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學會以前的湖南思想界 湖南的思想界,二十年以來,黯淡巳〈已〉極。二十年前,譚嗣同①等在湖南倡南學會②,招集梁啟超麥孟華③諸名流,在長沙設時務學堂〔4〕,發(fā)刊《湘報》〔5〕,《時務報》〔6〕。一時風起云涌,頗有登高一呼之概。原其所以,則彼時因幾千年的大帝國,屢受打擊于列強,怨痛愧悔,激而奮發(fā)。知道徒然長城渤海,擋不住別人的鐵騎和無畏兵船。中國的老法,實在有些不夠用。“變法自強”的呼聲,一時透衡云澈云夢的大倡。中國時機的轉(zhuǎn)變,在那時候為一個大樞紐。湖南也跟著轉(zhuǎn)變,在那時候為一個大樞紐。
思想變了,那時候的思想是怎樣一種的思想?那時候思想界的中心,是在怎樣的一點?此問不可不先答如下——
(一)那時候的思想,是自大的思想。什么“講求西學”,什么“虛心考察”,都不外“學他到手還以奉敬”的辦法。人人心目中,都存想十年二十年后,便可學到外國的新法。學到了新法,便可自強。一達到自強目的,便可和洋鬼子背城借一〔7〕,或竟打他個片甲不回。正如一個小孩,受了隔壁小孩的晦氣,夜里偷著取出他的棍棒,打算明早跑出大門,老實的還他一個小禮。什么“西學”“新法”相當于小孩的棍棒罷了。
(二)那時候的思想,是空虛的思想。我們試一取看那時候鼓吹變法的出版物,便可曉得。一味的“耗矣哀哉”,激剌他人感情作用。內(nèi)面多是空空洞洞,很少踏著人生社會的實際說話。那時有一種“辦學堂”“辦自治”“請開議會”的風氣,尋其根抵〈柢〉,多半湊熱鬧而己〈已〉。湊熱鬧成了風,人人思想界,便不容易引入實際去研究實事和真理了。
(三)那時候的思想,是一種“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爸袊且粋聲名文物之邦,中國的禮教【教】甲于萬國。西洋只有格致槍炮利害,學來這一點便得”。設若議論稍不如此,便被人看做“心醉歐風者流”,要受一世人的唾罵了。
(四)那時候的思想,是以孔子為中心的思想。那時候于政治上有排滿的運動,有要求代議政治的運動。于學衛(wèi)〈術(shù)〉上有廢除科舉,興辦學校,采取科學的運動。卻于孔老爹,仍不敢說出半個“非”字。甚且盛倡其“學問要新道德要舊”的謬說,“道德要舊”就是“道德要從孔子”的變語。
上面所舉,全中國都有此就〈情〉形,湖南在此情形的中間,占一位置。所以思想雖然變化,卻非透底的變化。僅可說是,籠統(tǒng)的變化,盲目的變化,過渡的變化。從戊戌以至今日,湖南的思想界,全為這籠統(tǒng)的,盲目的,過渡的變化所支配。
湖南講求新學二十余年,尚沒有嶄然的學風。湖南的舊學界,宋學漢學兩支流,二十年前,頗能成為風氣。二十年來,風韻尚未盡歇。不過書院為學校占去,學生為科學吸去,他們便也淹沒在社會的底面了。推原新學之所以沒有風氣,全在新學不曾有確立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之所以不曾確立,則有以下的數(shù)個原因(一)沒有性質(zhì)純粹的學會。(二)沒有大學。(三)在西洋留學的很少。有亦為著吃飯問題和虛榮心理競趨于“學非所用”的一途,不能持續(xù)研究其專門之學。在東洋留學的,被黃興〔8〕吸去做政治運動。(四)政治紛亂,沒有研究的寧日。這是湖南新學界中心思想不能確立的原故。即是沒有學風原故。辛亥以來,濫竽教育的,大都市儈一流。逞其一知半解的見解,造成非驢非馬的局勢。中心思想,新學風氣,可是更不能談及了。
近數(shù)來年,中國的大勢斗轉(zhuǎn)。蔡元培,江亢虎,吳敬恒,劉師復,陳獨秀〔9〕等,首倡革新。革新之說,不止一端。自思想,文學,以至政治,宗教,藝術(shù),皆有一改舊觀之概。甚至國家要不要,家庭要不要,婚姻要不要,財產(chǎn)應私有應公有,都成了亟待研究的問題。更加以歐洲的大戰(zhàn),激起了俄國的革命、潮流侵卷,自西向東,國立北京大學的學者首歡迎之,全國各埠各學校的青年大響應之,怒濤澎湃,到了湖南,而健學會遂以成立。
健學會之成立 六月〔十〕五日,省教育會會長陳潤霖〔10〕君邀集省城各學校職教員徐特立,朱劍帆,湯松,蔡湘,鐘國陶,楊樹達,李云杭,向紹軒,彭國鈞,方克剛,歐陽鼐,何炳麟,李景僑,趙翌等,發(fā)起健學會。在楚怡學校開會。今錄某報所載陳潤霖君報告組織學會的意旨于下——
