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 > 文言專題 > 文言文經(jīng)典名著 > 正文

尚書正義卷八 太甲下第七在線閱讀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不詳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卷八 太甲下第七

  伊尹申誥于王曰:“嗚呼!惟天無親,克敬惟親。言天於人無有親疏,惟親能敬身者。

[疏]“伊尹申誥于王”
  ○正義曰:伊尹以至忠之心喜王改悔,重告於王,冀王大善,一篇皆誥辭也。天親克敬,民歸有仁,神享克誠,言天民與神皆歸于善也。奉天宜其敬謹,養(yǎng)民宜用仁恩,事神當以誠信,亦準事相配而為文也。

民罔常懷,懷于有仁。民所歸無常,以仁政為常。鬼神無常享,享于克誠。言鬼神不保一人,能誠信者則享其祀。天位艱哉!言居天子之位難,以此三者。德惟治,否德亂。為政以德則治,不以德則亂。
  ○治,直吏反,注及下同。與治同道,罔不興。與亂同事,罔不亡。言安危在所任,治亂在所法。

[疏]傳“言安”至“所法”
  ○正義曰:任賢則興,鹽佞則亡,故“安危在所任”。於善則治,於惡則亂,故“治亂在所法”。總言治國則稱“道”,單指所行則言“事”。興難而亡易,道大而事小,故大言“興”而小言“亡”也。此所云“惟言治亂在所法”耳。下句云“終始慎厥與”,言當與賢不與佞,治亂在於用臣,故傳於此言“安危在所任”也。

“終始慎厥與,惟明明后。明慎其所與治亂之機,則為明王明君。

[疏]“惟明明后”
  ○正義曰:重言“明明”,言其為大明耳。傳因文重,故言“明王明君”,君、王猶是一也。

“先王惟時懋敬厥德,克配上帝。言湯推是終始所與之難,勉修其德,能配天而行之。今王嗣有令緒,尚監(jiān)茲哉!令,善也。繼祖善業(yè),當夙夜庶幾視祖此配天之德而法之。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言善政有漸,如登高升遠必用下近為始,然后終致高遠。無輕民事,惟難。無輕為力役之事,必重難之乃可。無安厥位,惟危。言當常自危懼,以保其位。慎終于始。於始慮終,於終思始。

[疏]“慎終于始”
  ○正義曰:欲慎其終,於始即須慎之,故傳云“於始慮終”。傳以將終戒惰,故又云“於終思始”,言終始皆當慎也。

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諸道。人以言咈違汝心,必以道義求其意,勿拒逆之。有言遜于汝志,必求諸非道。遜,順也。言順汝心,必以非道察之,勿以自臧。嗚呼!弗慮胡獲?弗為胡成?一人元良,萬邦以貞。胡,何。貞,正也。言常念慮道德,則得道德;念為善政,則成善政。一人,天子。天子有大善,則天下得其正。

[疏]傳“胡何”至“其正”
  ○正義曰:“胡”之與“何”,方言之異耳!兑住峰、象皆以“貞”為正也。伊尹此言,勸王為善,“弗慮”、“弗為”,必是善事。人君善事,惟有道德政教。言不慮何獲,是念慮有所得,知心所念慮是道德也。不為何成,則為之有所成,則知心所念是為善政也。謂天子為“一人”者,其義有二。一則天子自稱“一人”,是為謙辭,言己是人中之一耳。一則臣下謂天子為“一人”,是為尊稱,言天下惟一人而已

君罔以辯言亂舊政,利口覆國家,故特慎焉。臣罔以寵利居成功,成功不退,其志無限,故為之極以安之。

[疏]傳“成功”至“安之”
  ○正義曰:四時之序,成功者退。臣既成功,不知退謝,其志貪欲無限,其君不堪所求,或有怨恨之心,君懼其謀,必生誅殺之計,自古以來,人臣有功不退者皆喪家滅族者眾矣。經(jīng)稱臣無以寵利居成功者,為之限極以安之也。伊尹告君而言及臣事者,雖復(fù)汎說大理,亦見已有退心也。

邦其永孚于休!毖跃几饕云涞溃瑒t國長信保於美。

十三經(jīng)注疏目錄】  【上一頁】  【尚書正義目錄】  【下一頁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文章錄入:09ping    責任編輯:Gaoge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