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初中語文閱讀訓練 > 現(xiàn)代文閱讀 > 散文閱讀訓練

韋其麟《季節(jié)》廣西中考散文閱讀附答案

十、(2022年廣西中考語文試卷·北部灣)

季節(jié)

①久住城市,越來越覺得城市只有陰晴冷暖,沒有季節(jié)變換。童年在故鄉(xiāng),四季是各有各的美麗的。看見的,聽到的,聞到的,都有春夏秋冬鮮明的景象和濃郁的氣息。

②大年初一響到十五的大鼓聲剛剛停止,村前的藕塘已露出荷葉的尖尖角,光禿的苦楝樹枝頭也有了一叢叢青翠,小溪旁的草地不知什么時候換了一片新綠。[甲]園邊不時傳來柚子花和檸檬花的清香,這份清香不會令人沉醉,而是使人興奮又安神。聞著這不凡的芬芳,什么郁悶都會煙消云散的。

③“三月三,人拜山。”村人叫掃墓為拜山。上山掃墓,行經(jīng)一處處大樹的濃陰。[乙]陣陣初起的熱鬧的蟬聲就像草木一樣蓬蓬勃勃。那些用來泡水浸米煮黑米飯的嫩楓葉,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草木,散發(fā)著種種不同的芳香。晚上,走在田中借火光尋捉夜游的黃鱔,也是春天令人著迷的事。夜的田野,火光朵朵,和風習習,蛙聲陣陣。離開故鄉(xiāng),我再沒有享受過這樣的春夜了。

④轉(zhuǎn)眼間,梅子熟了。再酸也要吃幾顆的,這亦使人有春去夏至之感。陽光變得火辣辣的,田野蕩漾著綠波,蒸發(fā)的水汽在烈日照耀下,有如透明的火焰在躍動。[丙]時有三三兩兩的白鶴,在透明的火焰上悠悠飛翔,然后優(yōu)雅地降落綠波中。

⑤“六月六,摸芋督(督。底部)。”早春種的芋頭長大了,可以挖起來吃了。種在田里的藕也長大了,剛挖起的嫩藕,多么可口,仍記得有兩句山歌:“挖得嫩姜共藕炒,云隊(我們)連情甜又香。”夏收夏種的日子,忙碌而緊張。家家戶戶,上午把早稻收割挑回村旁的禾堂,下午把稻穗鋪成圈餅狀,用牛拉著石磙一圈一圈來回滾著脫粒,叫“蹬禾”。接著,家家戶戶又在剛收割的田中,牛拉著“碌碡”,人站在“碌碡”前后的踏板上,來回滾田。黃昏的田野,四處“嗒嗒嗒”的“碌碡”響聲,有夏種不待人的繁忙氣氛,也有夏收的歡樂的情調(diào)。

⑥“九月九,黃蜂返飲酒。”九月初九前后一兩天,總有黃蜂成群結(jié)隊飛來村里,在屋邊瓦檐繞來繞去。捉黃蜂吃糖,也是兒時的趣事。黃蜂返飲酒,也給日子帶來了清秋的情調(diào)。深秋的山林,依然蒼綠,雖間有一樹兩樹的鮮黃或殷紅,但并沒有什么“悲秋”之感,只覺得山河的壯美和大自然永不止息的生命力。

⑦北風吹了,天氣冷了。冬夜,一家人圍在灶爐前生火取暖,暖和又愉快。火堆燒得旺旺的,烤火燒的多是桃軍娘的樹根,這些樹根很耐燒。但我覺得桃軍娘很可愛,春天漫山遍野的桃軍娘花,一片緋紅,多么美麗;夏日上山去摘成熟甜蜜的桃軍娘果,多么歡快。我極不情愿燒我喜歡的小樹。長大后我知道它的傳說——桃軍娘是古代為拯救義軍而犧牲自己的一位姑娘的化身——我更感到兒時喜歡的小樹可愛也更可敬。

⑧打陀螺也是歡樂的活動,這是冬天才有的景象,北風再冷,氣氛總是熱烈的。

⑨人們準備過年的種種活動,也使人感到隆冬的情味,但這是迎春了。山野和村邊,一些急于迎春的樹木,已長出許多葉芽,甚至伸展了幾片最初的嫩葉,或青翠,或紫紅,或灰綠。詩人雪萊曾經(jīng)問道: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⑩是的,不會遠了,而在我的故鄉(xiāng)——冬天未去,春天已經(jīng)來了。

(作者:韋其麟,選自《重返故鄉(xiāng)》,有刪改)

1.【季節(jié)·時序】諺語傳遞著千百年來的民間智慧,或揭示事物現(xiàn)象規(guī)律,或總結(jié)生產(chǎn)生活經(jīng)驗,或描述民風習俗。本文多處引用諺語融入四季故事的講述,任取一例,理解其內(nèi)容及引用的目的。(3分)

 

2.【季節(jié)·故事】本文是對故鄉(xiāng)四季生活的回憶,下面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 “我再沒有享受過這樣的春夜了”,“這樣的春夜”特指散發(fā)草木芳香的春夜。

B.寫夏收夏種的繁忙景象,緊張又有序,真切而生動,有形兼有聲,極具畫面感。

C.寫秋,寫與“悲秋”不同的感受,凸顯故鄉(xiāng)山河的壯美及大自然無窮的生命力。

D.寫冬,借傳說強調(diào)對冬夜里給一家人帶來溫暖和愉快的桃軍娘的喜愛與崇敬。

 

3.【季節(jié)·語言】“看見的,聽到的,聞到的,都有春夏秋冬鮮明的景象和濃郁的氣息。”故鄉(xiāng)四季的景象與氣息在作者的筆下敏感而清晰。請在文章的畫線句中,選取一句,并從感官運用的角度對句子進行品析。(3分)

 

4.【季節(jié)·情感】時間本有序,冬去春來。但是,文末作者為何說故鄉(xiāng)“冬天未去,春天已經(jīng)來了”?(3分)

 

【參考答案】

1.示例一:“三月三,人拜山。”意思是到了三月初三,是人們該上山掃墓的時候了;一個“拜”寫出了人們對掃墓(祖先)的敬重,運用這條諺語,準確說明了三月三拜山已是當?shù)厝说膫鹘y(tǒng)風俗,已植根于歷史和人們的記憶。

【完整答案收錄到《中學散文閱讀答案100份》(答案頁第一頁,序列號No.6)

【本文Doc文檔收錄到《廣西歷年中考散文閱讀題集下載》第10份

【我們還為你準備了《廣西中考語文試卷分類匯編》(近13年、doc有答案)】

4.文末說故鄉(xiāng)“冬天未去,春天已經(jīng)來了”,一是實寫:故鄉(xiāng)的春天來得早,一些樹木早早伸展出了嫩葉;二是表達人們對春天到來的急切心情,暗含著“我”對故鄉(xiāng)的無限熱愛之情。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