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方可圓 以屈求伸
"打狗律法"新招
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云:"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現(xiàn)代社會到處都充滿著競爭,也存在著欺騙。人們往往感到迷惑不解,膽小者躲避,愚魯者輕生。其實,每個人都想在社會上站住腳,然而往往又對現(xiàn)實甚為不滿,心態(tài)不佳?墒,這種生存方式如果不好好處理就會被現(xiàn)實社會所淘汰。
又有另一種人,心懷大志,為了高潔之理想,九死不悔地去追求,成事者固然極多,但敗陣者亦為數(shù)不少。我贊嘆這些人的執(zhí)著,可是,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些勇者的失敗必然有其原因。
無智乎?非也,無勇乎?非也,無仁乎?無義乎?無禮乎無信乎?均非也。英雄的氣概,君子的風度,這些盡管他都具備,但最終卻落得兩手空空,滿目凄凄。緣由在于少了一點關鍵性的技能,這些技能人人都能學得會,人人都能做到。但要把這點技能學得精,做得妙,那就需下功夫研磨一番了。
這點技能是什么?答曰:方圓處世。
我說得這樣張狂,大概你要怒火中生,你當然要發(fā)問:如此說來,人人都要圓滑世故不成?如此說來,世間成事者,劉邦,劉備,羅斯福、威爾遜都是滑頭滑腦的人了嗎?讀者諸君,大概你有所知,又有所不知,我所說的"方圓"二字,有兩種含義,正如武林功夫,同為天下神功,有的能使人強健神勇,行俠仗義;有的卻讓人走火入魔,為非作歹。"方圓"之道博大精深,這絕非夸大其辭。
諸君不信,那我來問你;韓信在人胯下鉆過,是否這叫圓滑?如若不是,那何以為辱?越王勾踐敗在夫差手下后,讓自己的妻子到吳宮內(nèi)去做妾,這是不是叫圓滑呢?有人會說這只是取勝的一種戰(zhàn)略思考,對,你說得沒錯,我所說的方圓處世,其義也在此。方圓處世,并非讓你營私舞弊、貪污賄賂、投機取巧。方圓之道,是人生智慧的凝結,它的形式變化多端,可以稱為"以屈求伸"。也可稱為"以柔克剛"。所以有人這樣說:方圓之道的最大的勇氣就是不動情感,泰然自若。這意味著你不膽怯,敢于拼博,能夠擺脫失敗情感的左右。
精研方圓之道,需在生活中靜心體會,邊學習邊實踐方能進步得快。
我有個同學,自小聰明于練,我們上中專時,他學習成績優(yōu)異,當時學校要保送一名學生上大學,許多學習平平毫無專長的學生紛紛給學校領導送禮,他見此甚為氣憤,便聯(lián)合富有正義感的同學孤立他們,并在宣傳欄里對這些學生的行徑向全校爆光,結果那些學生灰不溜秋,弄得幾位學校領導也怪沒趣。然后他把自己真實成績寫在幾份紙上,并各自夾入"大團結"幾張,分別放人信封送與那幾位領導,結果我這位同學順順當當?shù)剡M了大學。
我對我這位同學氣憤地說:"無恥之極!你讓那些學生不送禮,你卻暗自送去鈔票!"這位同學笑笑說:"觸怒了那幾個領導,他們會找我麻煩的。我知道他們是只認食的狗,我先給他們點好吃的,這樣我能順利進大學,而且畢業(yè)以后回學校也好再拿棍子接他們。"
他這一番話,讓我對"無恥"全然換了另一種看法,確為"無恥之極",卻又"智慧之極"。這里不是說讓我們都去學這種"智慧",而是要從中汲取教訓,做一個為人稱道的高尚的人。方圓乏道,博大精深。讀者諸君,尚需努力!!
