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是成功之本
聰明的才智往往靠不住,真正要干出一番事業(yè),得靠自己頑強的意志。這個結論來自于西漢賈誼的經驗。
賈誼的政治才干是相當高的,且完全不同于曹植、李白等文人,曹植、李白也有大干一番事業(yè)和理想,但他們到底有多少治國治軍的方略,很值得懷疑,至少沒有真正有見地的政治論文。賈誼則不同,從他幾次的上書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才干。遺憾的是,他很有遠見的政治主張沒被采納,本人也貶到長沙——當時遠離中土的蠻荒之地。這個洛陽才子從此一蹶不振,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吊屈原而“同病相連”,不善處窮,悶悶不樂,自傷哭泣,以至33歲便“英年早逝”。
倘若說賈誼能夠隨遇而安,默默以待時變,說不定漢文帝哪天會重用他,他可以以展才華,于國于民于己,都大有好處。姜子牙72歲還能為周朝建功立業(yè),鄧小平73歲再次復出領導中國“走進新時代”,賈誼又怎能肯定自己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呢?只能說是氣量狹小害了他,空有滿腹才華,缺乏頑強的意志是賈誼悲劇的癥結所在。
蘇東坡在《晁錯論》中提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才華,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痹凇顿Z誼論》中他就批評了賈誼的“不能用其才”、“不善處窮”、“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歸根結底是有”超世之才而無“堅忍不拔之志”,這其實也是許多知識分子的共同弱點。
由而觀之,要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僅培養(yǎng)他們的超世之才是不夠的,也要培養(yǎng)他們的堅忍不拔之志。如果只關注孩子的分數(shù),忽視了對他們意志的培養(yǎng),只會養(yǎng)成孩子們狹隘、自私、脆弱和境界不高的精神狀態(tài)。相反,沒有超世之才,卻有堅忍不拔之志,雖然成不了大事,但不失為“取乎于上,得乎于中”,比一事無成強得多。
(果藍網www.guol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