行,無敢所阿,恐不能寬王。王可自謹,無自令身死國滅,為天下笑。”于是燕王旦乃恐懼服罪,叩頭謝過。大臣欲和合骨肉,難傷之以法。

①望:埋怨,責恨。②齊王:此指以前的齊懿王劉壽。③公卿:三公九卿的省稱。泛指朝廷大臣。④風喻:諷勸曉諭。風, 通“諷”。⑤屬籍:家族的名冊。⑥坐:因犯……罪(或錯誤)。⑦纖介:細微。⑧經(jīng)術(shù):猶經(jīng)學,即研究經(jīng)書,為其訓(xùn)詁,或發(fā)揮經(jīng)中義理的學問。⑨通義:謂適用于一般的道理與法則。⑩文章:此指言辭。爾:華麗。雅:正,合乎規(guī)范。(11)臨政:親自掌政。(12)阿:偏袒。

其后旦復(fù)與左將軍上官桀等謀反,宣言曰:“我次太子,太子不在,我當立,大臣共抑我”云云。大將軍光輔政,與公卿大臣議曰:“燕王旦不改過悔正,行惡不變!庇谑切薹ㄖ睌啵辛P誅。旦自殺,國除,如其策指。有司請誅旦妻子。孝昭以骨肉之親,不忍致法,寬赦旦妻子,免為庶人①。傳曰“蘭根與白芷②,漸之滫③可,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者④,所以漸然也。

①庶人:平民。②蘭根、白芷:均香草名。③漸:浸染。滫(xiǔ,朽):淘米水,引申為臟水、臭水。④服:佩帶。

宣帝初立,推恩宣德,以本始元年中盡復(fù)封燕王旦兩子:一子為安定候;立燕故太子建為廣陽王,以奉燕王祭祀。

上一篇:史記·伯夷列傳原文、注釋與翻譯

下一篇:史記·五宗世家原文、注釋與翻譯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文章錄入:zyling714    責任編輯:Gaoge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