鄭莊公的計策
為人處世,首先需要明白二點:人都有自私之心。
人們制造工具是為了使工具得其所用,在勞動中為人類自己服務;人們說某句話,辦某件事,是為了達到他自己的一個目的;人們把商品賣出去之后,他是為了得到錢或者是為使自己賺更多的錢;蛘呤菨M足自己某種需耍,或者是實現(xiàn)自己的某一個理想。
人們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一圈圈地套開去,隨著與自我關系的越來越疏遠,套開的圈也就越來越大,這樣,人們的社交范圍也就漸漸形成。
父母乃生我養(yǎng)我者也,因而至親;兄弟乃與我情同手足者也,因而至密。父母兄弟,滿足著人自降生以來的第一次關鍵性的需求,因此,人們往往把父母兄弟看作是與自己關系最近的人。
但是,由于人們的自私發(fā)展到極端,就會不可避免地損害他人,越自私往往損害的人就越多,甚至自己的親朋及父母兄弟。
朱元障為了把國家大權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因而才演出火燒慶功樓的好戲;權力這個東西,你占得多,我就占得少,宋太祖似乎也明白這個道理,杯酒釋兵權成了他的拿手本領。
正確處理私與公的關系,也就是正確看待遠與近,大與小的問題。人人都有私心,但人與人的私心有著智慧與愚蠢的區(qū)別。愚蠢之人只顧自己之私,不看眾人之私,最終引起眾人的反感,只能落得個千夫所指。智慧之人不僅見得到自己的私心,也見得到別人的私心,他會干方百計地為眾人謀求利益,他的自私眼光更為闊大。眾人得到滿足后,自然會稱道于他,他自然會得到自己應該得到的一份,這樣整個社會就會進步的。
舉個例子,鄭莊公與共叔段本都是姜氏之子,可是由于姜氏生鄭莊公時難產(chǎn),于是對莊公遂生厭惡,便想立她的小兒子共叔段。姜氏想方設法把共叔段安置在要地,后來在鄭武公那里討了京這塊地方,共叔段便大大方方地做起了"京城太叔"。祭仲對鄭莊公說:"都城過了百雉,是國家的禍害,如今京地超過了它本應有的限度,不合先王之制,你將來要控制不住的。"鄭莊公便說:"姜氏要這樣,哪能避開禍害呢?"祭仲說道:"姜氏有什么不滿足的呢?不如早給共叔段安排個便于控制的地方。"鄭莊公只是回答說:"你等著瞧吧!那小子多行不義,必會自取滅亡。"
后來那個"京城太叔"共叔段劃出屬于自己的地域。鄭大夫公子日說:"一個國家容不得兩司之狀,你打算把鄭國送給共敘段,那我就侍奉他;你要不甘心讓位于他,那請我除掉他!"鄭莊公又是極為平淡地說:"用不著了,他會自己趕上災禍的。"
共叔段自私得很,又把原來劃出的地域正式收為自己所有,到了鄭邑慶延。于封說:"土地廣大了會得民心。"鄭莊公卻說:"共叔段不義,不能籠住民心,土地占多了就要垮臺。"
共敘段繼續(xù)修茸城墻,并開始制造甲衣武器,準備步車兵車,將要襲擊鄭國。姜氏欲為內(nèi)應,為共敘段開城門。鄭莊公聽到共敘段襲鄭的日期,說:"太好了!"便命了封率大隊人馬伐京,京人背叛共叔段。共叔段最后倉皇而逃。
共叔段與姜氏二人可謂確實自私透頂。姜氏因生鄭莊公時難產(chǎn)便不想讓他繼承王位;共叔段不僅自私,而且愛耍小本領,時而劃分疆域,時而擴充地盤,時而修兵買馬。莊公不動聲色,任其弟為所欲為,只是說:"等著瞧吧!等著瞧吧,到時候他會自己碰到災禍的。"等共叔段準備暗襲鄭國時,莊公才出動軍馬大加討伐。共叔段為了爭王位只能偷偷摸摸,滅鄭也只能用"暗襲"的方式,而鄭莊公爭王位卻是堂而皇之,滅掉共叔段也完全可以采用"大加討伐"的姿態(tài)。
