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首頁 漢語知識 文言專題 現(xiàn)代文閱讀 小學(xué)語文 初中語文 高中語文 同步作文 教育資源
會員中心 成語查詢 Rss訂閱華語網(wǎng)Rss 2.0
 華語網(wǎng) > 高中語文 > 高考指導(dǎo) > 正文
2011高考語文突破專題——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轉(zhuǎn)載
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論語》)(使……吃)  

3.動詞作狀語  

  錄畢,走送之。(《送東陽馬生序》)(跑著)  

  忽啼求之。(《傷仲永》)(哭著)   

  ☆數(shù)詞的活用  

  數(shù)詞一般活用為動詞,但比較少見! 

  ①“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肽芤恢?’”(《梁惠王上》)  

  ②士也罔極,二三其德。(《氓》)  

  以上幾例中的“一”、“二三”均為數(shù)詞,這里活用為動詞,意為 “統(tǒng)一”、“數(shù)次改變”。

  難點(diǎn)探析  

  “使動”和“意動”的辨析  

  “使動”和“意動”都是詞的活用,二者結(jié)構(gòu)相似,但有區(qū)別,表現(xiàn)在以下兩點(diǎn)上:

 。1)表示的意義不同。用如“使動”的詞,對賓語含有“使它怎樣”或“使它變?yōu)槭裁础钡囊饬x;而用如“意動”的詞,對賓語含有“認(rèn)為(感到)它怎樣”,或者“把它當(dāng)成(看作)什么”的意義。如:

  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項(xiàng)伯殺人,臣活之。(《鴻門宴》)  

  例中“利其然”是“認(rèn)為這樣做有利”的意思,“利”,形容詞用作“意動”;例“活之”是“使之(他)活”的意思,“活”用作“使動”。

 。2)表現(xiàn)的主客觀不同!笆褂谩北仨毷侵髡Z使賓語表示的人或事發(fā)生了變化,這是一種客觀的變化,“意動”的主語沒有讓賓語表示的人或事發(fā)生變化,只是主語的一種主觀認(rèn)識,因而“使動”的主語可以是人或物,而“意動”的主語一般只能指人。如: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 

  句中主語“春風(fēng)”是指物,“春風(fēng)”使江南岸發(fā)生了變化(綠),因而“綠”用作“使動”。再如前例中“父”指人,主語(父)主觀上認(rèn)為“其然”有利,因而“利其然也”的“利”是意動用法。

  【粵題精講】  

1.2009年廣東高考題  

2. (2008年廣東)下列各句中的“之”,屬于代詞作前置賓語的一項(xiàng)是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歸于帝,帝不之罪  

C.訪率軍追之,獲鞍馬鎧杖不可勝數(shù)  

D.將士用命,訪何功之有  

  名師剖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A項(xiàng)為動詞,到任; B項(xiàng)“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C項(xiàng)代詞賓語。D項(xiàng)為助詞,幫助使賓語前置?季涫脚袛,此題為本套試題變化之三。答案:B。  

3.(2006年廣東)下列各句,與“何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晉,何厭之有     D.何故而至此  

  名師剖析:此題考查我們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解答此題,先要看題干,例句是一個什么句式,再仔細(xì)分析選肢中的每一個句子。題干中的句子是一個介詞賓語前置句,“何為”即“為何”,在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要前置。再看選項(xiàng)中,A項(xiàng)是介詞賓語前置句,“何以”即“以何”;B項(xiàng)的“何”(為什么)作狀語,置于謂語之前,是正常語序;C項(xiàng)的“何”(什么)作定語,置于中心詞之前,是正常語序,“何厭之有”為動詞賓語前置,即“有何陋”;D項(xiàng)的“何”的用法與意義同C項(xiàng)! 

  此題的選項(xiàng)全部出自高中課文《廉頗藺相如列傳》《子路、曾皙、冉由、公西華侍坐》《燭之武退秦師》《屈原列傳》。因此,我們要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各種句式,并善于區(qū)別那些貌似相同,實(shí)則不同的句子。也可以借助語法分析,看詞語充當(dāng)?shù)木渥映煞謥矸直! ?/P>

  答案:A! 

  【粵考趨勢】  

  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的考查,近幾年的高考?嫉挠校

  類別  

  例句  

  出處  

  判  

  斷  

  句  

1.            力不足,死焉,職也! 

2.            況,吳人,恃才少所推可! 

3.            今為民害,咎在殘吏,而勞勤張捕,非憂恤之本也! 

4.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5.            民,吾民也。發(fā)吾粟振之,胡不可?  

6.            湯、武非受命,乃弒也。  

7.            季布名所以益聞?wù),曹丘揚(yáng)之也! 

8.            聞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絕王之喜好也! 

2008上! 

2008浙江  

2007年全國1  

2006年福建  

2006年江蘇  

2006山東  

2006全國Ⅱ  

2005天津  

w.w.w.k.s.5.u.c.o.m   

www.ks5u.com  

  倒  

  裝  

  句  

  主謂倒裝  

  未考  

  賓語前置  

1.        此何難之有焉,特上不以為政而士不以為行故也! 

