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 />
從教學過程來看,思路是比較清楚的。從歌曲《天路》引入,扣住一個可以突破上述重難點的句子“風火山,這只巨大的攔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來讀,理論上可以較好地突破上述目標。然后,由此引入建筑工人“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的決心和信念,在品讀這句話四次出現(xiàn)的過程中深入了解工人們的堅毅、勇敢、智慧。同時把本課與詹天佑一課相比較,說說兩篇課文的異同。最后,拓展延伸,要求學生根據(jù)對課文和思想的理解,來給鐵路取名,為課文插圖寫解說詞。在教學時可以說較好地把握了“讀”的原則。
遺憾之處也有,一是在板書中寫課題時丟了一個字,找板擦又沒有找到,最后只能用一個修改符號,二是在一個課時中安排的教學內(nèi)容過多,在教學時前松后緊,使得教學任務沒有完成。三是沒有深挖教材,比如課文中“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了四次,每次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每次出現(xiàn)具有什么含義。由于時間關系就沒有解決。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充滿了昂揚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氣概的文章。文章記敘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環(huán)境惡劣,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施工條件異常艱苦的情況下,西部建設者們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個個世界級難題,攻克了國際性技術(shù)難關,創(chuàng)下了世界鐵路建設奇跡。
這篇通訊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抒情色彩。作者主要采用這樣幾種抒情方法:一是直抒胸臆,通過8個感情色彩強烈的感嘆句,充分表達了筑路大軍的信心與決心以及所遇困難的嚴峻以及克服困難和取得勝利的喜悅之情。二是運用恰當?shù)?a href=/base/xiu/9408.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比喻,如,“鐵龍”“下馬威”“逞兇一時的凍土”“巨大的攔路虎”,更加突出了建設者的豪情壯志。三是語言直白簡潔,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字里行間充溢著樂觀情懷。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二是使學生感受到建設者們身上無私奉獻、樂觀向上和科學創(chuàng)新的精神,在腦海中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三是對西部大開發(fā)有更多的了解。教學本文的重點是把握主要內(nèi)容,弄清建設者們是如何克服復雜冰凍土層、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這些困難的,并從中受到感染。難點是修建風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難及科技攻關的方法。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反思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是一篇略讀課文,但篇幅較長,語句難懂。另外,文中出現(xiàn)的一些專業(yè)術(shù)語學生很難理解。初讀課文,學生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令我頗感意外。學生讀完課文后,我就簡單的解決一下生字詞,便急功近利地要學生認識到開鑿風火山隧道遇到困難有三點:一是凍土層;二是惡劣天氣;三是極度缺氧。并且讓學生理解在克服這些困難的過程中,建設者身上有一種頑強的精神。這么看來,我這節(jié)語文課上了地理課,上了品德課,卻偏偏沒有上出語文課,給學生讀書的時間太少,文章中突出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及困難程度的相關語句,因為我對學生引導的不夠,所以學生理解不細致。再加上重點字詞的講解也是輕描淡寫一帶而過,基礎的內(nèi)容反而學的不扎實。我想這也是學生在閱讀理解能力上提高不大的原因之一。上完這節(jié)課,我總的感覺是除了框架,卻沒有上出語文的血肉。
從學生這方面來看,對于農(nóng)村孩子,知識面和視野較窄,他們對西部開發(fā)和西藏的情況可以說是不了解,文本中呈現(xiàn)的嚴峻現(xiàn)實與學生生活實際相差甚遠,而且這節(jié)課的中心問題也沒有預設好,這節(jié)課并不是僅僅要學生明白修青藏鐵路的艱苦,更要從中看出修這個青藏鐵路的建設者們的高貴品質(zhì),但是沒有對青藏鐵路基本的了解,沒有入情入境的讀書,怎么能體會到?
如果我再上這節(jié)課,課前可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認識到青藏鐵路是祖國西部大開發(fā)的標志性工程,對加快青藏兩省區(qū)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增進民族團結(jié),造福各族人名民,具有重要意義。還可以在地圖上找一找全長1
142千米青藏鐵路的線路:從柴達木盆地深處的工業(yè)新城格爾木起步,越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達雪域圣城──拉薩。了解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復雜的地形結(jié)構(gòu)。
既然這是自讀課文,那我就應該放開手,讓學生按照閱讀提示要求這一個中心問題:“默讀課文,說說青藏鐵路是一條怎樣的鐵路,建設者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自讀自悟,然后交流討論。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吸引學生融入課堂,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另外還可以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好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個性的學生差異,鼓勵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推進學生自學。而作者在表達上感情濃郁,要引導學生細心體會。文中有許多感嘆句,可以讓學生找出來,讀一讀,再說一說表達了作者或建設者們怎樣的情感。同時還要結(jié)合具體詞句體會到,在建設者身上,始終洋溢著斗志高昂、無堅不摧的樂觀主義精神。只有這樣教學,才能體現(xiàn)出語文學科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