共叔段目光短淺、胸無點墨;而鄭莊公則胸懷大志,讓共叔段自己露出尾巴,然后以正義之師出師討伐故而一舉獲勝。這就是正確處理了遠與近、大與小的關系。
"無毒不丈夫"
自然界中,蜜蜂的蜇針是為了逃命,并非存心要蜇人;蝎子的尾構與蛇的信子也是為了求生。它們沒有別的武器用來捕捉其他生靈,這是它們得以生存的武器。蛇不能靠吃干草填飽肚子,它生來是吃肉的,所以腕蜒著的那柔軟的身體就是要逮癩蛤蟆的。
砒霜性太毒,但卻能救命;人參本可對人大補,但若是多食亦能讓人一命嗚呼。善惡總是相對而言,方圓處世離不得這句話,就是要有圓有方。你對毒蛇懷有善心,毒蛇會反咬你一口;上了戰(zhàn)場上的將士對敵人要毒,不然就會沒命。戰(zhàn)場上是要講殺人的,佛家認為殺人是大惡,茶毒生靈者死后下地獄也要下火海上刀山,但若個個將士在別人的槍口下還大發(fā)慈善之心,那一定會"國將不國"了。
方圓之人,其手腕之靈活,令人咋舌。請看《北京青年報》1997年12月10日黃一丁寫的一篇新聞報導:《大贈機風波》:
近日,南京尋呼業(yè)爆出該行業(yè)最大的一起競爭爭端:10月24日南京電信尋呼公司一日之內(nèi)贈送BP機突破萬臺,引發(fā)了當?shù)厣鐣䦟ず襞_的普遍恐慌。認為占整個南京市場"半壁河山"、用戶多達38萬的南京尋呼機"老大"的這一舉動,完全是低于成本傾銷并據(jù)此搶占市場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且已經(jīng)直接威脅到眾多社會尋呼臺的基本生存。據(jù)了解,此次大贈送是被稱為"郵電局尋呼真情回報老用戶"的全省性活動的起始動作。根據(jù)贈機條件,凡本市有線電話用戶中號碼尾數(shù)為"0,4,7"者均可于當日受贈128、129省網(wǎng)數(shù)字機一臺。當日領機場面相當"火爆":領機者長龍環(huán)繞,人頭攢動,并不得不在發(fā)送了尋呼機實物后又發(fā)"領機券"。眾多社會尋呼臺對此景甚感憂心,認為此舉若繼續(xù)進行,南京一地的贈機量就將高達18萬臺,后果難料。經(jīng)多方奔走呼吁無效后,7家聯(lián)名訴諸法律,并將電信尋呼公司送上省高法法庭。
是不是"回報老用戶"?社會臺原告方對電信尋呼贈機之舉是"真情回報老用戶"一說持強烈反對,認為所謂"老用戶"實際上是有線電話市話網(wǎng)的,而不是無線尋呼的老用戶,已有BP機的用戶也沒必要再花一份服務費領取新機。因此,電信尋呼此舉完全是利用其獨家壟斷經(jīng)營有線市話的行 業(yè)優(yōu)勢,促銷擴展新增用戶行為。電信尋呼公司則認為,第一,贈機活動有利于消費者,得到了他們廣泛的響應;第二,我們利用市話網(wǎng)資源啟運尋呼市場,而不管哪一家啟動市場,通常都會起到帶動整體的市場作用;第三,一些社會臺,如南京聯(lián)通。華鷹臺等今年都搞過"買商品贈BP機"活動,也沒有限量,為什么卻沒人出來指責若說"市場競爭中使用同一規(guī)則",那么為什么對人對我卻是兩種標準?
社會臺方面則認為關鍵在于電信尋呼憑借有線經(jīng)營沒有放開的優(yōu)勢并作為競爭手段和依托,因而加大了而不是減小尋呼市場的原有的不公平基礎。這是根子所在。電信尋呼公司在利用有線電話資源一事上則認為, 國家給予的經(jīng)營權利就應該理直氣壯、充分利用,是經(jīng)營思路的開拓;社會臺沒有有線資源,但變換方式后也可開拓自己的經(jīng)營思路。
贈機算不算低價競銷?
