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文主要寫了在三種不同場合聽到的民歌演唱,演唱的方式和內容都不相同。想一想,與你通過電視或其他途徑聽過的演唱會、音樂會相比,云南的歌會有哪些特色,作者為什么會對云南的歌會感興趣。
本題意在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同時力求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三種不同場合中的民歌的方式、內容的差異”參見“課文研討”。教師只需引導學生體會到云南歌會的淳樸自然、氣勢壯觀等特點即可。
二、下面兩段人物描寫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1.這種年輕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開朗活潑,勞動手腳勤快,生長得一張黑中透紅棗子臉,滿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藍布衣褲,腰間圍個釘滿小銀片扣花蔥綠布圍裙,腳下穿雙云南鄉(xiāng)下特有的繡花透孔鞋,油光光辮發(fā)盤在頭上。
2.翠翠在風日里長養(yǎng)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yǎng)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沈從文《邊城》)
這是一個發(fā)散性的問題,答案不強求一律,學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對語言進行細致分析、體味,切忌泛泛而談,架空分析。
第一段以工筆描繪為主,刻畫細膩真實,作者的態(tài)度隱含在字里行間。這段文字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寫面容、寫牙齒、寫衣飾,筆筆細致,如在目前。
第二段著力描寫人物的神韻氣度,流露出作者強烈的情感傾向。為了寫出人物內在的精神風貌,作者運用了比喻、擬人等手法,意在寫出人物空靈動人的精神之美。因此,這段文字顯得飄忽靈秀。
這兩段人物描寫各有千秋。第一段以寫實為主,寫出了人物的面目神態(tài);第二段側重寫虛,寫出了人物的精神風貌。
三、課文第四段,用許多筆墨描寫由呈貢進城時一路的景色,寫“開滿雜花的小山坡”,“各種山鳥呼朋引伴”,還有戴勝鳥和云雀的歌唱。這些內容和“趕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關系?你覺得作者寫這些有什么用意?
“趕馬女孩的歌唱”是這一段的主腦。但是作者并沒有直奔主題來寫這些內容。首先,這是一種寫實:云南確實有著如此美麗的風光,也有如此動人的趕馬女孩,作者此時所做的只是據實而錄──他一筆一筆慢慢描繪,為讀者畫出了一幅充滿自然情趣的山野風光,然后再自然而然地寫到“趕馬女孩的歌唱”。其次,為“趕馬女孩的歌唱”創(chuàng)設了一個動人的場境。山花爛漫,山鳥齊唱,這又是何等的生機活潑,而生活在其間的“女孩”日日領略,潛移默化,在性格氣質上早已漸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地靈人杰,誠哉斯言。第三,山鳥或悠揚或質樸的鳴唱,與“趕馬女孩的歌唱”交相應和,互為輝映,交織成一片動人的山野田園交響曲。
總之,這些內容既是對“趕馬女孩的歌唱”的真實寫照,又是對主腦的鋪墊,還是一種烘托映襯。教師在教學中,不一定在這些手法上大做文章,但必須設法使學生領略文中的意境,感受作者創(chuàng)設的氛圍。也不一定要求學生分析得面面俱到,只要學生有所感受即可。總之,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學習、品味,而不是分析、評論。
四、課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謠,分小組進行交流,看看哪些屬于“見景生情、即物起興”,哪些屬于“用提問方法,等待對方解答”,哪些屬于“唱其他故事,貫穿古今,引經據典”的。有興趣的同學,不妨選一兩首唱一唱,說一說。
本題屬于綜合性的研究性學習內容。一方面可以借此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應該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有關文字),一方面需要學生搜集材料、分析材料,并進行交流討論乃至演唱。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計組織這一活動。也可以與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合并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