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墳塋
范曾
①冬天來到了巴黎,寒風(fēng)料峭,木葉盡脫。順著塞納河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蕭瑟。我們驅(qū)車向瓦茲河上的歐維爾城疾馳,去瞻仰我心靈深處的藝術(shù)殉道者梵高的遺蹤。
②梵高這位荷蘭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來到法蘭西后,面臨他的是貧困與饑餓。梵高一生賣不出一張畫,人們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藝術(shù)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壓抑著他。他曾在一張畫上描寫了一個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爛的藤座上放著他的煙斗和一張紙包的些許煙草,它似乎向我們唱出一首凄涼的身世之歌。藝術(shù)既然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讓需要面包的藝術(shù)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簡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槍,走到薩都的草坪,向心窩射了一槍,他在華貴的建筑前對這不公平的社會用生命作了一次壯烈的抗議。
③梵高過著清白無瑕的生活,他沒有金錢的刺激,沒有女人的誘惑,沒有鮮花的慰籍。當豐腴清麗的模特兒們在畫室翩然起舞時,當莫提格里昂尼面對嫵媚而慵懶的美女,在畫到她的臉“令人愉快地拉長”時,梵高在哪里?他正對著一片平常的農(nóng)田,一張破舊的靠椅,一雙踏遍人間含辛茹苦的皮鞋,畫這些巴黎的大師們不屑一顧的事物;在他的畫筆下,野地里的摘來的向日葵燃燒著一把火,藍色野花臨風(fēng)搖曳,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這是在傾訴愛情,但是他的情人卻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隱耀中,看他畫的所有自畫像,那眼神沒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閃現(xiàn)的光芒有堅毅,有不平,有尊嚴,充滿了對人生的批判和對自己命運的抗爭。梵高在美術(shù)史上的出現(xiàn)確實是一個奇跡。他遠離了傳統(tǒng)審美的藩籬,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絕的構(gòu)圖,一掃藝術(shù)界的平庸、淺薄和惰性。這種畫風(fēng)一旦問世,美術(shù)史就必須重寫,色彩甚至美學(xué)就必須修正,這正是梵高撒向人間的一個永恒的謎。
④梵高死了很多年以后,評論家才像天文家發(fā)現(xiàn)新星一樣仰望他,贊嘆他。今天所有豪華壯麗的畫館,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為榮。當一幅《沒有胡須的梵高》最后以七千一百五十萬美金賣出時,舉世震驚,歡聲雷動。 而這一切和寂寞的梵高毫不相干。
⑤我們來到梵高的墳塋,它坐落在一所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愛的弟弟德奧合葬,兩塊墓碑,方身圓頂,沒有任何紋飾,沒有花崗巖的墓室,碑前只有一抔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