兄弟前次到京,偶有感觸,深抱樂觀。緣四年前,北京大學學生,以作官為唯一目的。非獨大學唯然,即大學以外之學生,亦莫不皆然。前次居京,所見迥然不同。大學學生思潮大變,皆知注意人生應為之事,其思潮己〈已〉多表露于各種雜志日刊中。因之京師各校學生,亦頓改舊觀,發(fā)生此次救國大運動。其致此之故,則因蔡孑民先生自為大學校長以來,注入哲學思想,人生觀念,使舊思想完全變換。或誤認學生救國運動為政客所勾引,而不知實出學生之自動,及新舊思潮之沖突也。蓋自俄國政體改變以后,社會主義漸漸輸入于遠東。雖派別甚多,而潮流則不可遏抑。即如日本政府,從來對于【提倡】社會黨人,苛待殘殺,不遺余力,而近日竟許社會黨人活動。如吉野博士〔11〕等,則主張采用國家社會主義〔12〕以和緩過激主義,順應世界之趨勢,從容將日本政體改變?yōu)橛教摼啤?3〕。于此可知世界思潮改變之速勢力之大矣。我國新思潮亦甚發(fā)展,終難久事遏抑,國人當及時研究,導之正軌。同人等組織學會,在采用正確健全之學說,而為澈底之研究……
這日開會,聽說尚有朱劍帆〔14〕君“主張各除成見研究世界新思想服從真理”的演說,向紹軒〔15〕君“主張采用國家社會主義”的演說。在湖南思想界,不可不謂為空前的創(chuàng)聞。今錄出該會所發(fā)表的會則于下——
(一)本會由同志組合,以輸入世界新思潮,共同研究,擇要傳播為宗旨。
(二)本會定名為健學會。
(三)會所暫定長沙儲英源楚怡小學校。
(四)入會者須確有研究學術(shù)之志愿,經(jīng)本會會友一人以之介紹,得為本會會員。
(五)關(guān)于輸入新思潮之方法——
(1)凡最近出版之圖書雜志,由本會隨時搜集,以供會員閱覽。會員所藏書報,得借給本會會員覽閱。其有愿捐入本會者,本會尤為歡迎。
(2)函托海內(nèi)外同志,隨時調(diào)查,通信報告。
(3)介紹名人談話。
(六)關(guān)于研究之方法——
(1)研究范圍,大體為哲學,教育學,心理學,論理學,文學,美學,社會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諸問題,會友必分認一門研究。
(2)重要之問題,由會友共同研究。
(3)會員有愿習外國語者,由本會會友傳授。
(七)關(guān)于傳播之方法——
(1)講演。分定期,臨時,二種。定期講演,每周日曜日〔16〕午前八時至十時,由會友輪流擔任。講員,及演題,均于前周日曜日決定。講友須預備講稿,交由本會匯刊。臨時講演,凡有重要演題,或由會友,或請名人講演,另覓地點,擇期舉行。
(2)出版。
(八)本會設會計,管理圖書,各一人。其他會務由會友共同負責。每次開會,推會友一人臨時主席。
(九)會友應守之公約如左:
(1)確守時間。
(2)富于研究的精神。
(3)學問上之互助。
(4)自由討論學術(shù)。
(5)不尚虛文客氣,以誠實為主。
(十)會員年納二元以上之會金。有能特別籌助經(jīng)會〈費〉者,本會極為歡迎。
(十一)本會遇有重要事項,必須討論時,得于定期講演后,臨時通告全體,舉行合議。
會則中的(五),(六),(七),(九),極為重要。(九)之富于研究的精神,所以破除自是自滿的成見,立意很好。尚望于“研究”的精神之后,繼之以“批評”的精神。現(xiàn)代學術(shù)的發(fā)展,大半為個人的獨到所創(chuàng)獲。最重〔要〕的是“我”是“個性”和中國的習慣,非死人不加議論,著述不引入今人的言論,恰成一反比例。我們當以一己的心思,居中活動。如日光之普天照耀,如探海燈之向外掃射。不管他到底是不是(以今所是的為是),合人意不合人意,只顧求心所安合乎真理才罷。老先生最不喜歡的是狂妄。豈知道古今真確的學理,偉大的事業(yè),都系一些被人加著狂妄名號的狂妄人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來的。我們住在這繁復的社會,詭詐的世界,沒有批評的精神,就容易會做他人的奴隸。某君謂中國人大半是奴隸,這話殊覺不錯。(九)之自由討論學術(shù),很合思想自由,言論自由的原則。人類最可寶貴,最堪自樂的一點,即在于此。學術(shù)的研究,最忌演繹式的獨斷態(tài)度。中國什么“師嚴而后道尊”,“師說”,“道統(tǒng)”,“宗派”,都是害了“獨斷態(tài)度”的大病。都是思想界的強權(quán),不可不竭力打破。像我們反對孔子,有很多別的理由。單就這獨霸中國,使我們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年】偶像的奴隸,也是不能不反對的。
