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歸鹿門歌
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自來去。
詩文解釋:
山寺里的鐘聲響起,天色已經(jīng)昏暗,漁梁渡口人們爭著過河喧鬧不已。
行人沿著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著小舟返回鹿門。
鹿門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朧的樹影。不覺中忽然來到龐公隱居的地方。
巖穴的山門及松間的小路靜悄悄的,只有我這個隱者獨(dú)自來來去去。
詞語解釋:
鹿門山:舊名蘇嶺山。建武中,襄陽侯習(xí)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夾神廟道口,俗因謂之鹿門廟,后以廟名為山名,并為地名也!断尻栍洝
晝已昏:天已黃昏。
漁梁:在湖北襄陽城外污水邊。
鹿門:山名,在襄陽。孟浩然在山中建有別居。
龐公:龐德公,東漢襄陽人,隱居鹿門山。《后漢書·逸民傳》載:“龐公者,南郡襄陽人也。荊州刺史劉表數(shù)延請,不能屈,后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采藥不返。”
巖扉:巖洞的門。
幽人:隱士。指龐德公,也是詩人自指。
詩文賞析:
孟浩然家在襄陽城南郊外的峴山附近,漢江西岸,名為“南園”或“澗南園”。鹿門山在漢江東岸,與峴山隔江相對。漢江隱士龐德公,因拒絕征辟,攜帶家眷,隱居于鹿門山,因此,鹿門山便成了隱居圣地。
孟浩然早先一直隱居在峴山南園的家中,后來,在長安謀仕不遇,游歷數(shù)年后,決定步龐德公之后塵,隱居鹿門山。但是,只是偶爾去住住,不過是標(biāo)榜隱居罷了。
詩中描寫了詩人夜歸時一路所見的景色,抒寫了隱者清高的志趣和情懷。本詩自然流暢。筆墨淡雅,景物描寫充滿了生機(jī),令人倍感親切。
這首詩一題《夜歸鹿門山歌》。孟浩然四十歲后,一度隱居于鹿門山。此詩描述了詩人從峴山附近的澗南園家中,夜歸鹿門隱居別墅時一路所見的情景,表達(dá)了他悠閑自適的歸隱心情。
“山寺鳴鐘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