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黃賓《人站在傳統(tǒng)上,內心才會深刻(節(jié)選)》高三新聞閱讀題及答案
①廣州日報: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狀態(tài)之下,你怎么能寫出那么清新淡雅的文字?
②林清玄:其實,這是從我個人的需求出發(fā)的。我小時候生活在農(nóng)村,家里很窮,跟一般年輕人一樣,一心想要成功,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在當時看來,所謂成功就是成為有錢、有權、有影響力的人。后來,我在報館工作,又做了報社主管;還在電視臺主持節(jié)目;文章也受到很多人的歡迎,書很暢銷。按照世俗的眼光來看,我應該是蠻成功的。但當時我并不快樂也不滿足。于是,我開始思考成功的意義何在。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如果成功卻失去快樂,這種成功還不如不要。在都市中努力拼搏的人們一心只顧著賺錢,一味追求物質和現(xiàn)實的享受,其實內心充滿迷惘。所以只能說是我個人需求正好迎合了當時人們的需求。
③《廣州日報》:你一直處于非商業(yè)性的寫作狀態(tài),但作品一直熱賣,對此,你自己有什么看法?
④林清玄:作品能受到什么樣的理解或歡迎,是沒辦法預期的。我舉個例子,去年下半年,深圳一所小學的校長寫信邀請我前去演講,因為小學課本里選了我三篇文章。當時我很感動,20多年前寫那三篇文章時根本不會想到它會入選小學課文,也不會想到小學生們希望我前去演講。在創(chuàng)作時,你可以掌握的,只是自己作品的方向。
⑤《廣州日報》:你的作品常常涉及茶道和佛教智慧,這跟周作人的作品似乎有相似之處?
⑥林清玄:某些部分有相似,但實際上很不同。我讀過周作人的全集,也很喜歡他的文章,但我沒有受到他的影響。他太喜歡掉書袋,自己的意見只有一點點;另外,他的文字也沒有伸縮性,一般都只有短短的幾百字。我呢,不喜歡掉書袋,自己不感動的東西不會去寫。
⑦《廣州日報》:那么,哪些作家對你的影響比較大?
⑧林清玄:在中國作家里,蘇東坡對我影響最大,還有辛棄疾、杜牧、李白等,他們都是些瀟灑自在的人。蘇東坡的作品里有很多生活的元素,而且,不管處在什么狀態(tài)下都能寫出好文章。另外,在外國作家里,泰戈爾、紀伯倫、惠特曼等對我影響也比較大。我喜歡的作家和作品有三個特點:一是比較生活化;二是有點自由派;三是有些哲學和思想,而不是純粹好看而已。當然,我并不是刻意去學習他們,而是他們慢慢對我形成了影響——寫生活的、自由的、淺顯的東西。我覺得文章應該很淺白,在淺白中有感動、向往等美好的東西。
⑨《廣州日報》:近些年,國學熱逐漸升溫,一些地方還會給學生舉行開筆禮啊之類的傳統(tǒng)儀式,你怎么看?
⑩林清玄:我覺得這些都是好事啊,人應該站在傳統(tǒng)上,內心才會深刻,才會有信心。如果完全放棄傳統(tǒng),我們就無法理解到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會缺乏自信。不過,一個教授在中央臺講《論語》竟然可以引起那么大的轟動,我開始覺得不可理解。這可能是傳統(tǒng)文化在承續(xù)的過程中曾經(jīng)有過一段斷層,是壓抑太久之后的爆發(fā)。
?《廣州日報》:記者生涯對你的創(chuàng)作有什么幫助?
?林清玄:10年的新聞工作經(jīng)歷對我的寫作幫助很大。一般的作家寫了3000字可能你還不知道他到底要寫什么,但我寫文章時會馬上進入主題、進入重點,這是新聞從業(yè)經(jīng)歷對我的啟發(fā),因為突出重點是新聞寫作的本質所在。還有,記者常常是把深奧的東西用淺顯的方式表達出來,讓大家都能了解,我寫文章時不會故弄玄虛,而是盡量使文字淺顯易懂。很顯然,一篇文章10個人看了之后鼓掌與100個人都能讀懂這兩者之間,后者的意義更大。
?《廣州日報》:可以說,你的作品中體現(xiàn)了一種慢生活的生活方式,但快節(jié)奏的都市中,生活似乎慢不下來?
?林清玄:慢生活常常會被曲解為不積極的、消極的生活。其實,慢生活重要的不是時間的進程,而是做這件事情時,你的內心是否從容。我以前在電視臺講慢生活,有人就罵我說慢生活讓年輕人沒有斗志。其實,你泰然自若也可以很有斗志,你很緊張也不見得你有斗志。比如,你看奧運會上的那些最了不起的選手,他們內心都很從容,他很輕松卻完成了很困難的事情,反而那些功夫不好的選手很緊張。所謂從容,就是有定力、有定見、有對人生的長久規(guī)劃。
?《廣州日報》:對于現(xiàn)在出版界的商業(yè)炒作,你怎么看?