2.        欲而得之,又何請焉?  

3.        不識吾子奚以知之?  

4.        自縣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5.        趙國何求而不得也! 

208天津  

2004福建  

2004廣東  

2004全國Ⅰ  

2005天津  

  定語后置  

1.        竹床一,壘以之;木榻一,臥以之! 

2.        家人瞷見者,悉駭愕,罔測所指! 

3.        良欲籍農(nóng)故為兵者,民大恐! 

2006江西  

2006江西  

2003安徽春  

  狀語后置  

1.        欲潛師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2.        既加之以刑,猶以盜目之,是絕其自新之路也! 

3.        然積以歲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4.        乃招其酋豪,諭以禍福,諸蠻皆以君言為可信! 

5.        飲酒于斯亭而樂之! 

2008江蘇  

2006重慶  

2006安徽  

2004浙江  

2004湖南  

  被  

  動  

  句  

1.        及得召見,遂見親信! 

2.        既復(fù)用,又皆幼君,仕情頓而索寞! 

3.        罪細(xì)且不容,巨猾乃置不問,陛下不出伯獻(xiàn),臣不敢奉詔! 

4.        吾為物所苦,亟起索燭照! 

5.        吳王困于姑蘇之上,而求哀請命于勾踐。  

6.        暉剛于為吏,見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2008江蘇  

2008浙江  

2008安徽  

2006浙江  

2005福建  

2005廣東  

  省  

  略  

  句  

1.         章 君之子若孫,當(dāng)夙夜以繼( 章 君的)志(辦好義塾)為事,毋豐己以自私。   

2.        郭異之,持(之)以白王! 

3.        下列各句括號中補(bǔ)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天臺生困暑,夜臥(于)?維中        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  

B.其煙勃郁,(煙)左麾右旋,繞床數(shù)匝  D.蚊一舉喙,(人)即號天而訴之  

4.        而其弊常豐縟而寡實(shí)。(“!焙笫÷浴坝凇保 

5.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而”前省略“事君者”)  

6.        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bǔ)出的文字,補(bǔ)出后句子意思不符號原文的一項(xiàng)是  

A.(但)無樂有上矣。     B.(景公)令趨駕追晏子其家。  

C.惟夫子之令(是聽)。   D.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 

7.        主簿大驚,遽以白就。(“以”后省略“之”)  

8.        李初不言,尼固詰之,乃以僧告。(“乃”前省略“李超”,“僧”后省略“名”,“告”后省略“之”)  

2008湖北  

2007廣東  

2006浙江  

2006湖南  

2006福建  

2006北京  

2005廣東  

2005湖北  

  固定結(jié)構(gòu)  

1.        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豈為政哉?雖得罪,所甘心焉! 

2.        令欲降之西反戮其使,無乃不可乎?  

3.        比暮至朝去,寧有顧惜心耶?  

4.        且彼異類也,防之茍至,烏能為人害?  

5.        聞同類之相而若無聞,豈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6.        其李將軍之謂也!  

2008安徽  

2006天津  

2005浙江  

2006浙江  

2006浙江  

2002全國  

  從上表可以看出,考查范圍幾乎涉及所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2005年納入考試范圍后,各省市試題都有出現(xiàn)。考查形式,有的單獨(dú)命題,多放在文言文翻譯中綜合考查。2010年的考試,極有可能在客觀題中命題,或在翻譯題中考查。

  近幾年各地高考詞類活用的考查情況如下:  

  例句  

  考查方式  

  出處  

  說明  

  時(shí)陶侃為散吏,訪薦為主簿,相與結(jié)友,以女妻侃子瞻! 

  翻譯題  

2008廣東  

  妻,作動詞,嫁  

  且又大購之,皆不獲,有司苦之! 

  翻譯題  

2008湖南  

  苦,以……為苦  

  日待哺于東南之轉(zhuǎn)餉,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翻譯題  

2008全國1  

  日,作狀語,每天  

  兄為君則君之,己為君則兄之可也! 

  翻譯題  

2008全國1  

  君、兄,以……君、兄  

  郭異之,持以白王。  

  翻譯題  

2007廣東  

  “異”:意動用法,“以……為異”  

  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  

  實(shí)詞題  

2007全國1  

  “祠”:作動詞,祭祀  

  拜住袖其疏人諫  

  實(shí)詞題  

2006重慶  

  “袖”,作動詞“藏在袖里”  

  士類益以此多之  

  同上  

2006全國I  

  “多”意動用法,即“贊揚(yáng)”  

  抉而去之  

  同上  

2006福建  

  “去”,使動用法,即“使……離開”  

  奉糜食母,抱衾寢母  

  同上  

2006廣東  

  “食”,作動詞“給……吃”  

  豈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翻譯題  

2006浙江  

  “先”與“后”,意動用法  

  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貧臣  

  同上  

2006四川  

  “富”與 “貧”,使動用法  

  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萬乘之主  

  同上  

2006四川  

  “怒”使動用法  

  既加之以刑,猶以盜目之  

  同上  

2006重慶  

  “目”,,活用為動詞  

  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同上  

2002上! 

