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華語網(wǎng) > 現(xiàn)代文閱讀 > 閱讀世界 > 課外閱讀 > 正文

怎樣走向成功之路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不詳

上一頁 目錄頁 下一頁 

怎樣走向成功之路 

譚浩強

按:近年來,北京和外地100所大學邀請譚浩強教授給大學生作了“怎樣走向成功之路”的報告。譚教授通過自己幾十年的豐富而曲折的經(jīng)歷,向大學生深刻地講述了怎樣做人、怎樣做事。他總結(jié)了一個人一生中應當正確處理好的十個關(guān)系。報告觀點鮮明,感情真摯,內(nèi)容豐富,有血有肉,語言生動,富有哲理。深深打動了每個學生的心靈,許多學生站著聽了兩個多小時的報告,會場氣氛十分熱烈。在每一所學校都引起十分強烈的反應。同學們都說:“多年沒有聽到過這樣精彩的報告”。許多學校的領導認為譚教授給大學生上了一堂豐富生動的思想教育課。

下面是譚浩強教授報告的摘要 :

我今年69歲了,即將退出歷史舞臺;仡櫸覀兊囊簧,我可以自豪地說∶我以及我們同時代的知識分子,也就是新中國培養(yǎng)出來的第一代大學生,在幾十年的奮斗歷程中是無愧于社會、無愧于祖國、無愧于歷史的。我們做了我們應該做的一切。

由于我在計算機教育和普及工作中做出了一些成績,受到領導和廣大群眾的稱贊,許多媒體也作了報道,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

常有人問我:"你是怎樣成功的?"在一些人的眼里我現(xiàn)在已是"功成名就"了,許多人很羨慕我。因為每個人都想成功,都想從別人成功的經(jīng)歷中吸取對自己有用的經(jīng)驗。有的人覺得我是一個不平凡的人物,甚至說我是一個"傳奇?quot;的人物。其實我是一個平凡的人、普通的人,有過順利有過挫折,有過成功有過失敗。如果說我是怎樣成功的,無非是認準目標,堅定不移,正確處理面臨的各種矛盾,終生不屈不撓地奮斗。從我?guī)资甑慕?jīng)歷中,我深深體會到∶一個人的成功往往并不完全取決于其業(yè)務因素,而是取決于其全面的素質(zhì)。一個人不僅要學會怎樣做事,更要學會怎樣做人。

一個人在一生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矛盾,必須善于處理好這些矛盾。根據(jù)我的體會,一個人要取得成功,至少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以下10個關(guān)系:

1、 個人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的關(guān)系;

2、 機遇與努力的關(guān)系;

3、 平凡與不平凡的關(guān)系;

4、 政治與業(yè)務的關(guān)系;

5、 理想與勤奮的關(guān)系;

6、 學習與創(chuàng)新的關(guān)系;

7、 專業(yè)與全面發(fā)展的關(guān)系;

8、 順利與挫折的關(guān)系;

9、 個人成就與社會培養(yǎng)的關(guān)系;

10、 年輕時打好基礎與一生健康發(fā)展的關(guān)系。

我想以我的親身經(jīng)歷談談我是怎樣處理這些關(guān)系的。

一、個人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的關(guān)系

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社會。我們應當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在祖國和社會的發(fā)展中發(fā)展自己。

我從年輕時期開始就遇到這個問題。我是在上海市上海中學度過中學時代的,1949年上海解放時我剛剛初中畢業(yè),不到15歲。雖然年紀小還不大懂得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但是對比解放前后,我開始懂得了革命的道理。我們興高采烈地迎接解放,滿腔熱情地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1949年11月上海建團時,我成了上海第一批青年團員。

解放初期,社會秩序很不安定,學校周圍出現(xiàn)壞人縱火、暗殺等破壞活動。我們?nèi)w同學組織起來,白天上課,晚上巡邏護校,防止壞人破壞學校。我們小小的年紀,就已懂得愛與恨,懂得自己對社會的責任。

1950年2月6日國民黨飛機轟炸上海,炸毀了上海楊樹浦電廠,整個上海一片漆黑。我們邊上課邊防空。當天空出現(xiàn)飛機時,不用問不是美國的就是國民黨的,那時沒有我們自己的飛機,眼崢崢地看著美蔣飛機轟炸我們。我們天天仰視著天空,心里只有一個念頭∶"什么時候天上飛的是我們自己的飛機多好啊!"當時我們只有一個愿望∶祖國趕快強大起來,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一切都談不上,更談不什么個人的前途。

1950年6月,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美國第七艦隊封鎖了臺灣海峽,美國軍隊打到鴨綠江邊,美國的炸彈扔到了東北境內(nèi)。黨中央向全國人民發(fā)出?quot;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緊急號召,接著于1951年又號召廣大知識分子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志愿軍,普遍動員大學和高中學生參加軍事干部學校,學習現(xiàn)代軍事技術(shù),保衛(wèi)祖國。這對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是有生以來第一次嚴峻的考驗,是投筆從戎,保衛(wèi)祖國,還是不顧國家安危,只考慮個人前途?每個人都在深思,展開了激烈的思想斗爭。有時自己想通了,但家庭阻撓,又下不了決心。反反復復,形成了思想上的拉據(jù)戰(zhàn)。在這關(guān)鍵時刻,團區(qū)委書記給大家上了一次終生難忘的團課,他介紹了蘇聯(lián)游擊隊女英雄卓婭的事跡,在卓婭上前線時,向組織遞交了一份決心書,她說?quot;如果祖國需要,我將用自己的鮮血交團費"。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們每個青年團員的心,我和同班的不少同學也向組織寫了血書,表示了同樣的決心。