電信尋呼公司堅決認為不能算。把對用戶的回報與低價傾銷混為一談是誤導。沒賣錢怎么能說是"銷",通訊業(yè)的贈機現(xiàn)象在市場經(jīng)濟國家極普遍,可說是國際慣例。說到尋呼機價格,電信公司告之,直到今年上半年,我們的售價都是最高的,直到下半年才下調(diào)到中等水平,不也是長期以來忍受別人對我們的低價競爭?社會臺方面則認為電信尋呼的"贈送",實際上是用免掉呼機費用的手段來推銷他的隨后服務。說到"國際慣 例",他們認為像香港尋呼界的銷售構成與國內(nèi)就全然相反,機器價低、服務價高,高達3600港幣一年,因此不可照搬照引。
此次贈機活動由江蘇省郵電管理局發(fā)文啟動,社會臺方面認為是"利用行政力量參與市場競爭",以全行業(yè)優(yōu)勢排擠單一領域中的競爭對手,也即不正當競爭的明證。電信尋呼公司對此表示,省郵管局的事他們無權 表態(tài),但國家對郵管系統(tǒng)本來就有組織電信生產(chǎn)的職能要求,他們不去完成豈不失職?
孰是孰非?讀者恐怕亦難明斷。
機智之人回旋于商場之上,彼此免不了要斗武比法,看看誰能勝過誰。兵家不厭詐,商場不閑奸。誰的本領技高一籌,誰就會戴上勝利的王冠。
方圓之術大顯英雄智慧,賺取錢財。商家不可不去用心學習。換副眼鏡看世界
人人都有自已的成見。無論是于什么事情,人們總是靠推己及人的方式來感知他人內(nèi)心世界的。
可是,問題在于人與人畢竟有所不同,甚至有的相差還相當懸殊,如果只憑己及人的方式恐怕不恰當,這樣往往就會把自己理解不了的舉動斥為異端。
有人說,一個人戴著一副藍色眼鏡,他看的東西都是藍色的;一個人戴著一副黃色眼鏡,那么他目中之物就全變成黃色的了。而差不多世間人人都戴著一副有色的眼鏡,不管你承認也好,不承認也好,你的內(nèi)心深處總有一個成見。換眼鏡在生活中是常用的,古人常常講究換眼鏡的藝術。如姜氏欲立共叔段為王,共叔段最后卻被鄭莊公打敗,避難于別國。鄭莊公對他的母親姜氏懷恨在心,"京城太叔"共叔段逃走之后,鄭莊公把姜氏放逐到穎城,而且發(fā)誓:"不及黃泉,絕不相見!"
這可見鄭莊公對他母親姜氏的成見之深。然而后來,管理疆界的鄭大夫穎考叔聽說這件事后,與鄭莊公見了面并給了他點東西,鄭莊公賜給他美食。穎考叔吃的時候把肉放在一邊,鄭莊公問他是什么緣故,穎考叔說:"小人有位老母,我的食物她都吃過了,還沒有吃過您的美食,請我把鮮美的肉留給她吧!"鄭莊公聽了感嘆到:"你還能留下食物給母親,我卻沒有呀!"穎考叔說:"你本來有位老母,說這話是什么意思呀?"鄭莊公給他說明了緣故。穎考叔笑笑說:"你何必為此擔憂呢?在地下挖兩個洞,然后再通個隧道,有誰說不行呢?"鄭莊公便依照穎考叔所說的去做!蹲髠鳌分杏浫眨"公人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融融。'遂為母子如初。"
這個鄭莊公厚著臉皮把他兄弟逼出鄭國之后,對他母親的成見也漸漸起了變化,于是便摘了原來的眼鏡,因別人的一件小事便大發(fā)感慨之詞"而有母遺,惟我獨無"。與原來的"不及黃泉,絕不相見",儼然是鮮明的對比。鄭莊公的眼鏡是隨時境的變化而替換的,原來共敘段為"京城太叔"之時,共叔段與姜氏對他構成極大的威脅,他絕對不可能有那樣的孝心;但是當共叔段出奔于共后,姜氏的夢想便全部泡湯了,這時鄭莊公才換上他那孝子的眼鏡。
鄭莊公的方圓處世在與其弟的較量過程中就顯得成熟多了,加上這個善于換眼鏡的絕技,更使他如虎添翼。他的舉動也讓得那顆考叔得了美名:"君子日:穎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匾,永錫而類。'其是之謂乎?"