  “奇”,意動用法,“以……為奇”  

  可晨馳至富家,發(fā)櫝出券歸其主  

  同上  

2005重慶  

  “晨”,作狀語, “在早晨”  

  大用則王,小用則亡  

  同上  

2005福建  

  “王”為名詞作動詞,譯為“稱王”  

  馬病肥死,使群臣喪之,欲以棺槨大夫禮葬之  

  同上  

2005全國Ⅱ  

  “喪”為動用法,“為……治喪”  

  自古及今,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  

  同上  

2004廣東  

  “窮”,使動用法, “使……窮困”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同上  

2004湖南  

  “名”,作動詞,“聞名”  

  卿新有功,今西見上,宜勿自伐,應(yīng)對常若不足者  

  同上  

2004天津  

  “西”,作狀語,“往西”  

  掌握高考的命題特征。詞類活用在2005年納入考試范圍后,有多個省市以兩種題型考查:一是單獨(dú)設(shè)題考查;一是放在文言文翻譯中綜合考查。近三年則不同,沒有任何一套試卷單獨(dú)設(shè)題考查,考查的方式有所變化。廣東高考不會單獨(dú)出題,會在實(shí)詞和翻譯中考查! 

  應(yīng)考方法盤點(diǎn)  

1.借助典范例句例詞,分類辨識  

  這是一種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方法。不是死記一些抽象的格式,而是要結(jié)合課文中的典范例句,比較其基本格式及標(biāo)志詞,找出其共同特點(diǎn),從而分類辨識各類文言特殊句式。在閱讀訓(xùn)練或考試時(shí),將試題選句與例句進(jìn)行比較判斷,從而做到舉一反三,提高效率。  

2.對照現(xiàn)代漢語,比較辨別  

  有些特殊句式或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無太大差別,如主語省略與今天基本相同,再如“……為……所……”“……于……”表被動,那么我們可以采用類比的方法,尋找相同點(diǎn),輕松確定其句式。也有一些特殊句式今天已經(jīng)不再使用,但保留在今天經(jīng)常運(yùn)用的成語熟語里,如“唯利是圖”的賓語前置,“弱肉強(qiáng)食”的被動句式,我們完全可以利用起來,加以類比,找出相同點(diǎn),從而確定其句式。而大多特殊句式與現(xiàn)代漢語有著很大的差別,今天已經(jīng)不再使用,那么,我們應(yīng)著眼于二者之間的不同點(diǎn),看文言文的這一語句現(xiàn)代漢語怎么說,從而確定它屬于哪一種句式。不同的用法也可如此比照,得出結(jié)果! 

3.立足語境語感,揣摩把握  

  著眼于對文意的理解,培養(yǎng)語感,在整體語境中揣摩和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特點(diǎn),有助于防止錯誤解讀,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辦法。尤其是確定省略的成分,更要依賴具體的語境來有效地把握。在閱讀訓(xùn)練中,我們一定要將有關(guān)選句放到具體的語境中,聯(lián)系上下文乃至全篇,仔細(xì)體會語感,制訂語意,并進(jìn)行比較辨別,從而準(zhǔn)確判斷其句式特點(diǎn)! 

4.掌握句式特點(diǎn)和用法特點(diǎn),準(zhǔn)確翻譯  

  理解和翻譯文中的句子,往往要以把握常見文言句式為其基礎(chǔ)。因此,掌握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等文言特殊句式及其成分省略等基本知識,顯得至為重要。其次要注意考察具體語境準(zhǔn)確翻譯句子。如果不注意從句式的角度作總體觀照,只注意從一個一個詞作局部的斷章取義,往往會偏離原文大意,將整個句子的意思弄錯! 

  牢記各種特殊句式的特點(diǎn),并同現(xiàn)代漢語句式進(jìn)行比較,明了特殊! 

  不同句式和用法的辨識,首先要運(yùn)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知識理解、掌握文言句式的特點(diǎn)和規(guī)律。例如倒裝句式,它的特點(diǎn)是句子的某些成分不在它應(yīng)有的位置上,為明確句意,翻譯時(shí)要按現(xiàn)代漢語的句子排列順序,將這些成分復(fù)位。其次要分類記憶,舉一反三,平時(shí)記一些典型的例句,需用某種句式時(shí),以此為例,這樣比死記硬背效果要好。  

  備考簡料清點(diǎn)  

 。ㄒ唬┰瓡136  

 。ǘ137頁  

  (三)常見文言復(fù)句  

1.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并列)  

2.         沛公起如廁,因召樊噲出(承接)  

3.         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遞進(jìn))  

4.         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選擇)  

5.      &nb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請你點(diǎn)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文章錄入:505565700    責(zé)任編輯:Gaoge 
相 關(guān) 文 章
2011高考語文突破專題——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2011高考語文突破專題——理解常見文言實(shí)詞在文中的含義

2011高考語文突破專題——圖文轉(zhuǎn)換(第一輪)
2011年高考復(fù)習(xí)系列——識記字型

2011高考語文突破專題——正確運(yùn)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2011高考語突破專題6:辨析并修改病句
2011高考語文突破專題5:正確使用熟語(第一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