當時一首蘇聯(lián)革命歌曲響徹全國,激蕩著每個人的心,這就是《共青團員之歌》:"聽吧!戰(zhàn)斗的號角發(fā)出警報,穿好軍裝,拿起武器,青年團員們集合起來,踏上征途,萬眾一心,保衛(wèi)國家!……"。唱紅這首歌的不是歌星,而是我們----抗美援朝時代的熱血青年。我們唱著這首歌去報名,不少人唱著這首歌奔向前線。我們一個小班有三分之二的同學都報了名,有12位同學光榮的參了軍。其中有一位女同學到了朝鮮前線當了志愿軍文工團員,后來立了功成為中國人民志愿軍歸國報告團的代表。有兩位同學現(xiàn)在成了少將。但是我想當初他們決不會為了將來要當少將而參軍的,他們是抱著獻身的精神參軍的。

曾經(jīng)有一位記者問我:不是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嗎?你現(xiàn)在是名教授,當初你是否立志要當名教授,從而為此目標不斷奮斗?我回答說:"當初我做夢也沒想過要當教授,那時唯一的愿望就是國家不能垮,只要國家不垮,要我干什么都可以"。

1952年我高中畢業(yè)了,已經(jīng)報名報考清華大學,臨考前,上海團市委派人找我談話,說上海的中學政治思想工作薄弱,領導上要求將一些優(yōu)秀的中學團干部留在中學從事政治思想工作工作。組織上希望我放棄考大學,到中學當政治輔導員。我二話沒說,表示同意,這樣,我沒有參加高考而被分配到上海復旦中學當政治輔導員。

1953年夏天,我國的高校進行大規(guī)模的院系調(diào)整,擴大招生名額,當年的高中畢業(yè)生全部進入大學人數(shù)還不夠。黨中央決定從工農(nóng)兵和社會上有覺悟的知識青年中抽調(diào)一部分人考大學,以改善大學的政治成份。這時,組織又找我談話,說:"現(xiàn)在需要優(yōu)秀的在職干部考大學,你愿不愿意上?"但是不是保送而是和一股學生一樣參加高考,一分也不加。這時離開考試只有3個星期了,我說試試看吧。復習了3個星期,還未等我復習完,高考開始了。后來考上了清華大學電機系,電機系是當時清華取分比較高的一個系。

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具體發(fā)展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很難事先準確地預測到一生中每個階段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只有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全身心投入,在推進社會發(fā)展的同時使自己得到發(fā)展。有人主張所謂"自我設計、自我奮斗、自我實現(xiàn)",我認為∶如果離開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去自我設計,是不現(xiàn)實的。

幾十年來,我從來沒有一次拒絕過組織的分配,或向組織討價還價?quot;文革"中我剛從下放的江西農(nóng)場回到北京,領導找我談話,說清華大學四川綿陽分校工作薄弱,環(huán)境艱苦,希望調(diào)我去綿陽分校去工作,我又二話沒說,在那里一干又是三年,直到"四人幫"垮臺前夕才回到北京。

個人只能在社會的發(fā)展中發(fā)展自己,沒有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是不會有個人的發(fā)展的。1986年在日本東京召開了"國際計算機教育大會",我在大會上介紹中國的計算機教育時,講到我們所編著的《BASIC語言》一書,當時發(fā)行了400萬冊(現(xiàn)在已達1200多萬冊)。在休息時一位美國專家問我:"你是不是講錯了或者是翻譯錯了,是4萬冊吧?" 我用筆在紙上寫一個4和六個0,即4,000,000。他翹起大姆指說:"一本科技書發(fā)行了幾百萬冊,真是世界奇跡!" 我平靜地回答他:"中國有10億人口,400萬不算多"。我很幸運,生活在有10億人口的中國,如果我生活在只有1000萬人的國家,即使你本事再大,連剛出生的嬰兒也發(fā)一本,也到不了現(xiàn)在1200萬冊的紀錄。只有在中國,人口眾多,改革開放,發(fā)展科技,普及電腦,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紀錄。離開了中國這個環(huán)境,我將一事無成。有人問我為什么不去美國,我說∶"短期去參觀一下是可以的,但是要我到美國做三等公民,我決不去。因為中國是我的事業(yè)發(fā)展和成功的土壤"。

愛祖國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很具體的。國家為個人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和條件,而個人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反過來推動了社會,這就是個人與社會關(guān)系的辯證法。有人對我說:"你真了不起,《BASIC語言》和電視講座開辟了我國第一次計算機普及高潮的局面,對中國的計算機普及作出重要的貢獻"。我說;應當反過來說,是中國的計算機普及的需要造就了計算機普及和《BASIC語言》。不是英雄造時勢,而是時勢造英雄。如果沒有譚浩強,也會有別人來完成這個事業(yè)?赡茏T浩強認識早一些,投入多一些,做得好一些而已。

二、機遇與努力的關(guān)系

一個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機遇?赡苡泻玫臋C遇,也有一些不利的機遇。如改革開放就是好的機遇。"文革"就是不好的機遇。有的人成功了,認為得益于機遇,不得志時常嘆息"機遇不好","生不逢時"。

