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探蹤》 說明文閱讀二則附答案
(1)霧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當接近地面的大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懸浮在空中,形成霧茫茫的天氣,使視野模糊不清,氣象學上把這種天氣現(xiàn)象稱為霧。霧有輕重之分。當水平能見度在1——10千米時稱為輕霧,水平能見度低于1千米時稱為大霧,水平能見度在500米以下的稱為濃霧、平流霧、蒸汽霧、上坡霧、鋒面霧等幾種。
(2)霧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讓我們來看看生活中的一個現(xiàn)象:在做飯時,大家總能看到鍋的上方有霧氣產生,霧的形成和它形成的原理相同,只是形成的范圍大,維持的時間長而已。空氣中能容納一定量的水汽。白晝的溫度一般比較高,空氣中可容納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晚,地面熱量的散失,使地面溫度下降,同時影響接近地面的空氣層,使空氣的溫度也降低,當溫度低到空氣不能容納原先所有的水汽時,過剩的水汽便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氣中,霧就形成了。凌晨時分空氣溫度低,所以大霧經常出現(xiàn)在早晨。太陽升起后,由于溫度的升高,小水滴或小冰晶又變成水汽或降落到地面,霧又漸漸消散了。
(3)大霧天氣不僅對交通影響很大,而且還危害農業(yè)。如果連續(xù)幾天大霧,將使農作物缺乏光照,進而影響作物生長,誘使病害發(fā)生。如小麥抽穗時遇上3天以上大霧,就容易引起赤霉病。
(4)專家提醒說,霧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有很大的隱蔽性。據測定,霧滴中含有各種酸、堿、鹽、胺、酚、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氣水滴高出幾十倍。人們如果在霧中鍛煉或散步,隨著活動量的增加呼吸會加深、加快,這樣就會更多地吸收到霧中的有害物質,極易誘發(fā)或加重氣管炎、咽喉炎、結膜炎等諸多疾病。所以,在有霧的天氣里,人們應當停止一些戶外活動,尤其是一些劇烈的運動。
(5)既然大霧能給人們帶來危害,那么人們能不能消除迷霧呢?回答是肯定的,可以進行人工消霧。所謂人工消霧,就是指用人工影響的方式消除局部區(qū)域內的霧以提高能見度的行為。霧可分為霧區(qū)溫度高于0℃的暖霧和低于0℃的過冷霧。目前一般有三種消暖霧的方法:一、加熱法。對小范圍霧區(qū)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熱空氣使霧滴蒸發(fā)而消失。二、吸濕法。播撒鹽、尿素等吸濕物質作為催化劑,產生大量凝結核,水汽附著在凝結核上成為大水滴。三、人工攪動混合法。用直升飛機在霧區(qū)頂部緩慢飛行,把霧頂以上干燥空氣驅趕下來與霧中空氣混合,促使霧滴蒸發(fā)消失。
閱讀訓練一:
10、文章分四個層次介紹了“迷霧”,請分別用一個四字短語概括一、四層的內容。(2分)
①_________、②霧的形成、③霧的危害④_________
11、第(1)(3)段中主要運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至少舉出三種)(3分)
12、第(2)段在說明霧的形成與消散過程中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2分)
13、文章在說明霧的危害時,略寫了對交通的影響,詳寫了對人的危害。這樣處理詳略的理由是什么?(3分)
14、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是怎樣體現(xiàn)語言準確性的?(4分)
(1)在有霧的天氣里,人們應適當停止一些戶外活動,尤其是一些劇烈的運動。
(2)據測定,霧滴中含有各種酸、堿、鹽、胺、酚、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氣水滴高出幾十倍。
請在本文末尾查看答案
《霧》說明文閱讀訓練附答案
本文與上文部分內容有更改,所以也收錄了原文!A語網注。
①霧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當接近地面的大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懸浮在空中,形成霧茫茫的天氣,使視野模糊不清,氣象學上把這種天氣現(xiàn)象稱為霧。
②霧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空氣中容納了一定量的水汽。白晝的溫度一般比較高,空氣中可容納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晚,地面熱量的散失,使地面溫度下降,同時影響接近地面的空氣層,使空氣的溫度也降低,當溫度低到空氣不能容納原先所有的水汽時,過剩的水汽便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氣中,霧就形成了。
③大霧天氣不僅對交通影響很大,而且還危害農業(yè)。如果連續(xù)幾天大霧,將使農作物缺乏光照,進而影響農作物生長,誘使病害發(fā)生。如小麥抽穗時遇上3天以上大霧,就容易引起赤霉病。
④霧對人體健康也有很大的危害。據測定,霧滴中含有各種酸、堿、鹽、胺 、酚、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人們如果在霧中鍛煉或散步,就會吸收到霧中的有害物質,極易誘發(fā)或加重氣管炎、咽喉炎、結膜炎等諸多疾病。
⑤既然大霧能給人們帶來危害,那么人們能不能消除迷霧呢?回答是肯定的,可以進行人工消霧。所謂人工消霧,就是指用人工影響的方式消除局部區(qū)域內的霧以提高能見度的行為。
⑥消除霧滴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使霧滴蒸發(fā)掉;另一種是使霧滴沉淀下來。
⑦蒸發(fā)霧滴的方法一是升高溫度,就是燃燒石油等各種燃料,使霧滴汽化;二是把霧外干燥空氣混入霧內,減少霧內空氣的相對濕度,使霧內空氣從原來的飽和狀態(tài)變?yōu)椴伙柡蜖顟B(tài),使霧滴蒸發(fā)掉。
⑧霧滴沉淀的方法,一般采用播撒冷卻劑、人工冰核或吸濕性凝結核的辦法。例如對于過冷卻霧來說,可播撒碘化銀,或者在機場上風處蒸發(fā)液體丙烷,使溫度下降。這樣使一部分過冷卻霧滴變?yōu)楸。而在實際云霧中,當氣溫低于0℃但高于—10℃時,有一半以上是未凝結的過冷水滴,當氣溫降到—20℃時,過冷水滴才大量減少,變成冰晶,未變?yōu)楸У倪^冷卻霧滴蒸發(fā)化成水汽,到氣溫降到—40℃及更低時,云霧中無論有無凝結核,這些水汽都會凝華到冰晶中,讓冰晶增大而沉淀到地面,使空中霧滴消失。
閱讀訓練二:
1.閱讀第②段,用簡練的語言概括“霧“形成的條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第⑥—⑧段的內容,說出下面兩則材料介紹的內容分別屬于哪一種消霧法,并結合文章內容作簡要說明。(5分)
【材料一】1946 年11 月,美國做了一個消霧實驗。科學家謝弗乘一架小飛機,在層云上沿一條4.8 公里的航線撒下了1.36公斤的干冰(干冰是二氧化碳在-78.5℃時凝結成的固體,把干冰灑在云霧中,可使云霧的水汽溫度降低到-40℃以下……最后形成雪花掉下來。),使整個云層變成了白雪。
【材料二】人們曾利用大風車或直升機,讓直升機在霧頂來回巡翔,并使直升機繞鉛直軸的葉槳不停的轉動。把霧頂以上干燥空氣驅趕下來與霧中空氣混合。這種辦法對于300米厚的霧較為有效,可使霧中出現(xiàn)直徑約300米的無霧地區(qū),并可維持約5~10分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