?林清玄:我對此比較寬容。其實,很快做成的東西也會很快消失,以前的作家是把腳印刻在石頭上。而商業(yè)炒作一本書,就像在沙灘踩腳印,潮水一來,腳印就消失了。時間會篩選作家和作品,對于各種炒作現(xiàn)象,其實不必太在意。
(1)下列對訪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nbsp; )( ) (5分)
A.林清玄通過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認識到成功的意義在于快樂,這給予人們深深的思索:怎樣才算是一個成功的人。
B.周作人喜歡掉書袋,他的作品中只有一點點自己的思想,所以林清玄喜歡卻不認同他的作品,周作人也沒有對林清玄的文學創(chuàng)作產(chǎn)生影響。
C.林清玄認為慢生活其實指的是內心的從容,也就是有定力,有定見,有對人生的長久規(guī)劃�!奥睢辈⒉皇遣环e極的、消極的生活,它同樣可以讓人充滿斗志。
D.林清玄覺得人應該站在傳統(tǒng)上,這樣內心才會深刻,才會有信心;而一旦放棄傳統(tǒng),那么,我們就無法理解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會沒有自信。
E.對于如今出版界的各種商業(yè)炒作現(xiàn)象,林清玄持寬容的態(tài)度,覺得不必太在意它,他認為時間是“裁決家”。
(2)這篇訪談包括了四個方面的內容,請簡要概括。(6分)
(3)從訪談的內容看,哪些因素對林清玄的文學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6分)
(4)在《平常非常道》這本禪茶文化散文中,林清玄說:“我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葉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來更清香的滋味,善飲者飲到更細膩的消息。人生需要準備的,不是昂貴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其中,“人生需要準備的,不是昂貴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你認同這種觀點嗎?請結合文本,聯(lián)系生活,談談你的看法。(8分)
參考答案:
(1)B D(答D給3分,答B(yǎng)給2分,選A.C和E不給分)
(2)①林清玄是如何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的,②林清玄是如何看待國學熱的問題的,③林清玄是如何理解生活的,④林清玄是如何看待商業(yè)炒作的。(答出四點給6分,答出三點給4分,答出兩點給3分)
(3)①林清玄的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使他認識到快樂是比成功重要的東西,他的作品也很好地反映了這一點;②蘇東坡、泰戈爾等古今中外作家對他的創(chuàng)作理念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注重寫生活的、自由的、淺顯的東西;③十年的新聞工作經(jīng)歷對他的寫作幫助很大,使其文字淺顯易懂。④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狀態(tài)下,林清玄能夠保持內心的從容、淡定,使他的作品有清新淡雅的風格。(每點2分,共6分)
(4)觀點示例:
認同。(1分)這句話是說,人生不需要準備太豐富的物質條件,而需要準備從容的心態(tài)。(2分)林清玄早年的經(jīng)歷使他認識到不能一味追求物質與現(xiàn)實的享受,而應該追求內心的豐盈和快樂。(或:盡管都市生活節(jié)奏是很快的,但并不妨礙一個人追求內心的從容,也即做事時要有定力、有定見,也要有對人生的長久規(guī)劃。)(2分)
聯(lián)系生活能談出對從容心態(tài)的理解,或對快樂與成功的關系的理解,或對傳統(tǒng)與內心的關系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3分)
如果不認同,言之合理即可酌情給分。(比如:我不認同林清玄的觀點,我覺得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一個人只有擁有足夠多的物質財富,才能滿足生活的各種所需,比如買書、旅游等。而物質缺乏的人,無論如何他的生活質量都不會高。)
【解析】
(1)【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筛鶕�(jù)對文本內容的感知與理解,將選項代入進行比較分析。B項,概括不全面。林清玄之所以不認同周作人的作品,原因里還有周的文字沒有伸縮性;D項,原文是說“如果完全放棄傳統(tǒng),我們就無法理解到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會缺乏自信”。
【考點定位】分析語言特色。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把握文章結構。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本題屬于綜合題。從考查的范圍來看,既涉及全篇,又側重局部。解答此類題的方法:①讀全文,概括主要內容;②抓標題,概括主要內容;③辨文體,概括主要內容;④找線索,概括主要內容;⑤理層次,概括主要內容。第一步:整體感知。明確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是評價的基礎。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義或目的,整體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這是評價的根本。要認真閱讀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內部的相互關系,取得對作品的全面認識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評價中出現(xiàn)以偏概全、主觀片面等問題。第二步:篩選文中的關鍵信息。無論寫人記事還是發(fā)表看法,關鍵性的語言最能顯示文章的思想內涵或作者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評價。第三步:評價要具體、客觀,不可含糊籠統(tǒng)。分析和評價都必須緊密結合文學作品實際,避免離開作品去進行漫無邊際的分析。分析和評價要以正確的思想為理論基礎,以辯證法為基本的分析法,并結合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特有的藝術規(guī)律,對作品進行分析和評價,而不應依據(jù)個人的好惡去隨意評說。
(2)【試題分析】訪談的話題是采訪者提出的,所以要概括本題就要注意采訪者談到了幾個方面的話題。本文的幾個話題是:“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狀態(tài)下,你怎么能寫出那么清新淡雅的文字? ”“近些年,國學熱逐漸升溫,一些地方還會給學生舉行開筆禮啊之類的傳統(tǒng)儀式,你怎么看? ”“記者生涯對你的創(chuàng)作有什么幫助?”“對于現(xiàn)在出版界的商業(yè)炒作,你怎么看?”
