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這首詞寫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詞前的小序對寫作時間、地點及寫作動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過揚州,目睹了戰(zhàn)爭洗劫后揚州的蕭條景象,悲嘆今日的荒涼,追憶昔日的繁華,作了這首詞,以寄托對揚州昔日繁華的懷念和對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上闋:紀行寫景!盎醋竺,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詞人“解鞍少駐”的揚州,位于淮水之南,是歷史上令人神往的“名都”,“竹西佳處”是從杜牧《題揚州禪智寺》“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得出。竹西,是個亭名,在揚州東蜀崗上禪智寺前,風光優(yōu)美。但經(jīng)過金兵鐵蹄蹂躪之后,如今是滿目蕭條了!斑^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詞人在這里用“以少總多”的手法,只攝取了兩個鏡頭: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和滿城的“廢池喬木”,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鏡頭。當年垂柳夾道、春風彌漫的十里街道,樓閣參差、珠簾掩映,如今卻只見薺菜和野草,城池荒蕪、人煙稀少、房屋傾斜的凄涼情景。結尾三句:“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又轉換了一個畫面,由所見轉寫所聞,氣氛的渲染也更加濃烈。當日落黃昏的時候,悠然響起的清角聲,打破了黃昏的沉寂,這是用音響來襯托寂靜,更增加了蕭條的意緒。這一切交織在一起,一切景物在空間上來說都統(tǒng)一在這座“空城”里,“都在”二字,使一切景物聯(lián)系在一起。寫出了為金兵破壞后留下這一座空城所引起的憤慨;寫出了對宋王朝不思恢復,竟然把這一個名城輕輕斷送的痛心;也寫出了宋王朝就憑這樣一座“空城”防邊,如何不引起人們的憂心忡忡,哀深恨徹。
下闋:傷今懷古,以杜牧筆下當年揚州的繁盛景象來反襯現(xiàn)在揚州的冷清蕭條!岸爬煽≠p,算而今、重到須驚”是作者的聯(lián)想,他聯(lián)想到“杜牧如果重游揚州,面對今天的蕭條,也會感到驚心的。這里的“算”是料想的意思。“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即使杜牧詩才卓著,善于抒情,當他面對揚州這樣的慘狀,也難以表達他無限悲愴的深情,在也吟不出深情的詩句了,因為“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如今二十四橋仍在,明月夜也仍有,橋邊的芍藥花也寂靜的開著,卻無人欣賞,“玉人吹簫”的風月繁華已不復存在了。詞人用橋下“波心蕩”的動,來映襯“冷月無聲”的靜!安ㄐ氖帯笔歉┮曋埃袄湓聼o聲”本來是仰觀之景,但映入水中,又成為俯視之景,與橋下蕩漾的水波合成一個畫面,從這個畫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詞人低首沉吟的形象?傊,寫昔日的繁華,正是為了表現(xiàn)今日之蕭條。
附男聲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