有人對我說:"你的成功主要是機遇好,趕上計算機普及高潮"。這無疑是對的。同時也應當看到:機遇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把機遇變成現(xiàn)實的。機遇只是一種可能性,不會自動變成現(xiàn)實,要把機遇變成現(xiàn)實,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天上是不會掉下餡餅來的?茖W家巴斯德說過:"機遇只偏愛那些有準備、有頭腦的人"。

我想談談我是怎樣遇到機遇和處理機遇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開始普及計算機,應該說這是一個機遇,需要大量的教師,大量的教材。1978年,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擴招兩個班的學生,快開學了,發(fā)現(xiàn)講程序設計課的教師不夠。我當時是清華大學計算中心黨支部書記。有人對我說∶"你這個黨支部書記現(xiàn)在反正事情不多,你去講課吧!"但是我并不是學計算機的,我學的專業(yè)是自動控制,在我上大學時,根本沒有上過計算機的課程。當時我對BASIC語言并不熟悉,更談不上精通了。此時離開上課只有3個星期了。我想總是需要有人去做這個工作的,要別人去做也有困難,我應該勇挑重擔,克服困難知難而進。我一口答允下來,全身心地投入,到圖書館找了一些外國的書看,還沒等我看完,就開學了。我只好邊炒邊賣,一面講前面的,一面準備后面的。過去從事政治思想工作所受到的鍛煉,這時幫了我的忙。我講課邏輯性強,內(nèi)容生動,能吸引人,我的課排在下午,一般下午上課學生容易打瞌睡。但是我上課時學生從不打瞌睡,而且爭坐第一排,學生把BASIC語言課稱作"烏拉課"。 后來中央電視臺要辦計算機電視講座,向全國播講BASIC語言,到清華大學物色老師,大家就推薦說∶"應當請譚浩強去講,他的課是烏拉課"。 就這樣我上了電視臺。為了配合講電視講座,就編寫了《BASIC語言》一書,這是我的處女作,結(jié)果一炮打響,成了世界紀錄。從此我從事計算機普及教育一發(fā)不可收拾,走上了計算機教育與普及的不歸路。

我從一個未學過計算機的人,44歲開始學習計算機,現(xiàn)在成為所謂的"大師",轉(zhuǎn)變幅度如此之大,成果如此豐碩,的確得益于機遇。沒有適當?shù)臋C遇,是難以成事的。但是也不要把機遇想得太神秘和玄乎。機遇到來時顯得非常"平常",沒有人會告訴你"這就是你發(fā)展的機遇"。往往是一個人的思想敏銳程度和素質(zhì)決定他能否抓住機遇。

可以說,我有許多"巧遇", 但是必然性是寓于偶然性之中的。如果我沒有對每一個機會作出積極的反應,那么下一個機會也不會光顧我。如果解剖一下我開始轉(zhuǎn)向計算機教育的機遇,可以看出它是由三個小的機遇(或者說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的∶第一,需要有人去講課,而且是你從來未學過的,你上不上?我毫不猶豫地接受任務,迎接新的挑戰(zhàn)。第二,怎樣對待講課?是應付差事,還是全力以赴,克服困難,千方百計把課講好。只有把課講成"烏拉課",有了堅實的基礎,才能在需要時毫不困難地、順理成章地到電視臺講課。第三,即使上了電視臺,也不一定都能成功,現(xiàn)在上電視講課的、作報告的、唱歌的、說相聲的人何止千百人,并不是每人都同樣成功,大多數(shù)人是事過境遷,煙消云散,能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是不多的。我遇到許多人,他們對20年前我在中央電視臺的講課記憶猶新,如數(shù)珍寶,認為引導他們進入了計算機應用的大門。

現(xiàn)在看來,我抓住了每一個機會,而且每一步都做得很好,只有把上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好,才能有下一個機遇,才導致最終的成功,在任何一步上稍有疏忽或放松,都會使機遇的喪失。

許多人說我充分地利用了機遇,從事后看來我是做對了。但是面臨著同樣的機遇,不同的人可能會作出不同的反映。有的人沒有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機遇,而往往由于各種原因讓機遇在他面前輕輕地滑過去了,等他悟過來時,已經(jīng)晚了一步,F(xiàn)在大家都認為當初寫《BASIC語言》是抓住了機遇。應該說,能寫B(tài)ASIC的人很多,有的人肯定會比我們寫得好,但是那時有人卻認為"BASIC語言水平低,沒什么好寫的", 錯過了機遇。而我始終認為:干什么只要好好干,都 會取得成果。

我體會,對于機遇,一要敏感,二要舍得付出。要敏銳地發(fā)現(xiàn)機遇,緊緊地抓住機遇,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干,最大限度地利用機遇。

三、平凡與不平凡的關(guān)系。

20年來,我獨編和合編了130種計算機書,主編300多種,發(fā)行量超過4400萬冊!禕ASIC語言》發(fā)行1200多萬冊,《C程序設計》發(fā)行530多萬冊,F(xiàn)ORTRAN, PASCAL, QBASIC等書的發(fā)行量均居全國首位。我在中央電視臺向全國播講了BASIC, FORTRAN, PASCAL, QBASIC, VB等7種計算機語言,觀眾超過500萬人。從今天的成果來看,說起來真好象有些"不平凡"。

