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習新知的過程,是思維火花互相碰撞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聽說讀寫的過程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并進的過程,這無疑會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由此,在設計上,漫談初次接觸文言文的體會,從而領悟文言文的特點,進行體會交流,為下面的理解和朗讀奠定基礎。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學生在質(zhì)疑之后分工合作解決疑難,從而讀懂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在匯報合作成果的過程中學生們團結協(xié)作以簡驅(qū)繁,突破難點,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這也打破了傳統(tǒng),形成了開放式課堂。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精美的竹簡文言文,詩情畫意的古琴,將學生帶入情境中,身臨其境,熟讀成誦,改變了傳統(tǒng)的評讀僵局,促進了朗讀、誦讀指導的效率,積累了語言。
三、拓展抒發(fā)真情
本層次的教學采用總結法和課外延伸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通過推薦文言文成語故事以及搜索文言文的網(wǎng)址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這樣首尾呼應,成語貫穿始末,體現(xiàn)了“大語文”觀。
本課還以讀為主線,初步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培養(yǎng)學習文言文的習慣也是相當重要的,這將為以后初中文言文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我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讀通、讀懂、熟讀成誦,感悟?qū)W習方法,同時也讓學生在批批劃劃中養(yǎng)成學習習慣。
《學弈》教學反思
在教學《學弈》時,我重在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感受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我增設了兩個激趣點,介紹了兩種譯文方法。通過文言導入、朗讀訓練、學生質(zhì)疑、探究研討、讀書明理等過程,享受文言文學習的樂趣。
一、反復朗讀感悟方法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我們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優(yōu)良的閱讀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積極地思考。
1、教師范讀引好路子
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沒有相應的基礎,而文言文在讀音、意思、朗讀方法上與現(xiàn)代白話文的巨大差別,都需要教師的有效指導。所以教師的范讀對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這種有滋有味、聲情并茂的朗讀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字斟句酌弄清意思
要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探究的時間,引導他們結合課后注釋弄懂字、詞、句的意思,并通過獨立說、同桌互說等形式予以落實,待別是對課文中的“之”、“其”、“為”三個詞出現(xiàn)一詞多義現(xiàn)象,應引導學生在逐字精讀的基礎上,通過進行比較歸納,弄清他們的不同意思,總結出它們在用法上的規(guī)律。
《兩小兒辯日》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它需要從各個方面進行精心準備。
在以往的教學當中,我總認為文言文深奧難懂,學生自己幾乎不能自主學習,所以我對于文言文的教學大多采用串講的方式。一句一句,手把手的把字詞翻譯交給學生,希望通過這樣使學生課文中存在的疑惑,從來不敢有所怠慢。但我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盡力,學生的效果都很難提高。
為了能有效提高學習效果,我從多方面去精心構思,最后決定屏棄串講的模式,貫徹新課標,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就是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自主學習,充當學習的主人。一節(jié)課下來,我感覺效果還算不錯,得到不少聽課老師的認同和贊賞,學生自我感覺也相當好。
《文言文兩則》教學反思
上課之初就很矛盾,《教師用書》里明明白白地說“小學生初步接觸文言文,教師應樹立‘朗讀是第一位’的觀念。并對文言文如何朗讀做出了具體的方法指導:第一是教師范讀,做到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從而感染學生,激發(fā)誦讀興趣;第二是指導學生讀通順。指導文言文的朗讀方法:一要把朗讀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頓得當,三要讀出不同句式的語氣;第三,在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熟讀,最后達到背誦。教學就應該這樣教,三個層次,有條不紊地進行。但是,在我們的教學中,能就這樣以讀代講嗎?我們教學雖然不是完全為了考試,但是,也必須考慮考試?荚嚨臅r候,讓學生解釋文言文字詞的意思,讓學生說說從文言文中懂得的道理。因此,這就矛盾了,教學中,如果把所有的教學重點放在指導朗讀上,那考試的時候?qū)W生就吃虧了。但是,如果兩者都重視的話,那一個課時是完全沒辦法完成教學任務的。
權衡利弊,我最后決定把自習課利用起來,先用自習課的時間教學生朗讀文言文,爭取做到人人都能讀得流暢,讀出文言文的韻味,此時的讀并沒有什么其他的要求,就是讀通順讀流利,我也不管學生是否讀懂了點什么。不是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嗎?我讓學生反復讀,他們借助注釋多多少少會有自己的理解吧。兩個班,各是一節(jié)晚自習,一節(jié)早自習,都用來讀書了。
正式上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分析重點字詞句的含義,并再次指導了學生的朗讀,有感情的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并在授課結束后指導學生背誦,當然,我們的背誦不僅僅是背誦課文了,重點字,詞,句的意思是要求背誦的。這樣的教學設想,在實際的教學中,還是不能完美地完成。
教學中,我力求讓每個學生能理解文言文重點字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所揭示的道理,并爭取讓這些知識在課堂中能落實。但是實際情況上,課堂中依然有“掉隊”的學生。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所花的時間還是比較少,學生的朗讀不到位!如何安排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時間,我還需要探索。
總之,上完兩個班的課,我有以下的體會,我自己的班級的學生沉悶,但是學生學得比較塌實,孩子們都在動腦動手動口認真學;新接觸的班級的學生活躍,但是,這些孩子們的學習,人云亦云,動口多,動腦少,不專心,不用心!該如何讓兩個班的學生相互取長補短是我思索的問題。氣氛沉悶的如何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而學生不塌實的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看似簡單的問題,在解決的時候還是要老師頗費心機的。
萬里長征還僅僅開步,在以后的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時效率將是我重點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