健學會之進行 健學會進行事項,會則所定大要系研究及傳播最新學術(shù),F(xiàn)在注重于研究一面。聞巳〈已〉派人到京滬各處,采買書籍新聞紙和雜志。在省城設一英語學習班,便會員學習英語,為直接研究西方學術(shù)的預備。有年在四五十的會員,都喜歡學習。又設一演講會,由會員輪流發(fā)表想見,實行知識的交換。官氣十足的先生們,忽然屈尊降貴虛心研究起來。雖然旁人尚有不滿意的處所,以為官氣還有十分五六,演講亦多采用命令式和訓話式。更有謂他們是青葉上青蟲的體合作用〔17〕。像這樣的求全責備,我以為可以不必。在這么女性纖纖暮氣沉沉的湖南,有此一舉,頗足出幽因而破煩悶。東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我們正應拍掌歡迎,希望他可做“改造湖南”的張本。看他們四次講演的問題,如“【如】國人誤謬的生死觀”“怎樣做人”“教育和白話文”“采用杜威教育主義〔18〕”,都可謂能得其要,倘能盡脫習氣采用公開講演,畫〈盡〉人都可去聽,則傳播之快,得益之大,當有不可計量的了。
根據(jù)1919年7月21日《湘江評論》臨時增刊第1號刊印。署名澤東。
注釋
①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近代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甲午戰(zhàn)爭后,積極從事維新運動,抨擊封建專制制度及其綱常名教,宣傳變法。1898年8月被征入京,任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戊戌變法。失敗后遇害,為“戊戌六君子”之一。其著作編為《譚嗣同全集》。
②南學會,清末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在湖南創(chuàng)建的政治團體。由譚嗣同、唐才常等發(fā)起組織,1898年2月21日成立于長沙,各縣設分會。南學會舉辦的各種講學活動,由黃遵憲,皮錫瑞,譚嗣同等輪流主講,宣傳新學,討論湖南新政,曾與守舊派展開激烈斗爭。戊戌政變后南學會被取締。
③梁啟超,見本書第10頁注〔5〕!←溍先A(1875—1915),字孺博,號駕孟,廣東順德人。清末維新派人士,舉人出身,系康有為門生。1895年參與康有為發(fā)動的“公車上書”。他的變法主張僅限于將無權(quán)之光緒帝變?yōu)閾碛薪^對權(quán)力之光緒帝而已。戊戌變法失敗后到日本,協(xié)助梁啟超辦《清議報》。
〔4〕時務學堂,清末維新派在湖南創(chuàng)辦的新式學校。由蔣德鈞,熊希齡等發(fā)起,于1897年10月在長沙成立。熊希齡任總理,梁啟超和李維格分別任中文和西文總教習。教學內(nèi)容包括經(jīng)、史、諸子及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法律和自然科學,借以宣傳維新變法思想。戊戌政變后,時務學堂于1898年11月中旬撤銷,改為求實書院。
〔5〕《湘報》,清末維新派在湖南創(chuàng)辦的報紙。1898年3月由譚嗣同、唐才常等創(chuàng)刊于長沙、以“開風氣,拓見聞”為宗旨,宣傳維新變法。戊戌變法失敗后,被迫于同年10月15日?渤177號!断鎴蟆肥呛蠚v史上最早的日報。
〔6〕《時務報》,清末維新派的重要報刊。于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創(chuàng)刊,為旬刊,由梁啟超等主編。它以“變法圖存”為宗旨,宣傳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思想,成為維新派最有影響的報紙。1898年8月8日出至第69期后改名為《昌言報》,由汪康年主編,至11月共出10期后?
