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說:“親愛的麥子。”
我想,對這種優(yōu)良的植物應(yīng)該這么稱呼。這并不顯得過分,也不顯得輕浮。
而且我還想,對它,對這種呈顆粒狀的、宛如掉在土壤里并沾滿了土末的汗珠般的東西,人類平時的態(tài)度是不是有些過于輕視和隨便了呢?
它很美。尤其是它的顆粒,有一種土壤般樸素柔和不事喧嘩的質(zhì)地和本色。它從土壤里生長出來,依舊保持了土壤的顏色,不刺目.不耀眼,卻改變了土壤的味道。這就使它帶有了土地的精華的含義。特別是它還保持著耕種者的汗珠的形狀,這就像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某種提醒、某種警喻,仿佛它不是自己種子的果實,而是汗珠滴入土壤后的成熟。
這一切使它更美。麥子,它是如此的平凡,然而卻是由天、地、人三者合作創(chuàng)造的精品。它使我們想到天空的陽光和雨水,想到土地默默的積蓄和消耗,想到人的揮動著的肢體……它還可以使我們毫不費力地想到鐮刀、饑饉、戰(zhàn)爭、死亡等等最關(guān)乎人類生存的問題。但是面粉不容易使人想到這些。這就是麥子掩藏在樸素后面的那種深刻的美。
我是一個熱愛糧食的人,因此,我非常樂意在春天的吉木薩爾翻弄麥子。我們住的地方?jīng)]有面粉廠,也沒有糧店;莊戶人只能分得麥子,到一個河上的磨坊去磨成面粉。連續(xù)幾天,我和父親把一麻袋麥子倒進院里架起的一個木槽里,然后倒水沖洗,直到一顆顆麥粒被洗出它本來的那種淺褐色的質(zhì)樸,透出一股琥珀色的圓滿的憂傷。然后晾曬幾天,再裝入麻袋。我看得出來,麥子的色澤里含有一種憂傷的意味,一種成熟的物質(zhì)所帶有的哲學(xué)式的憂傷。這種憂傷和它的圓滿形態(tài)、淺褐色澤渾然和諧,與生俱來而又無從表述,毫不自知而叉一目了然。正是這,使它優(yōu)美。
于是有一天,我們起得絕早。我們向鄰居借來了一頭驢和一輛架子車,像是戶兒家的一個重大行動似的,把裝麥子的麻袋搬上驢車,朝磨房去了。路上,我突然覺得我和父親像是兩只松鼠,或是連松鼠也不如的什么鼠類,正運載著辛苦了一年收集來的谷物,準備過冬。我們?nèi)绱酥匾暤膬陕榇溩,其實正相?dāng)于老鼠收集在洞里的谷物。我感到了滑稽,有點哭笑不得。人一旦還原到這種狀態(tài)時,生存的形象就分外像各種動物了。
這就是我們的麥子,一粒一粒的,從田畝中收集回來的養(yǎng)命之物。顆粒很小,每一粒都不夠塞牙縫兒的;但是我們就是靠著這樣一些小顆粒,維持生命,支撐地球上龐大眾多的人群發(fā)明、創(chuàng)造、爭斗、屠殺、繁衍、愛憎……不管人類已經(jīng)進化到了何種程度,它還在吃麥子——這就夠了,這就足以說明人類依然沒有擺脫上帝的制約,依然是生存在地球上的無數(shù)種類生物中的一種,而不是神。
被小小的麥粒制約著的偉大物種啊!
麥子進了磨坊。緩慢遲重地在水磨上被磨損,被咀嚼,被粉化。我想著一顆顆飽滿的麥粒被壓扁、擠裂、磨碎時的樣子,想著它們漸漸麻木、任其蹂躪的狀態(tài),有一絲呻吟和不堪其痛的磨難從胸膛里升起,傳染給我的四肢。我真真實實地感到了我和它們一樣,和這些麥子一樣,正在一座類似的生活的水磨上被一點一點地、慢吞吞地磨損著。
我就是麥子。我芬芳的、新鮮的肉體正擠在歷史和現(xiàn)實兩塊叉圓又平的大石盤間,在它們沉重渾濁的歌聲中,被粉化。我欲哭無淚,欲喊無聲。因為我就是淚水和汗珠平凡的凝聚物一——麥子。我將一代代地生長,被割掉;成熟;被粉化;被制成各種精美的食品,被吃掉;然后再生長。人們把我叫作“麥子”。只有一個詩人這樣稱呼我,他說:
“親愛的麥子!
(選自《周濤散文》,有刪改)
1、作者筆下的麥子很美,請根據(jù)文意概括其美在何處。(6分)
2、文中劃線句“被小小的麥粒制約著的偉大物種啊!”應(yīng)怎樣理解?這句話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5分)
3、本文耐人尋味。請從形式和內(nèi)容兩方面,對文章第11段(“麥子進了磨坊……慢吞吞地磨損著”)進行簡要賞析。(5分)
4、結(jié)合全文,探究“親愛的麥子”這個題目的多重含義。(7分)
參考答案:
1、樸素柔和、不事喧嘩的本色之美;(2分)天、地、人三者合作創(chuàng)造的深刻之美;(2分)憂傷色澤和圓滿形態(tài)的和諧之美。(2分)(意思對就可)
2、說明人類仍然沒有擺脫…查看高中文學(xué)文本類閱讀訓(xùn)練答案集100則(本份資料完整答案在第四頁)…現(xiàn)實生活擠磨的感慨。(1分)
4、是對樸素本色、憂傷深刻的麥子的稱頌;(2分)也是對那些像麥子一樣平凡地生活著的人的稱頌;(2分)更是對麥子代表著的和人類共同生活的自然的稱頌。(3分)(意思對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