其實,回到20年前,我做了一件十分普通的事,甚至是別人看不起的事。無論我還是別人都不會想到搞計算機普及這種工作會出名,會出大成果。有人認為∶有水平的人應當去搞科研,搞高精尖,那才能出成果,獲大獎。干計算機普及是水平低,沒水平的人才干這種工作。我是頂著很大的壓力堅持下來的。我當時沒有考慮什么水平高低的問題,只是看到有那么多的人想學計算機,但是又感到計算機難學,我覺得作為教師,首先應當想到的是他的工作對象,要使千百萬群眾更快地進入計算機的大門。我多次說過∶"只要社會需要,水平低我也干"。

許多人問我是怎樣成功的。我說:"當初我們寫這本書的時候,做夢也沒想過會創(chuàng)世界紀錄。我們只是想到社會需要。"

面對平凡工作,有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應付或者是出色完成。我努力把每一件平凡工作都做好。我提出:"要把計算機從少數(shù)計算機專家手中解放出來,使它成為廣大群眾手中有力的工?quot;,我為此整整奮斗了20年。我想我們應該寫出一些使初學者容易入門的書。我們在寫《BASIC語言》這本書的時候,提出要與讀者將心比心,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站在讀者時立場上來思考問題的,充分設想讀者在學習中會有什么困難,用讀者易于理解的方式和語言去講清復雜的概念,在寫法上有重大突破。在中央電視臺講課后,在全國一炮打響,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

其實一切不平凡的業(yè)績都源于平凡。長征很偉大,但卻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小平同志的子女曾經(jīng)問小平同志:"長征是怎么過來的?"小平同志說了三個字"跟著走"。跟著走看起來很平凡,但卻走出一個偉大的長征。

我體會∶平凡與偉大是同一事物的兩個側(cè)面。從橫向看,每天的工作都很平凡,但是把每一件平凡的工作做好,做得比人家好,好上加好,就創(chuàng)造了不平凡,從縱向看,你完成了一件不平凡的業(yè)績。

有些人覺得自己要做驚天動地的事情,整天想干"轟轟烈烈"的、"不平凡"的事,不屑于做眼前的平凡工作,往往"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意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要從平凡工作銎穡υ諂椒駁墓ぷ髦兇齔霾黃椒駁囊導ā?br>

我的體會是∶一不要輕視平凡;二不要把平凡工作做成平庸。平凡和平庸是兩個概念,平凡是工作崗位,平庸是工作態(tài)度。任何崗位都能出成果,出人才,出奇跡,關(guān)鍵看你怎么干。

目標要遠大,工作是平凡。不要抽象地追求"偉大",而要把平凡工作做成偉大!

四、政治與業(yè)務的關(guān)系

一個人必須全面地鍛煉自己,在年輕的時候多參加社會活動,擔任些社會工作,在政治思想上打好基礎,對今后的一生在政治上、業(yè)務上的成長都有好處。

我14歲入團,18歲入黨,從1949年入團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我在青年團里生活和工作了17年,這段經(jīng)歷對我一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清華大學在"文化大革命"前長期堅持"雙肩挑"制度(即一個肩膀挑業(yè)務擔子,一個肩膀挑政治思想工作的擔子)。我從1955年起,擔任清華大學學生政治輔導員,1956年到1959年擔任了3年清華大學學生會主席,畢業(yè)后留校擔任清華大學團委副書記,"文革"后擔任清華大學綿陽分校黨委常委,清華大學分校副校長,在政治思想上受到很多的鍛煉,終生受益。

前幾年有一次在清華園里遇到了艾知生同志(當時他是廣電部的部長,60年代初他是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兼團委書記,我曾在他領導下工作),他對我說:"你現(xiàn)在是計算機權(quán)威了,是電視明星,當年你是學生工作干部,大家都認為你會走當干部的路。現(xiàn)在你在業(yè)務上很有成就,你怎么會轉(zhuǎn)變得這么快?有什么體會?"我回答說:"這得益于蔣南翔校長倡導的雙肩挑制度,使我在政治上和業(yè)務上都受全面的鍛煉,現(xiàn)在讓我干什么都可以,都能干好"。在"文革"時,有些曾經(jīng)擔任過政治輔導員的同志,后悔當初做政治思想工作,認為業(yè)務受了影響,耽誤了青春,現(xiàn)在還要挨斗。我卻從來不后悔這段經(jīng)歷,因為第一我們的工作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第二對自己成長很有好處。

我認為政治和業(yè)務在微觀上、在時間上是會有矛盾的,但在宏觀上是相互促進的。因為一個人在政治上的能力和在業(yè)務上的能力往往是相通的,有本事的人,做什么都有本事。因此,我們必須全面培養(yǎng)自己的素質(zhì),使自己在思想上和業(yè)務上都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根據(jù)自己的體會,總結(jié)了從事政治思想工作促進業(yè)務工作的十個方面:

(1)有較強的事業(yè)心, 富于進取;

(2)思想敏銳,對新事物敏感;

(3)善于全面辯證地思考問題;

(4)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和工作能力;

(5)聯(lián)系群眾, 熟悉自己工作的對象;

(6)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7)有較強的文字能力;

(8)能團結(jié)人,會與人合作共事;

(9)不墨守成規(guī),有開拓精神;

