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大漠孤煙直,_ 。(王維《使至塞上》)
④___ ,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⑤烽火連三月,__ 。(杜甫《_____》)
⑥人生自古誰無死,__ 。(文天祥《過零丁洋》)
⑦子曰:“默而識之,___ ,誨人不倦……”(《論語》)
⑧故天將降大任與是人也,必先__ ,勞其筋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①悠然見南山②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 ③長河落日圓④但愿人長久⑤家書抵萬金 春望⑥留取丹心照汗青⑦學(xué)而不厭⑧苦其心志(10分)
【2016·江蘇省泰州卷】
4.根據(jù)提示補寫名句或填寫課文原句。(8分。①~④每題1分,第⑤題4分)
① ,其實難副。
② ,寸有所長
③ ,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④ ,不亦樂乎?
⑤邊塞風(fēng)光常常在詩人筆下顯得千姿百態(tài),氣象壯闊,王維在《使至塞上》“ , ”詩句中描繪了塞外平曠、壯觀的獨特風(fēng)光;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 , ”詩句中,用新穎傳神的比喻描寫塞外雪景,頗有浪漫色彩。
4.盛名之下 尺有所短 一年之計在于春” 有朋自遠方來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016·江蘇省無錫卷】
1.根據(jù)課文默寫,并寫出相應(yīng)的作者或篇名。(10分)
①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②問君何能爾?______。(陶淵明《飲酒》)
③_______,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④______,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_______《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⑤烽火連三月,_______。(杜甫《______》)
⑥無可奈何花落去,______,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浣溪沙》)
⑦先天下之憂而憂,_______。(范仲淹《岳陽樓記》)
⑧_______,清風(fēng)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①擇其善者而從之②心遠地自偏③曲徑通幽處④我寄愁心與明月 李白⑤家書抵萬金 春望⑥似曾相識燕歸來⑦后天下之樂而樂⑧明月別枝驚鵠
【2016·江蘇省宿遷卷】
3.默寫古詩文。(8分)
(1)烽火連三月,__________。
(2)沉舟側(cè)畔千帆過,__________。(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4)山重水復(fù)疑無路,__________。(陸游《游山西村》)
(5)__________,無欲則剛。
(6)__________,下自成蹊。
(7)春冬之時,則__________,__________。。(酈道元《三峽》)
3.(1)家書抵萬金(2)病樹前頭萬木春(3)會挽雕弓如滿月(4)柳暗花明又一村(5)壁立千仞(6)桃李不言(7)素湍綠潭回清倒影解析:此題考查古詩文的積累。解答時注意上下句的銜接,不要錯寫、漏寫、多寫、倒寫。
【2016·江蘇省徐州卷】
1.古詩文默寫。(10分)
(1)__ ,風(fēng)正一帆懸。
(2)大漠孤煙直,_ 。
(3)濁酒一杯家萬里,_ 。
(4)子日:“飯疏食飲水,__ ,樂亦在其中矣。”
(5)__ , ,_ ,_ ,山間之四時也。
(6)《雁門太守行》中的“__ ,_ ”兩句,表現(xiàn)了將士們以死報國的堅定決心。
1.(10分,每空1分,添字、漏字、錯字則該空不得分)(1)潮平兩岸闊 (2)長河落日圓 (3)燕然未勒歸無計 (4)曲肱而枕之(5)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清,水落而石出者(6)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2016·江蘇省鹽城卷】
1.古詩文名句默寫。(10分)
(1)為者常成,_________________。(《晏子春秋》)
(2)黃發(fā)垂髫,_________________。(陶淵明《桃花源記》)
(3)誰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孟郊《游子吟》)
(4)___ ,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接天蓮葉無窮碧,_________________。(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6)__ ,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表示友誼不受時空阻隔的詩句是__ ,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行路難》中表現(xiàn)詩人遠大抱負和強烈自信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⑴行者常至 ⑵并怡然自樂 ⑶報得三春暉 ⑷感時花濺淚 ⑸映日荷花別樣紅 ⑹山重水復(fù)疑無路 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⑻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2016·江蘇省揚州卷】
7.默寫。(每空1分,共9分)
(1)感時花濺淚,___ 。 (杜甫《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