【考點定位】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解答本類型題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尋依據(jù),抓因求果找理由,此類題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隱蔽的、分散的。根據(jù)要求非常謹慎地從原文中尋找辨識有效信息,并將有效信息進行剪輯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規(guī)范回答:分兩步走,第一步提取要點詞語,第二步分點整合答案。
(3)【試題分析】本題是一道信息篩選題,所以先要找到相應的答題區(qū)間,然后進行歸納概括。本題的答題信息是:“我開始思考成功的意義何在。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如果成功卻失去快樂,這種成功還不如不要。在都市中努力拼搏的人們一心只顧著賺錢,一味追求物質和現(xiàn)實的享受,其實內心充滿迷惘。所以只能說是我個人需求正好迎合了當時人們的需求�!薄霸谥袊骷依�,蘇東坡對我影響最大,還有辛棄疾、杜牧、李白等,他們都是些瀟灑自在的人�!蚁矚g的作家和作品有三個特點:一是比較生活化;二是有點自由派;三是有些哲學和思想,而不是純粹好看而已。當然,我并不是刻意去學習他們,而是他們慢慢對我形成了影響——寫生活的、自由的、淺顯的東西。我覺得文章應該很淺白,在淺白中有感動、向往等美好的東西。”“10年的新聞工作經(jīng)歷對我的寫作幫助很大�!�
【考點定位】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一個常見的考查要點。對于實用類文本而言,其邏輯性、理論性均要比文學類文本高出一籌,所以雖然看起來篇幅不長,而實際上文本所包含的信息量并不少。在這種情況下,考生就需要特別注重對文本信息的篩選、歸納和整理。對于這種題型,信息范圍大多為整個文本,緊扣提示信息是最重要的原則。所謂“文中信息”除了“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之外,還包括文本中能夠滿足某個“專題”的特定內容。這些信息都摻雜在文本的其他文字信息之中,這就需要我們能夠迅速地淘汰無效信息,準確地把有效的信息提取出來,這就是“篩選”。篩選出來的信息往往是零亂的,甚至是零碎的,這就需要我們對這些信息進行必要的加工處理,使之完整化、條理化,這就是整合。篩選整合信息時,要充分尊重文本事實,必須完全排除我們自己主觀因素的干擾,不以個人平素所獲得的知識取代文本事實,更不以個人的是非為是非,篩選整合出來的信息相對于文本本身來說,必須是“原生態(tài)”的。尊重文本,應該是我們篩選整合信息時必須遵守的原則�!昂Y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深入閱讀的基礎,不管是欣賞還是探究,都必須以這一點為前提。
(4)【試題分析】本題的難點在于正確理解“茶”和“心情”的象征義。從全文來看,林清玄認為一個人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快樂。如“在都市中努力拼搏的人們一心只顧著賺錢,一味追求物質和現(xiàn)實的享受,其實內心充滿迷惘”一句。由此可見,“茶”象征著物質生活,“心情”指一個人的精神追求。答題時要辯證地看待這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考點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
【名師點睛】探究類題目檢測考生是否具有發(fā)現(xiàn)文本的豐富內涵與深層含義的眼光,是否具有對文本進行獨到感受與創(chuàng)造性理解的能力�;卮疬@類題目的指向是多層面的而不是單層面的,試題的答案是多元的而不是唯一的。其探究角度一般包括下列幾個方面:文本的表達目的、文本的表達方式、主旨的隱含意義、作者的寫作動機、文本的時代與社會背景等�;卮疬@類題目一要做到所進行的探究分析都必須與原文有直接的聯(lián)系,或者在此基礎上加以拓展延伸;二要觀點明確,表述合情合理。 規(guī)范問答:分兩步走,第一步選擇一個評價角度進行分析評價,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第二步結合文本內容說明贊同這種觀點的原因�;卮饡r,要注意語句必須簡明連貫,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