(10)安于平凡工作, 又在平凡工作中努力創(chuàng)造不平凡的業(yè)績。

我今天能取得一些成果,與我過去的工作經(jīng)歷有很大的關(guān)系。過去在青年團工作中,經(jīng)常深入群眾,培養(yǎng)了群眾觀點,熟悉學生的特點和思想規(guī)律,在工作中學會辯證地分析問題,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作風,不隨風倒,不趕浪頭,這些對我后來的工作很有幫助。過去常給學生作報告,寫過不少工作總結(jié)和報告,鍛煉了表達能力和文字能力,這對我講課和寫書也很有幫助。

由于受到全面的鍛煉,只要工作需要,無論要我做黨政工作,還是做業(yè)務工作,我都能做,而且都能做好。

希望大家珍惜青年時期參加社會工作的機會,有意識地鍛煉自己。

五、順利和挫折的關(guān)系

有人曾問冰心老人:"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她回答兩個字∶"勤奮"。我想這是對的,但我想補充兩個字"理想"。即 理想加勤奮 會促成你走向成功之路。理想使人生活有目標,勤奮則是實現(xiàn)理想的保證。

俄國文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得好∶"一個人的活動 ,如果不是被高尚的思想所鼓舞,那它是無益的,渺小的"。一個有理想的人,應當 做物質(zhì)的主人 ,而 不做物質(zhì)的奴隸 。沒有正確理想的人,生活沒有目標,缺乏正確的動力。

但是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想出艱苦的勞動,那么愿望再好,也只能是"畫餅充饑"。無論古今中外的科學家和政治家在談到成功的要素時,都離不開"勤奮"兩個字。門德捷也夫說過:"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終身勤奮"。愛迪生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要想有成就,必須作出艱苦的努力,要能吃苦,準備付出代價,舒舒服服、安安逸逸是干不成大事的。美籍華裔科學家李政道說過他一周工作100小時。我算了一下,比他少多了,大概85小時。但是這也是很不容易的,每周7天,平均每天12小時。也就是上午4,下午4,晚上4。

從70年代末我寫第一本書開始,20多年來我從來沒有一天在12點以前睡過覺。我沒有周末,沒有暑假和寒假,沒有新年和春節(jié),白天上班晚上寫書。20年沒有完整的看完一部電視連續(xù)劇(除了《三國演義》),沒有看完一場足球賽。時間是個常數(shù),要做的工作很多∶校內(nèi)校外、行政工作、業(yè)務工作、社會活動、著書立說┅┅。我這個人有個特點,無論干什么事不干則已,要干就必須干好,要干得有特色。而要出成果,必須付出代價,要勤奮工作。我采取兩個方法,一是擠時間,二是提高效率。比如:用完整的時間寫書,零碎的時間用來思考,在火車上還可以校對稿件。

有人說∶"你難道對看電視、看體育比賽沒有興趣嗎?"不是,我的興趣很廣泛,但是為了完成一個主要的目標,我不得不放棄一些次要的東西。

這里引出一個 得失觀 的問題,有得必有失。我認為只要 得大于失 就值得干。一個人不能把所有的好事都攬到自己的身上。有的人又想當院士、科學家,又想當部長、大干部,又想當大款、掙大錢。我認為同時實現(xiàn)這三者是不可能的,能實現(xiàn)一者就很不錯了。你必須選定一個目標。假如你想當大科學家,你要準備在科學的園地里終生辛勤耕作,要能經(jīng)受住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耐得住寂寞。假如你想當大干部,你得到的是人民的信任,得到的是權(quán)力,你失去的是個人發(fā)財?shù)臋C會,F(xiàn)在有的人又想當官,又想發(fā)財,還利用當官來發(fā)財,非犯錯誤不可。奉勸各位∶如果你們以后想當官(不論多大的官),要先想清楚,下決心放棄個人發(fā)財?shù)臋C會,才去當這個官,否則不要去當官,以免害人又害已。有人當了大老板,錢雖然有的是,汽車、別墅、美女,物質(zhì)生活應有盡有,但又感到精神空虛,沒有職稱,又覺得當院士好。

干什么都光榮,都有得也都有失,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患得患失,結(jié)果一事無成。

一個人不要光想占便宜,做人要學會吃虧。做老實人,吃點虧不是壞事,什么虧都不想吃的人,最后要吃大虧。當你吃虧的時候,不要覺得自己倒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古人常說∶ 吃虧是福 ,我一生吃過不少虧,我體會∶ 會吃虧才能成大器 。

六、理想和勤奮的關(guān)系

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知識就是財富。要有強烈的渴求知識的愿望,要 一輩子勤奮學習 ,否則無法跟上時代的發(fā)展。尤其是搞計算機的,更為如此。我對北京一個大學計算機系學生說∶"你們選擇了一個大有前途的專業(yè),但同時也選擇了一個需要終生付出艱苦勞動的專業(yè),搞計算機的人必須準備比別人付出多一倍的勞動,如果沒有這個思想準備,我勸你們改行"。要活到老,學到老,干到老。我69歲了,也要天天學習,否則就落后。

一個人不可能一生死守一個專業(yè),死守大學里所學到的東西。要善于發(fā)展自己的知識,F(xiàn)在50歲以上搞計算機的人,90%以上原來不是學計算機的,是"改行"的。過去人們往往有一種概念,大學里學什么專業(yè),一輩子只能從事這個專業(yè),否則就是"學非所用",就是"浪費人才",我認為這樣理解太狹隘了。大學只有4年,學專業(yè)課程只有2年,這2年怎么能管一輩子幾十年呢!其實,一輩子只干自已所學的專業(yè)的人是少數(shù)。孫中山是學醫(yī)的,當了政治家;魯迅也學醫(yī),當了文學家;清華大學老校長蔣南翔,是學文學的,參加后革命搞青年工作,后來到當清華大學校長,卓有成效地領導了全國最大的工科大學。