裝瘋賣傻
有人說"裝瘋賣傻"這種本領是古代社會人們在高壓政策下為了求生的一種生活方式,現(xiàn)在沒有這種人了,也用不著這樣了。是的,裝瘋賣假的人沒了,可自作聰明的人卻多了。所以,還有必要把這一點提出來,以示諸君。
有些上進之人可能在生活中感到特別孤獨,他們往往是有才有識,可卻得到許多人的惡意攻擊,好像是他們越表現(xiàn)自己,廣大群眾就要越孤立他們。
例如,某單位要選出一名優(yōu)秀分子給予表彰,某人本來工作突出,成績優(yōu)異,但他與單位領導有點沖突。在群眾評議時,單位的領導便把此人擺出來,說我們將要選他為優(yōu)秀分子,看看大家的態(tài)度如何,大家可以自由發(fā)表意見。眾人見要把那人選出當優(yōu)秀分子,于是那人的缺點便涌出許多來,你一言我一語,最后單位領導拍板決定:群眾不通過,改選!
我們不必苛求那些上進優(yōu)秀之人,但還是應該提倡他們到應該傻的時候還是傻為好。這就是要學習的為人處世的技巧了。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十分聰敏的人,可卻得了一個十分悲慘的結局,這人便是楊修。
楊修乃曹營內(nèi)主簿,思維敏捷,甚有才名。曹操率大軍迎戰(zhàn)劉備打漢中時,在漢水一帶對峙很久,曹操由于長時屯兵,到了進退兩難的處境。此時恰逢廚子端來一碗雞湯,曹操見碗中有根雞肋,感慨萬千。這時夏侯惇入帳內(nèi)稟請夜間號令,曹操隨口說到:"雞肋!雞肋!"于是人們便把這句話當作號令傳了出去。行軍主簿楊修即叫隨軍收拾行裝,馬上歸程。夏侯停見了便驚恐萬分,把楊修叫到帳內(nèi)詢問詳情。楊修解釋道:"雞肋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何益?來日魏王必班師矣。"夏侯惇聽了非常佩服他說的話,營中各位將士便都打點起行李。曹操得知這種情況,以楊修造謠惑眾,擾亂軍心罪,把他殺了。
曹操生得面厚心黑,豈容得楊修在他面前如此放曠?曹操把他斬了,并非因為他要退兵班師,是因為他的情才放曠罷了。
楊修耍小聰明并非只那一次。一次曹操兵出潼關,到藍田訪蔡邕之女蔡琰。蔡邕盛有才名,因哭董卓被王允害死。蔡琰原為衛(wèi)仲道之妻,字文姬,后來她被匈奴擄走,作得《葫茄十八拍》,在中原地帶廣為流行。曹操這人非常敬慕他們父女倆的才華,便派人去贖蔡琰。匈奴懼怕曹操勢力,送蔡琰逐漢室。曹操便把蔡琰許給董祀為妻。當日曹操進得蔡琰屋內(nèi),見屋內(nèi)墻上掛一碑文圖軸,上有"黃絹幼婦,外孫薤臼"八個字。曹操便問手下眾位謀士,誰能解釋這八個的意思,眾謀土一個個撓耳抓腮,不能答出,只有楊修一個說能解其意,曹操讓他先別說破。告辭后,曹操上行三里后方才省悟,那八字中含"絕妙好辭"之隱語。恐怕曹操當時有些羞愧,因為楊修早已解出,他卻在馬上一直思索了老長時間。
又有一次,曹操命人造一所花園。花園造成之后。曹操去觀看,他也沒說好壞,隨手在花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楊修見了,深知其意,便對人說:"門內(nèi)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是嫌花園門太闊了。"眾人聽了便把花園翻修了一回,曹操見后非常高興,但當知道這是楊修的主意后,內(nèi)心對楊修遂生厭惡。顯然,曹操這點故弄玄虛的手段被楊修察得一清二楚。還有一回,塞北給曹操送來一盒酥餅,曹操便在盒子上寫了"一合酥"三字,放于臺上。楊修看到之后,竟拿出來與眾人分著吃了。曹操問為何如此,揚修回答說,你在盒子上面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嘛,我們也只好一人一口,哪里敢違背你的命令?曹操于是對楊修更加厭惡。