〔7〕見《左傳·成公二年》:“請收合余燼,背城借一!痹谧约旱某窍赂鷶橙藳Q一死戰(zhàn),謂作最后的奮斗。
〔8〕黃興,見本書第48頁注〔22〕。
〔9〕蔡元培(1868—1940),號孑民,浙江紹興人。中國現(xiàn)代民主主義教育家。早年反對清朝專制統(tǒng)治,是光復會的發(fā)起人之一。1916年底任北京大學校長,五四運動期間積極支持學生的愛國運動。1928年起任南京中央研究院院長!熬拧ひ话恕笔伦兒笾鲝埧谷眨沃袊駲(quán)保障同盟副主席。1940年在香港病逝!〗夯ⅲ1883—1954),原名紹銓,江西弋陽人。早年游歷日本和歐洲,受第二國際修正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影響。1911年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創(chuàng)建中國社會黨,標榜社會主義。1921年曾參加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chǎn)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貒,相繼投靠北洋軍閥政府、南京國民黨政府和汪精衛(wèi)的中央政府?箲(zhàn)勝利后被捕,后病死獄中!蔷春,即吳稚暉(1866—1953),原名眺,江蘇武進(今屬常州)人。清光緒舉人。1902年參加上海愛國學社,在《蘇報》工作,鼓吹反清革命。1905年在法國參加同盟會。1907年在巴黎創(chuàng)辦《新世紀》雜志,宣傳無政府主義。從1924年起,任國民黨中央監(jiān)察委員,國民黨政府委員等職。1953年死于臺灣!煆停1884—1915),原名思復,廣東香山(今中山)人,早年留學日本并加入同盟會。1910年春參與組織支那暗殺團。武昌起義爆發(fā)后,在東江一帶領(lǐng)導農(nóng)民起義,號稱香軍。1912年5月回廣州組織晦鳴學舍。稍后,又與鄭彼岸等組織心社,同年7月在上海成立無政府共產(chǎn)主義同志社。1913年8月,在廣州發(fā)刊《晦鳴錄》(一名《平民之聲》)。他是民國初年著名的無政府主義者!£惇毿悖姳緯306頁注②。
〔10〕陳潤霖(1879—1946),字夙荒,號立園,湖南新化人。近代教育家,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后積極創(chuàng)辦近代新式學校。1918年出任湖南教育會會長。畢生致力于教育事業(yè)。曾參加辛亥革命和反對袁世凱、驅(qū)逐張敬堯等活動,贊助船山學社,支持毛澤東辦文化書社、擁護國共合作,共同抗戰(zhàn)。
〔11〕吉野博士,指吉野作造(1877—1933),日本政治家,法學博士。早年留學國外,回國后任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院教授。他提倡民本主義。主張實行普選,曾短期進入政界,1924年辭去教授,專為《朝日新聞》撰稿。曾經(jīng)編印《明治文化全集》。
〔12〕國家社會主義,一種企圖使用國家權(quán)力來進行改革的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思想。主要代表為德國的洛貝爾圖斯和拉薩爾。
〔13〕英國式虛君制,即議會制的君主立憲制。君主不直接支配國家政權(quán),內(nèi)閣掌握行政并形式上對議會負責。
〔14〕朱劍帆,一為朱劍凡,即周家純(1883—1932),湖南寧鄉(xiāng)人!∏迥┝魧W日本,歸國后從事女子教育。1919年底參加驅(qū)逐軍閥張敬堯運動。資助毛澤東辦文化書社。第一次大革命時期,參加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和長沙市黨部的領(lǐng)導工作,為國民黨左派,大革命失敗后流亡日本。1929年返滬后參加宋慶齡、魯迅等發(fā)起的自由大同盟運動。
〔15〕向紹軒(1884—1946),字復庵,湖南辰溪人。早年留學英國,1918年回國后就職于上海明德中學,后明德中學遷武漢并改名為明德大學,擔任副校長。1926年返湘,任湘西汽車局局長。1940年去重慶國立編譯館從事著述工作。1945年返湘任湖南大學教授兼法學院院長。
〔16〕日曜日,即星期日!瓣住币嘧鳌耙,古人以日、月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為七曜。
〔17〕體合作用,生物學名保護色。動物適應棲息環(huán)境而具有的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色彩,有利于獵捕食物和避免受到害敵攻擊。
〔18〕杜威(1859—1952),美國唯心主義哲學家、社會學家、教育學家。杜威教育主義是一種實用主義的教育學說,認為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教學方法應遵循“從做中學”的原理。認為教育也只是一種“工具”,通過它可達到階級調(diào)和。1919—1921年間曾來中國講學,通過胡適等人的傳播,他的學說在舊中國有一定影響。
【上一頁】 【下一頁】 【目錄】 更多毛澤東相關(guān)作品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本文關(guān)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