我入大學時學的是工業(yè)企業(yè)電氣化專業(yè),四年級時調(diào)到自動控制系,70年代末又從事計算機教學。在學生時代沒有學過計算機課,我所有的計算機知識都是自學的。我覺得"改行"不是壞事,是根據(jù)需要發(fā)展自己的知識。請問∶當初我"改行"搞計算機好呢,還是死守一個專業(yè)好?我學過三個專業(yè),知識面更寬了,機遇也更多了。

現(xiàn)在在大學里不可能學到以后一輩子所用到的知識,我體會∶與其說大學的作用是學習具體的專業(yè)知識,還不如說是學習" 怎樣去學習 ",打下今后學習的基礎。

要學會學習,現(xiàn)在學生中有以下三種狀況∶(1)老師講過的還是不會,這就達不到要求了。(2)老師講過的會,別的不會。這可能是多數(shù)。(3)老師未講過的也能學會,這可能是少數(shù)。入學時,一般學生的情況是不教不會,畢業(yè)時,應該做到 無師自通 。要善于自學,自己發(fā)展知識,著眼點應當由 學會什么 發(fā)展為 會學什么 ,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每個人都應當培養(yǎng)自學的能力。

在學習的基礎上還要強調(diào)創(chuàng)新,21世紀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要提倡創(chuàng)新的精神,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不要墨守成規(guī),別人怎么干,我就怎么干,這樣的精神狀態(tài)難以有創(chuàng)新。有人以為創(chuàng)新是科學家的事,只有搞發(fā)明的人才需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其實每項工作中都有創(chuàng)造,做任何工作都需要創(chuàng)新。沒有創(chuàng)新,社會就不會前進。

我是當教師的,搞計算機教育和計算機普及,一般人認為那是最普通的事,最常規(guī)的事,很難有什么創(chuàng)新和突破。實際上,這項工作很有學問,很多問題值得思考。我從事這項工作20年,思考了20年。對有些人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反復琢磨,提出自己的看法。譬如,學計算機一定要從二進制學起嗎?什么人需要學習不同數(shù)制的轉(zhuǎn)換?不同的對象需要什么樣的知識結(jié)構(gòu)?怎樣才能使初學者容易入門?怎樣寫書才能使人讀懂?┅┅。這些問題都包含了創(chuàng)新的內(nèi)容。

我寫的書和別人不同,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風格。傳統(tǒng)的教學和教材采取這樣的三部曲:提出概念----解釋概念----舉例說明。我則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了新的三部曲: 提出問題----介紹解決問題的方法----歸納出一般規(guī)律和結(jié)論 。這是從實踐中摸索出來的。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對于計算機應用課程是很適用的,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寫書的時候決不模仿現(xiàn)成的模式,更不照搬別人的東西,那是沒有出息的。我力求在每一個問題上都有創(chuàng)新,在原有基礎上有所前進。

過去人們對"標新立異"一詞的理解多為貶意的。其實在科學技術(shù)領域內(nèi),應當提倡標新立異,"新"和"異"有什么不好呢?當然,我們提倡的是在科學的思想指導下創(chuàng)新,而不是毫無根據(jù)的胡思亂想。

七、學習與創(chuàng)新的關(guān)系

常有人誤認為,那些有成就的人,都像苦行僧似的,科學家都是書呆子,沒有愛好,沒有感情,不顧家庭,只會看書,只會工作,生活枯燥,沒有個性。這完全是一種誤解。一個人應當熱愛生活,具有豐富的知識和廣泛的興趣,培養(yǎng)全面的素質(zhì),而不應當是一個書呆子。只有熱愛生活,才能有創(chuàng)造未來的高度熱情,不能愁眉苦臉地生活和工作。

我在學生時代,是很活躍的,我喜歡聽古典音樂,愛看芭蕾舞,愛看話劇和歷史小說。芭蕾舞《天鵝湖》我前后看了十多遍,晚上臨睡前總要看一會兒歷史小說,每年元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我都要觀看現(xiàn)場轉(zhuǎn)播。每次到外地開會,我總利用這個機會參觀當?shù)氐拿麆俟袍E,了解當?shù)氐娜宋摹v史、地理的情況,以豐富自己的知識。爬山的機會也不放過,每次我都能爬到山頂。有一次去成都開會,在參觀武侯祠的時候,看到一副對聯(lián):

能攻心則反側(cè)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zhàn)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

我覺得挺好,很有辯證法,不僅是文學,是歷史,還包含做人做事的哲理,就把它記住了,經(jīng)常吟誦,反復琢磨。

又有一次去昆明,接待單位陪我去參觀圓通寺,又看到一副對聯(lián)∶

會道的一縷藕絲牽大象

盲修者千鈞鐵棒打蒼蠅

我覺得很有意思,它告訴人們做事要動腦筋,要講究方法,講求效率。我在多次報告中援引這副對聯(lián),要求從事計算機教育的人注意改進教學方法,使初學者容易入門。

知識面廣,興趣廣泛,會使一個人的思想活躍,聯(lián)想力豐富。注意在生活中累積知識,它會在無形之中幫你許多忙。我講課生動,寫書善于舉例都得益于知識面寬,我常用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某些概念,例如C語言中二維數(shù)組的指針是比較難理解的一個概念,抽象地解釋這個概念學生很難弄懂,我舉了部隊集合點名的例子,一下子就把問題說清楚了。有人說這個例子"絕了"。平常腦子里東西多了,講課時例子就會順手拈來。