曹操人生得奸詐無比,常對手下人說,他好做殺人之夢,借以恐嚇別人不要暗殺他,因此他吩咐手下人在他睡覺之時不要靠近。一天他睡午覺,把被子蹬落在地上,有一個近侍慌忙上前抬起給他蓋上。曹操突然躍起拔劍把近侍殺死了,隨后又裝模作樣地上床睡覺。不久他起來后,假意問是誰殺死了近侍,大家把實情告訴給他,他厚著臉皮痛哭一場,命令給那近侍厚葬,于是眾人都以為曹操會夢中殺人。楊修獨獨深知曹操之心,便一語道破天機。
大家深深思考一下,你有沒有類似楊修這樣的經(jīng)歷呢?凡事與人都有些相似之處,請不要把你和楊修隔離得很遠,聰明之人總是設身處地去想一番,于是他知道聰敏的人應該怎樣去為人處世。
裝瘋賣傻確實為古代智者在高壓統(tǒng)治之下,大難臨頭之時不得已而采用的惟一手段,F(xiàn)代社會人際關系常常是朋友之間、同事之間的相處,沒有那個必要了。可有時為了上下和氣,團結一致,還是學點裝瘋賣假的遺風才好。
曲如鉤 反封侯
方圓之術,可以說是一種以屈求伸的本領,它是運用智慧來巧妙地為人處世,戰(zhàn)勝敵人。學會它沒有什么壞處,正如正宗武功,既可強身健體,增強體魄,又可防身御敵,進行戰(zhàn)斗。
一個人若是有很大責任心的話,那他不僅僅是為了生存,他還要揚善懲惡,為了給人間多一分熱、多一點光,他還要去戰(zhàn)斗,不僅僅是奉獻而已。
戰(zhàn)斗需要戰(zhàn)斗的藝術,戰(zhàn)斗的武器。馬恩的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生產(chǎn)工具是代表生產(chǎn)力水平的惟一標志。人類有了石器,可以用來捕捉野獸;人們把石器磨成石針,可以用來縫制衣服;人類有了青銅,有了鐵器,就可以把它制成犁頭來開墾荒田;人類有了蒸汽機,就可以開辦大工業(yè);人類有了電子計算機,就可以更完美地開拓思維的空間。
方圓學是一種武器,最適用于惡毒之人。當敵人對你開槍射擊時,你還是揮舞著大刀長矛去拼命,那顯然是在冒險,F(xiàn)實生活中,正直的人往往希圖世間有一種純粹的正義,并且樂意給這純粹正義涂上一層油彩,之后便如信徒般地崇拜它。這些人的正直上是非常值得贊揚的,但是,他們還沒有能認清這個世界,他們盡管認清了,也是試圖用一種虔誠的信仰來掩飾他們心中的恐慌,來裝飾他們逃避的心理。因此,他們不敢正視現(xiàn)實,他們善于粉飾現(xiàn)實。
其實,美丑是相對而言的。丑惡本來就與善良相互對立著存在,有善良必然會有丑惡。老子《道德經(jīng)》中云:"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混亂,有忠臣。"這里不是讓你去齷齪著生活,它只是教你一種生活的藝術,戰(zhàn)斗的為領。
歷史上有不少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例子。世人常講"忍為貴""曲則全",必定有它一定的道理。