我覺得大學生應該具有全面的素養(yǎng),包括思想修養(yǎng)、科學修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文學修養(yǎng)、藝術(shù)修養(yǎng)等。搞業(yè)務的人,不能只對業(yè)務感興趣,應當全面發(fā)展,具有較高的素質(zhì),F(xiàn)在有的大學生中國字寫得很差,文句不通順,歷史知識貧乏,這是很令人遺憾的。

八、事業(yè)與全面發(fā)展的關(guān)系

人們常常希望自己一帆風順,萬事如意。但是事實上一個人不可能一生都順利,幾乎每一個有成就的人都經(jīng)歷過種種挫折和失敗。我認為,沒有挫折的經(jīng)歷不是完整的經(jīng)歷。

要取得較大的成功,就要走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就需要冒風險,就要準備失敗。要想太平,安安穩(wěn)穩(wěn)過生活,可能不會冒多大風險,但是也不會有大的成功,

我年輕時一帆風順,紅旗下長大,始終受表揚,一路春風。在我入黨時組織上找我談話說:"一個黨員需要經(jīng)受各種考驗,你有沒有思想準備?"我慎重地回答說∶"我想過了,沒有問題"。我當時想到的考驗:一是戰(zhàn)爭,二是到艱苦環(huán)境工作。但是我做夢也沒想到象"文化大革命"這樣特殊形式的考驗。

1966年6月我正在北京延慶縣參加"四清"工作,突然爆發(fā)了"文化大革命",清華園里"起火"了,一個通知把我們?nèi)w四清工作團的同志調(diào)回學校,剛下汽車就被"造反派"戴上了高帽,進行殘酷斗爭,說我是"蔣南翔黑線人物"、"走資本主義當權(quán)派"、甚至是"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罪狀好幾十條,其中有一條說:我在當學生會主席時,在一次干部會上曾說,吃飯時不要播放節(jié)奏感很強的進行曲,最好多播一些民族歌曲或抒情曲,讓大家在吃飯時輕松一些。這被上綱為"反對唱革命歌曲"、"反對學習中國人民解放軍"。還有我曾經(jīng)在干部會上說,學習毛主席著作,不要背現(xiàn)成結(jié)論,應當融會貫通,多思考,想通了才去做。這被上綱?quot;譚浩強提倡在'想'字上多下功夫,對抗林副主席提倡的"在用字上狠下功夫"。在那時有理無處說,是非顛倒,黑白混淆,欲加之罪,何患無詞。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就能把你打翻在地。

士可殺不可辱,大文豪老舍先生以死來抗議對他的侮辱。許多優(yōu)秀的干部和專家受到肉體上和精神上的長期非人的折磨,要熬過來真是不容易。"文化大革命"是一場歷史悲劇,對每個人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我被批判、斗爭、下放勞動共達6年之久,正值我32歲到38歲的大好年華。詩人雨果說過:" 人在逆境里要比在順境里更能堅強不屈,遭厄運時比交好運時更容易鍛煉身心 "。挫折和失敗可以使人一蹶不振,也可以使人堅強起來,更加成熟。在那黑暗的日子里,我始終沒有動搖對黨和祖國的信念,相信"黑暗即將過去,曙光就在前頭"。

壞事是不好的,但是它可以變成好事,使人受到鍛煉,我被下放江西勞動兩年,我心里想我從小生活在城市,沒到農(nóng)村長期生活過,一不會插秧,二不會犁地。既然來了就利用這個機會好好鍛煉一下,插秧會戰(zhàn)時我報名參加突擊隊,插秧速度比別人快,收割時我學會駕馭水牛拉車,運送水稻。"文革"后有一次有一個美國代表團到清華參觀,看見我蹬著三輪車拉教材,趕緊拿出照相機照相,因為在美國不可能有教師蹬三輪車拉書。他們問我?quot;你怎么蹬三輪呢?"我說∶"開學了,教材剛到,為爭取時間,我自己去拉教材"。他們問∶"你是什么時候?qū)W會蹬三輪的?"我說,"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學的",F(xiàn)在我會騎自行車,會騎助動車,會騎摩托車,會開小汽車,會騎三輪車,還駕駛過牛車,這不挺好嘛。一個人應當利用一切的機會進行學習和充實自己。

有人經(jīng)得住順利環(huán)境,卻經(jīng)不住挫折和失敗的考驗;有人經(jīng)歷得起物質(zhì)上的艱苦,卻經(jīng)不起政治上的風浪和挫折;有人能經(jīng)受對敵斗爭的考驗,卻經(jīng)不起革命隊伍內(nèi)部的委曲。做一個革命者,應當經(jīng)受住各種形式的考驗。從我的切身體會中,我深深感到∶一個人 失敗時要沉思,成功時要謹慎 ,而不要 失敗時氣餒,成功時驕傲 。

經(jīng)過了挫折和失敗的考驗,我變得更加成熟了。雖然"文化大革命"已經(jīng)過去,但是不要幻想沒有矛盾。人怕出名豬怕壯。我出名了,說我好話的固然多了,但也聽到不少的壞話。例如,前幾年,有人把BASIC語言貶得一錢不值,甚至說"譚浩強毒害青年"。在知識分子中,也常有文人相輕,門戶之見,互相妒忌,甚至有人無中生有地進行人身攻擊。有的領導排斥異己,妒忌賢能,喜歡整人,我也受到過壓制和不公正的待遇。對此,我已習已為!,F(xiàn)在無論誰說我好話或者說我壞話,我都淡然處之。我想∶反革命都當過了,這點小事算得了什么。

一個人不能只聽好話,不聽壞話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的書發(fā)行了4400萬冊,即使99%的人說好話,1%也有44萬,如果99.9%說好,0.1%說不好,也有4.4萬人。如果有4萬4千人說你壞話,你受得了嗎?

只要自己做得對,問心無愧,不要怕別人閑言碎語。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聽到好話不要飄飄然,聽到壞話不要泄氣,更不要暴亂跳如雷。"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清華大學老校長南翔曾對畢業(yè)生語重心長地說?quot;感情上要粗糙一些,不要太嬌嫩"。 現(xiàn)在有些學生感情太嬌嫩,聽不得半句壞話,受不得半點委屈,動不動就哭鼻子。應當鍛煉得堅強一些,將來遇到的困難還多著呢!

前幾年,我在對畢業(yè)生作離別報告時說:"我不祝你們一帆風順,因為那是不可能的,會給你們造成幻想,以為在你們的面前永遠是一條鋪滿鮮花的道路,只能聽贊歌、受表揚、被提拔,升工資,希望處處是掌聲,而對面臨的困難缺乏思想準備。我只祝愿你們不論是順利還是挫折,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韌不拔,自強不息"。這段話許多畢業(yè)生至今記億猶新,當作座右銘。

九、個人成就與社會培養(yǎng)的關(guān)系

我們每個人所取得每一點成績,都是社會培養(yǎng)的結(jié)果。離開社會我們將一事無成。不能把個人孤立于社會之外,更不能凌駕于社會之上。

現(xiàn)在有些所謂的歌星、影星、球星、明星不能正確對待個人的成長和社會培養(yǎng)的關(guān)系。有的人自已素質(zhì)很差,卻自以為了不起,到處吹噓,過份夸大自己的作用。說自己從小就是天才,永遠超人一等,目中無人,好象他是在真空里長大一樣。有些人講成績時總是忘記了國家和社會,而談起委屈總是歸罪于社會和國家。唱幾分鐘歌,開價幾萬元,還偷稅漏稅。而我們一些大學生卻把他們捧作神明,成為"追星族"。對此我很不理解,也很不以為然。

我始終認為從小學到大學,我的老師對我影響很大,我周圍的同志對我?guī)椭艽,我的領導對我培養(yǎng)深入細致,這些都是不應該忘記的。我們要自覺從社會吸取積極的營養(yǎng),豐富自己,塑造自己。我每次回到我的母校,我都對當年教過我的老師表示感謝他們的培養(yǎng)。

一個人成名之后不能忘乎所以,不能擺架子,要永遠把自己看成一個普通的群眾。前幾年天津一個大學的學生給我寫信說:他們正在學習我的《C程序設計》,快要考試了,但是他們買不到該書的習題解答,希望我能替他買一本。我買了三本,親自到郵局用掛號寄給他。寒假后,他們?nèi)嘟o我寫了封信,說?quot;我們沒有想到像您這樣一位名教授會親自給一個素不相識的學生回信,并且還想得很周到,給我們寄來了三本。我們?nèi)鄬iT為此舉行了班會,大家說現(xiàn)在社會上還是好人多。〈蠹冶硎荆何覀円院笠惨蔀橄竽@樣的好人。"我做了一件很小的事,但是對學生的思想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我覺得這是很值得的。

我常跟同學們說:不論你們以后是大科學家,大干部還是大款,不論是在國內(nèi)還是國外,希望你們永遠 不要忘記自己的父母,不要忘記自己的老師,更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

十、年輕時期打好基礎和一生健康發(fā)展的關(guān)系

年輕時是確定人生觀、世界觀的關(guān)鍵時期,可塑性較大,應當珍惜年輕時期,抓緊自己。我現(xiàn)在的一切成就都得益于年輕時期受到良好的培養(yǎng)。

1964年我曾經(jīng)到甘肅省劉家峽水庫工地對做過一次清華大學畢業(yè)生調(diào)查,我問他們:"大學里哪些環(huán)節(jié)對你們畢業(yè)后的工作影響較大?"他們的回答是我沒有想到的。有一位畢業(yè)生說:"5年大學生活養(yǎng)成了每天上晚自習的習慣,畢業(yè)后我們始終保持下來了,晚上別人打撲克,聊大天,我們都在看書,所以業(yè)務成長較快。"從這個小的例子,可以看到年輕時養(yǎng)成的任何一個習慣,對一生都深遠的影響。

希望你們珍惜大學時光,充分利用優(yōu)良的條件在思想和業(yè)務上全面塑造自己,為今后一生打下健康的基礎。

以上是我多年的切身體會,說出來供大家參考。現(xiàn)在你們所處的環(huán)境改變了,你們遇到的問題也可能與我們不同,但是我想做人的準則和生活的指導思想是不會改變的。相信大家會做得比我好。

上一頁 目錄頁 下一頁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文章錄入:laiqian    責任編輯:Gaoge 【收藏本文
請輸入關(guān)鍵詞直接搜索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