齊欲攻宋,燕王派張魁作為使臣率軍隊去助齊國,齊王卻把燕王派來的張魁殺死了。燕王得知后非常懊惱,發(fā)誓要為張魁報仇,決心去攻打齊國。
大臣凡繇謁見燕王,勸諫說:"我一向認為您是賢德之君,現(xiàn)在看來你并非我心目中所仰慕的人。我不愿再當你的臣子了。"燕昭王說:"是什么緣由讓你說出這一番話?"凡繇回答說道:"松下之亂,我們先君被俘,你對此深感羞愧,卻去侍奉齊國,原因在于自己太薄弱了。而現(xiàn)今張魁被齊所殺,你卻欲攻齊,這難道不是把張魁看得比先君還重要嗎?"燕王問道:"如此說來,兵不得出。張魁已死,我們應怎樣辦才好?"凡繇說:"煩請您穿上喪服住在郊外,派出使臣到齊,以客人身份去謝罪,對齊王說:'大王您是賢德之君,這些都是我們的過錯。若大王心胸寬廣,一定不會殺死諸侯們的使臣的。只有燕王之使被殺,此乃燕國擇人之誤,望能改換使臣以表謝罪。"燕王于是忍聲吞氣地又向齊國派遣了一位使臣。
齊王舉行盛大宴會,恰逢此時,燕使到達齊國,使臣拜見燕王說:"我們君主非?謶,因此派我來向大王請罪。"齊王聽后洋洋得意,讓使臣當著眾位隨從官員又重復了一遍所說的話,用來炫耀他自己的威勢。齊王得意地派了位極低的使臣命燕王返還官室,以示寬恕。
燕王這樣厚著臉皮,裝瘋賣傻般地住在郊外。這只是一種委曲求全的表現(xiàn)。
郭槐是燕王的一位大臣,他提出一個招納賢土的方案:"從前有位國王,用千兩黃金買一匹駿馬,但未能遂愿,一位侍從說可用五百兩黃金即能買到。國王便答應給他這些錢命他去買,結果那位侍從卻弄了一些馬骨回來。國王非常生氣,侍從說,我這樣做,天下人都會認為大王定會出更高價來買活馬,這樣,駿馬便會自動登門。果然不到一年工夫,此國就得到了許多千里馬。若大王想招攬?zhí)煜沦t士,請從郭槐我開始。我沒什么才干,但若是您肯尊敬我,天下賢人必會接踵而來,為您所用。"
后來昭王按照郭槐說的,處處把郭槐敬如上賓。果然,四方賢士若萬川歸海,燕國國內(nèi)也人才輩出。燕國逐漸變得繁榮昌盛,燕王此時已不再是那樣忍聲吞氣甘做奴才了,在濟水一帶把齊國打得落花流水。
燕昭王以他的舉動道出了"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的大意,郭槐則以他的處世技巧使得燕國日趨強盛。
人們在現(xiàn)實當中往往去盲目隨從,別人稀里糊涂地說后,他就非常聽話地求做。眼前飄動的利益太多了,以致他眼花繚亂,于是便如得了狂熱病般地去追求,結果卻一無所獲,兩手空空。有人經(jīng)歷一輩子才后悔當初沒有及早去念那一字之經(jīng),雖然一字看來極簡單,但是要能念懂就會萬物曉得明明白白,為什么這樣說呢?你把那一個字弄懂了,就會知道那一個道理了,紛紜變幻的事情如過眼煙云,但都體現(xiàn)了那個規(guī)律,說明了那個道理,你只需以后在生活中慢慢體會它、實踐它。
平府的人貪多求快,雖好像已讀破萬卷書,但結果一字也未得到,他或許比不識字的文盲更糊涂、更愚蠢。"多則惑"說得就是這個道理,F(xiàn)在識字書生往往自以為是,這是非常值得糾正的。
人們經(jīng)歷干辛萬苦得來的經(jīng)驗,大家不要忽視,正如"方圓"二字。有人往往對什么都不屑一顧,而且還四處碰壁,碰壁之后還要對什么都不屑一顧,那么這種人就不可思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